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診斷,還需評估才能制定和修改治療方案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00:42
臨床醫(yī)師在對疾病作出診斷之后不能馬上制定治療方案,必須先做三個評估,即病情評估、患者評估和治療評估。通過評估可以獲得與治療方案相關的僅靠診斷仍未能顯示的重要內容,并可對這些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和判斷。病情評估包括疾病的基本特點、疾病的危險因素、疾病的變化趨勢和疾病-與疾病之間關系的評估;颊咴u估包括患者的人體生物學特征、病理學特征以及心理社會學特征評估。治療評估包括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可耐受性和可執(zhí)行性的預估,治療的矛盾、風險和其他困難評估,治療反應評估和患者依從性評估。除了全面評估以外,評估要動態(tài)的持續(xù)的進行,治療不止,評估不停。
【文章來源】:上海醫(yī)藥. 2020,41(1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病情評估
1.1 疾病的基本特點評估
1.2 疾病的危險因素評估
1.3 疾病的變化趨勢評估
1.4 疾病與疾病之間關系的評估
2 患者評估
2.1 患者的人體生物學特征評估
2.2 患者的病理學特征評估
2.3 患者的心理社會特征評估
3 治療評估
3.1 治療的效果、不良反應、可耐受性和可執(zhí)行性的預估
3.2 治療的矛盾、風險和其他困難的估計
3.3 治療反應的評估
3.4 患者依從性評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感冒藥物治療的臨床思維[J]. 嚴雪敏,祁海珍,蔡映云. 上海醫(yī)藥. 2001(08)
本文編號:3583760
【文章來源】:上海醫(yī)藥. 2020,41(1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病情評估
1.1 疾病的基本特點評估
1.2 疾病的危險因素評估
1.3 疾病的變化趨勢評估
1.4 疾病與疾病之間關系的評估
2 患者評估
2.1 患者的人體生物學特征評估
2.2 患者的病理學特征評估
2.3 患者的心理社會特征評估
3 治療評估
3.1 治療的效果、不良反應、可耐受性和可執(zhí)行性的預估
3.2 治療的矛盾、風險和其他困難的估計
3.3 治療反應的評估
3.4 患者依從性評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感冒藥物治療的臨床思維[J]. 嚴雪敏,祁海珍,蔡映云. 上海醫(yī)藥. 2001(08)
本文編號:35837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5837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