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醫(yī)院57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增高癥遺傳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16 05:24
目的:初步探討某三甲醫(yī)院57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增高癥(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HPFH)存在的β珠蛋白基因簇大片段缺失、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點突變及多態(tài)位點,以及與胎兒血紅蛋白(fetal hemoglobin,HbF)升高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點,并分析導致HPFH患者中HbF升高的分子機制。方法:1、通過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電泳檢測,篩選HPFH患者并采集血樣,同期采集健康體檢者血樣為對照組。2、提取全血基因組DNA,完善α-地中海貧血、β-地中海貧血基因以及常見缺失型HPFH基因檢測。3、擴增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Sanger測序查找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點突變及多態(tài)位點。4、PCR擴增與HbF表達升高相關的8個SNP位點,采用Sanger測序技術對各SNP位點進行基因分型檢測。5、分析該院57例HPFH發(fā)生的遺傳因素。結果:1、本研究共收集57例HPFH樣本和50例對照組樣...
【文章來源】:遵義醫(yī)科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國外幾種HPFH的缺失位置及長度非缺失型HPFH(non-delectionhereditarypersistenceoffetalhemoglobin,nd-HPFH)
表 2-1 紅細胞參數(shù)及血紅蛋白電泳參數(shù)結果(_x±s)參數(shù) HPFH(n=57) 正常對照(n=50)g/L) 102.50±24.37 115.32±10.36(fL) 86.48±15.78 96.16±12.13(Pg) 28.12±5.78 31.60±11.25(%) 2.80±1.19 2.71±0.22(%) 10.66±7.23 0.58±0.20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 α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 本研究的 57 例 HPFH 樣本均檢測了東南A/αα)、右缺失型(-α3.7/αα)、左缺失型(-α4.2/αα)、泰國型缺失(--TH中海貧血正常基因型 49 例,-α4.2/αα(左缺攜帶者)6 例,--SEA/αα()1 例,-α3.7/--SEA(缺失型 HbH 。1 例。檢測結果見圖 2-1。
泳道 1-12 目的片段大小為 676bp圖2-4Gγ基因啟動子區(qū)PCR產(chǎn)物電泳圖2.4.2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 Sanger 測序結果PCR 擴增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Sanger 測序查找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點突變及多態(tài)位點,本研究 55 例 nd-HPFH 樣本共檢出Gγ-158(C→T)野生純合型 35 例,Gγ-158(C→T)CT 雜合型 18 例,Gγ-158(C→T)TT 純合型 2 例,見圖 2-5。未檢出Gγ-196(C→T)、Gγ-197(C→T)、Gγ-202(C→G)等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點突變。50 例對照組樣本,共檢測出Gγ-158(C→T)野生純合型 38 例,Gγ-158(C→T)CT雜合型 12 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病毒介導炭疽毒素受體1基因靶向沉默對γ珠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J]. 徐琴,李貴芳,金婷婷,李頔,熊永紅,安邦權,黃盛文. 發(fā)育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8(04)
[2]中國型Gγ+(Aγδβ)0地中海貧血及東南亞型HPFH的臨床表型研究及遺傳咨詢[J]. 杜麗,王繼成,秦丹卿,黃演林,吳菁.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8(04)
[3]東南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增多癥伴β地中海貧血一個家系的產(chǎn)前診斷[J]. 陳梅環(huán),黃海龍,王燕,張敏,林娜,何德欽,林元,徐兩蒲.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7(04)
[4]珠蛋白基因Gγ-158C>T純合子突變導致nd-HPFH的研究[J]. 黃欣,陳萍,林偉雄,陳文強,李樹全,楊德寨,肖璇,謝湘芝.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5)
[5]東南亞型HPFH的突變檢測及臨床特征分析[J]. 逄婷,郭仲輝,黃俊杰,羅韜,王莉,吳錫輝. 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 2016(12)
[6]珠蛋白基因Aγ-196C→T突變導致nd-HPFH的研究[J]. 李園園,陳萍,肖旋,林偉雄,李樹全,丘玉鈴,楊得寨,謝湘芝.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02)
[7]BCL11A基因對γ-珠蛋白基因轉錄的影響[J]. 孫順昌,周指明,涂傳清,彭運生,宋慧文.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3(03)
[8]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綜合征的研究[J]. 雷蓓蓓,陳萍,肖璇,林偉雄,李樹全,陳文強,謝湘芝,楊德寨,丘玉鈴,賴柯彤.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01)
[9]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增高癥(HPFH)的分子機制[J]. 曾小紅,朱寶生. 中國產(chǎn)前診斷雜志(電子版). 2012(02)
[10]見于中國人的HPFH和δ β-地中海貧血的分子基礎[J]. 徐湘民. 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 1998(05)
博士論文
