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23:16
目的:分析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診治乳腺腫瘤66例患者臨床資料,按隨機數表分兩組,良性腫瘤組33例與乳腺癌組33例,兩組均行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對兩組診斷結果及術后的病理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良性腫瘤組后方回聲、邊界、微鈣化、形態(tài)、內部回聲與乳腺癌組的二維聲像圖特征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乳腺癌組血流信號大部分2級-4級,而良性腫瘤組為0級-1級,乳腺癌組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比良性腫瘤組大(P<0.05);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中,其準確率是87.87%。結論:乳腺腫瘤患者應用介入超聲相關經皮穿刺活檢手術,臨床準確率高,利于掌握血流信號、腫瘤形態(tài)情況,提高早期診治依據,具一定臨床應用與研究價值。
【文章來源】: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4(19)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評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RI動態(tài)增強圖像紋理分析在鑒別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的應用價值[J]. 俞驥,劉連城.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9)
[2]MR動態(tài)增強顯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 嚴冬,陳再彥.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9)
[3]超聲造影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李青,朱玥涵.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8)
[4]探討彩超檢查在診斷乳腺腫瘤的價值[J]. 吳麗娟.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7)
[5]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在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中的應用[J]. 吳秀明,王霞麗,呂國榮,魏夢婉,杜永兆,柳培忠.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20(03)
[6]超聲介入活檢診斷乳腺葉狀腫瘤的價值[J]. 劉小娜.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20(04)
[7]miRNA-10b與乳腺癌相關腫瘤標志物在早期乳腺癌中診斷效能比較[J]. 姚穎,陸奎英,張敏,丁昌平.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0(03)
[8]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價值分析[J]. 王慶華,閆建平,劉玭.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3)
[9]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技術在診斷乳腺腫瘤中的應用價值[J]. 馬俊麗,趙妍,王娜,李靖.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0(01)
[10]血清CA153聯合乳腺B超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價值[J]. 萬永林,傅曉紅,劉秋云,陳鳴,高琳珺,沈燕,吳墅,劉淼. 安徽醫(yī)學. 2019(11)
本文編號:3440676
【文章來源】: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4(19)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評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RI動態(tài)增強圖像紋理分析在鑒別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的應用價值[J]. 俞驥,劉連城.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9)
[2]MR動態(tài)增強顯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 嚴冬,陳再彥.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9)
[3]超聲造影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李青,朱玥涵.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8)
[4]探討彩超檢查在診斷乳腺腫瘤的價值[J]. 吳麗娟.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7)
[5]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在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中的應用[J]. 吳秀明,王霞麗,呂國榮,魏夢婉,杜永兆,柳培忠.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20(03)
[6]超聲介入活檢診斷乳腺葉狀腫瘤的價值[J]. 劉小娜.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20(04)
[7]miRNA-10b與乳腺癌相關腫瘤標志物在早期乳腺癌中診斷效能比較[J]. 姚穎,陸奎英,張敏,丁昌平.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0(03)
[8]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術在乳腺腫瘤診斷價值分析[J]. 王慶華,閆建平,劉玭.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03)
[9]介入超聲經皮穿刺活檢技術在診斷乳腺腫瘤中的應用價值[J]. 馬俊麗,趙妍,王娜,李靖.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0(01)
[10]血清CA153聯合乳腺B超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價值[J]. 萬永林,傅曉紅,劉秋云,陳鳴,高琳珺,沈燕,吳墅,劉淼. 安徽醫(yī)學. 2019(11)
本文編號:34406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4406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