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假單胞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耐藥性及相關(guān)耐藥基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20:39
目的通過檢測臨床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及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表達情況,研究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及16SrRNA甲基化酶與PA耐藥的相關(guān)性,為指導(dǎo)臨床合理化用藥及抗菌藥物研發(fā)提供依據(jù)和幫助。方法(1)選擇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期間的臨床標本,經(jīng)分離純培養(yǎng)后,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VETEC 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鑒定和藥敏檢測,藥敏判斷標準按CLSI 2015年版標準規(guī)定的臨界值判定耐藥、中介和敏感,并對9種臨床常用代表性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進行分析,篩選氨基糖苷類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菌株。(2)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對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擴增,并進行序列測定及分析。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型包括aac(3)-I,aac(3)-II,aac(6’)-I,aac(6’)-II,ant(2’’)-I和ant(3’’)-I共6種,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包括armA、rmtA、rmtB、rmtC、rmtD,應(yīng)用2%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shù)分析擴增產(chǎn)物,與陽性對照分...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rmtB基因電泳圖譜
3.2.2 陽性基因測序?qū)?PCR 擴增電泳結(jié)果中含有 rmtB 基因的陽性產(chǎn)物進行基因測序,PCR 陽性產(chǎn)物為 PCR 直接全自動熒光法測序,委托上海華津公司純化并進行 DNA 測序,測序在美國 ABI 公司 3730 型毛細管全自動測序儀上進行。3.2.3 序列比對結(jié)果 測序后通過 BLAST 程序進行分析,序列與美國核酸庫(GenBank)已登錄的 rmtB 序列 100%同源,其在 GenBank 中的序列號為FJ483516.1,PCR 產(chǎn)物部分測序圖見圖 2 和圖 3。
圖 3 rmtB 基因反向測序圖Fig 3 reverse sequencing of gene rmtB(part)3.3 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檢測結(jié)果3.3.1 氨基糖苷類修飾酶電泳結(jié)果PCR 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 2%瓊脂糖凝膠電泳,出現(xiàn)與陽性對照分子相當?shù)哪康臈l帶為陽性。 實驗結(jié)果顯示:在 33 株氨基糖苷類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中,有 28 株產(chǎn)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 aac(3)-II 共 15 株,aac(6')-I 共 9 株,aac(6')-II 共 15 株、ant(2'')-I 共 24 株 、ant(3'')-I 共 11 株,未擴增出 aac(3)-I 基因,陽性基因檢出率依次為 ant(2'')-I(32.43%)、aac(3)-II(20.27%)、aac(6')-II(20.27%)、ant(3'')-I(14.86%),aac(6')-I(12.16%),本研究中檢出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ant(2'')-I,有 5 株細菌未檢出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27 株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中介及敏感的銅綠假單胞菌
本文編號:3334744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rmtB基因電泳圖譜
3.2.2 陽性基因測序?qū)?PCR 擴增電泳結(jié)果中含有 rmtB 基因的陽性產(chǎn)物進行基因測序,PCR 陽性產(chǎn)物為 PCR 直接全自動熒光法測序,委托上海華津公司純化并進行 DNA 測序,測序在美國 ABI 公司 3730 型毛細管全自動測序儀上進行。3.2.3 序列比對結(jié)果 測序后通過 BLAST 程序進行分析,序列與美國核酸庫(GenBank)已登錄的 rmtB 序列 100%同源,其在 GenBank 中的序列號為FJ483516.1,PCR 產(chǎn)物部分測序圖見圖 2 和圖 3。
圖 3 rmtB 基因反向測序圖Fig 3 reverse sequencing of gene rmtB(part)3.3 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檢測結(jié)果3.3.1 氨基糖苷類修飾酶電泳結(jié)果PCR 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 2%瓊脂糖凝膠電泳,出現(xiàn)與陽性對照分子相當?shù)哪康臈l帶為陽性。 實驗結(jié)果顯示:在 33 株氨基糖苷類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中,有 28 株產(chǎn)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 aac(3)-II 共 15 株,aac(6')-I 共 9 株,aac(6')-II 共 15 株、ant(2'')-I 共 24 株 、ant(3'')-I 共 11 株,未擴增出 aac(3)-I 基因,陽性基因檢出率依次為 ant(2'')-I(32.43%)、aac(3)-II(20.27%)、aac(6')-II(20.27%)、ant(3'')-I(14.86%),aac(6')-I(12.16%),本研究中檢出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ant(2'')-I,有 5 株細菌未檢出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27 株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中介及敏感的銅綠假單胞菌
本文編號:33347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3347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