[1]CRISPR/Cas9編輯CD34+造血干細胞BCL11A基因提升HbF表達[D]. 高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2017
[2]KLF1突變的人群遺傳學研究及其對β地中海貧血臨床表型嚴重性的遺傳修飾作用[D]. 劉頓.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Aγ-196C→T突變導致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綜合征的研究[D]. 李園園.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6
[2]廣西地區(qū)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綜合征的研究[D]. 雷蓓蓓.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92021
【文章來源】:遵義醫(yī)科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國外幾種HPFH的缺失位置及長度非缺失型HPFH(non-delectionhereditarypersistenceoffetalhemoglobin,nd-HPFH)
表 2-1 紅細胞參數(shù)及血紅蛋白電泳參數(shù)結果(_x±s)參數(shù) HPFH(n=57) 正常對照(n=50)g/L) 102.50±24.37 115.32±10.36(fL) 86.48±15.78 96.16±12.13(Pg) 28.12±5.78 31.60±11.25(%) 2.80±1.19 2.71±0.22(%) 10.66±7.23 0.58±0.20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 α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 本研究的 57 例 HPFH 樣本均檢測了東南A/αα)、右缺失型(-α3.7/αα)、左缺失型(-α4.2/αα)、泰國型缺失(--TH中海貧血正常基因型 49 例,-α4.2/αα(左缺攜帶者)6 例,--SEA/αα()1 例,-α3.7/--SEA(缺失型 HbH 。1 例。檢測結果見圖 2-1。
泳道 1-12 目的片段大小為 676bp圖2-4Gγ基因啟動子區(qū)PCR產(chǎn)物電泳圖2.4.2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 Sanger 測序結果PCR 擴增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Sanger 測序查找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點突變及多態(tài)位點,本研究 55 例 nd-HPFH 樣本共檢出Gγ-158(C→T)野生純合型 35 例,Gγ-158(C→T)CT 雜合型 18 例,Gγ-158(C→T)TT 純合型 2 例,見圖 2-5。未檢出Gγ-196(C→T)、Gγ-197(C→T)、Gγ-202(C→G)等Gγ珠蛋白基因啟動子區(qū)點突變。50 例對照組樣本,共檢測出Gγ-158(C→T)野生純合型 38 例,Gγ-158(C→T)CT雜合型 12 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病毒介導炭疽毒素受體1基因靶向沉默對γ珠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J]. 徐琴,李貴芳,金婷婷,李頔,熊永紅,安邦權,黃盛文. 發(fā)育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8(04)
[2]中國型Gγ+(Aγδβ)0地中海貧血及東南亞型HPFH的臨床表型研究及遺傳咨詢[J]. 杜麗,王繼成,秦丹卿,黃演林,吳菁.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8(04)
[3]東南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增多癥伴β地中海貧血一個家系的產(chǎn)前診斷[J]. 陳梅環(huán),黃海龍,王燕,張敏,林娜,何德欽,林元,徐兩蒲.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7(04)
[4]珠蛋白基因Gγ-158C>T純合子突變導致nd-HPFH的研究[J]. 黃欣,陳萍,林偉雄,陳文強,李樹全,楊德寨,肖璇,謝湘芝.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5)
[5]東南亞型HPFH的突變檢測及臨床特征分析[J]. 逄婷,郭仲輝,黃俊杰,羅韜,王莉,吳錫輝. 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 2016(12)
[6]珠蛋白基因Aγ-196C→T突變導致nd-HPFH的研究[J]. 李園園,陳萍,肖旋,林偉雄,李樹全,丘玉鈴,楊得寨,謝湘芝.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02)
[7]BCL11A基因對γ-珠蛋白基因轉錄的影響[J]. 孫順昌,周指明,涂傳清,彭運生,宋慧文.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3(03)
[8]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綜合征的研究[J]. 雷蓓蓓,陳萍,肖璇,林偉雄,李樹全,陳文強,謝湘芝,楊德寨,丘玉鈴,賴柯彤.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01)
[9]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增高癥(HPFH)的分子機制[J]. 曾小紅,朱寶生. 中國產(chǎn)前診斷雜志(電子版). 2012(02)
[10]見于中國人的HPFH和δ β-地中海貧血的分子基礎[J]. 徐湘民. 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 1998(05)
博士論文
[1]CRISPR/Cas9編輯CD34+造血干細胞BCL11A基因提升HbF表達[D]. 高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2017
[2]KLF1突變的人群遺傳學研究及其對β地中海貧血臨床表型嚴重性的遺傳修飾作用[D]. 劉頓.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Aγ-196C→T突變導致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綜合征的研究[D]. 李園園.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6
[2]廣西地區(qū)非缺失型遺傳性持續(xù)性胎兒血紅蛋白綜合征的研究[D]. 雷蓓蓓.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920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5920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