CTLA-4阻滯劑提高肝癌射頻消融術后系統(tǒng)性抗腫瘤免疫能力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4-27 22:28
目的:原發(fā)性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起病隱匿,很多病人發(fā)現(xiàn)腫瘤時已經(jīng)處于晚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而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經(jīng)成為是治療肝臟腫瘤的重要手段,具有微創(chuàng),相對安全,療效確切等優(yōu)點,是不適合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早期原發(fā)性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然而,相比于外科手術切除,RFA表現(xiàn)出更高的腫瘤復發(fā)率。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RFA不僅是一種局部腫瘤治療手段,還可以激活系統(tǒng)性的抗腫瘤免疫能力,然而,這種特異性的抗腫瘤免疫能力很弱,不足以單獨起到殺滅腫瘤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RFA術后特異性的抗腫瘤免疫能力,降低RFA術后的腫瘤復發(fā),成為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近年來,免疫檢查點研究在臨床實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這種療法是通過調(diào)節(jié)T細胞活性來提高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達到殺滅腫瘤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擬聯(lián)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TLA-4阻滯劑和RFA,發(fā)揮兩者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RFA術后的系統(tǒng)性的抗腫瘤免疫能力,降低RFA術后的腫瘤復發(fā)和轉(zhuǎn)移,延長HCC患者的生存率。材料和方法:1.CTLA-4阻滯劑聯(lián)合RFA提高系統(tǒng)性...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第一部分 CTLA-4阻滯劑聯(lián)合RFA提高RFA術后系統(tǒng)性抗腫瘤的免疫能力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2.2 實驗動物及動物皮下腫瘤模型建立
2.3 實驗設計
2.4 RFA操作
2.5 CTLA-4阻滯劑注射
2.6 腫瘤評估
2.7 小鼠脾臟淋巴細胞分離及γ干擾素(IFN-γ)濃度檢測
2.8 組織病理學分析及腫瘤侵潤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2.9 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jié)果
3.1 動物模型的建立及RFA操作
3.2 腫瘤評估
3.2.1 腫瘤體積及生長率
3.2.2 無腫瘤生存時間
3.3 IFN-γ濃度
3.4 組織病理學分析及腫瘤侵潤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4 討論
第二部分 CTLA-4阻滯劑聯(lián)合RFA抑制未經(jīng)治療的遠處腫瘤的生長及轉(zhuǎn)移的研究
5 前言
6 材料方法
6.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6.2 實驗動物及動物皮下腫瘤模型建立
6.3 實驗設計
6.4 RFA操作
6.5 CTLA-4阻滯劑注射
6.6 腫瘤評估
6.7 組織病理學分析
6.8 統(tǒng)計學分析
7 結(jié)果
7.1 動物模型的建立及RFA操作
7.2 腫瘤評估
7.2.1 腫瘤體積及生長速率
7.2.2 生存分析
7.3 組織病理學分析
8 討論
第三部分 CTLA-4阻滯劑抑制不完全消融后殘存腫瘤的生長及轉(zhuǎn)移的研究
9 前言
10 材料方法
10.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10.2 實驗動物及動物皮下腫瘤模型建立
10.3 實驗設計
10.4 RFA操作
10.5 CTLA-4阻滯劑注射
10.6 腫瘤評估
10.7 組織病理學分析
10.8 統(tǒng)計學分析
11 結(jié)果
11.1 動物模型的建立及RFA操作
11.2 腫瘤評估
11.2.1 腫瘤體積及生長速率
11.2.2 生存分析
11.3 組織病理學分析
12 討論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經(jīng)皮肝臟腫瘤射頻消融治療操作規(guī)范專家共識[J]. 鄭加生,徐克,滕皋軍.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2 (07)
[2]運用抗PD-L1抗體治療晚期癌癥患者的安全性與療效評價[J]. 姜孝新,Julie R.Brahmer,Scott S.Tykodi,Laura Q.M.Chow. 腫瘤藥學. 2012(03)
[3]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urrent status[J]. Yasunori Minami,Masatoshi Kudo.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0(11)
[4]Activation and dramatically increased cytolytic activity of tumor specific T lymphocytes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 Johannes Hnsler,Thaddus Till Wissniowski,Detlef Schuppan,Astrid Witte,Thomas Bernatik,Eckhart Georg Hahn,Deike Strob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6(23)
本文編號:3649270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第一部分 CTLA-4阻滯劑聯(lián)合RFA提高RFA術后系統(tǒng)性抗腫瘤的免疫能力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2.2 實驗動物及動物皮下腫瘤模型建立
2.3 實驗設計
2.4 RFA操作
2.5 CTLA-4阻滯劑注射
2.6 腫瘤評估
2.7 小鼠脾臟淋巴細胞分離及γ干擾素(IFN-γ)濃度檢測
2.8 組織病理學分析及腫瘤侵潤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2.9 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jié)果
3.1 動物模型的建立及RFA操作
3.2 腫瘤評估
3.2.1 腫瘤體積及生長率
3.2.2 無腫瘤生存時間
3.3 IFN-γ濃度
3.4 組織病理學分析及腫瘤侵潤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4 討論
第二部分 CTLA-4阻滯劑聯(lián)合RFA抑制未經(jīng)治療的遠處腫瘤的生長及轉(zhuǎn)移的研究
5 前言
6 材料方法
6.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6.2 實驗動物及動物皮下腫瘤模型建立
6.3 實驗設計
6.4 RFA操作
6.5 CTLA-4阻滯劑注射
6.6 腫瘤評估
6.7 組織病理學分析
6.8 統(tǒng)計學分析
7 結(jié)果
7.1 動物模型的建立及RFA操作
7.2 腫瘤評估
7.2.1 腫瘤體積及生長速率
7.2.2 生存分析
7.3 組織病理學分析
8 討論
第三部分 CTLA-4阻滯劑抑制不完全消融后殘存腫瘤的生長及轉(zhuǎn)移的研究
9 前言
10 材料方法
10.1 實驗動物,試劑及儀器:
10.2 實驗動物及動物皮下腫瘤模型建立
10.3 實驗設計
10.4 RFA操作
10.5 CTLA-4阻滯劑注射
10.6 腫瘤評估
10.7 組織病理學分析
10.8 統(tǒng)計學分析
11 結(jié)果
11.1 動物模型的建立及RFA操作
11.2 腫瘤評估
11.2.1 腫瘤體積及生長速率
11.2.2 生存分析
11.3 組織病理學分析
12 討論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經(jīng)皮肝臟腫瘤射頻消融治療操作規(guī)范專家共識[J]. 鄭加生,徐克,滕皋軍.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2 (07)
[2]運用抗PD-L1抗體治療晚期癌癥患者的安全性與療效評價[J]. 姜孝新,Julie R.Brahmer,Scott S.Tykodi,Laura Q.M.Chow. 腫瘤藥學. 2012(03)
[3]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urrent status[J]. Yasunori Minami,Masatoshi Kudo.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0(11)
[4]Activation and dramatically increased cytolytic activity of tumor specific T lymphocytes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 Johannes Hnsler,Thaddus Till Wissniowski,Detlef Schuppan,Astrid Witte,Thomas Bernatik,Eckhart Georg Hahn,Deike Strob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6(23)
本文編號:36492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6492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