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F-FDG PET/CT受檢者關鍵器官輻射劑量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09:01
在PET/CT掃描中,18F-FDG作為放射性顯像藥物對受檢者的關鍵器官產(chǎn)生內(nèi)照射輻射。為了避免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受到多余的放射性輻射,同時為腫瘤科醫(yī)師提供更為全面的有效劑量數(shù)據(jù)。本文基于輻射防護基礎中的內(nèi)照射劑量當量計算公式及算法中相關物理量的定義進行理論推導,并結合ICRP所給出的各物理參數(shù)的數(shù)值,得到關鍵器官的有效劑量當量及有效劑量當量率隨時間變化的非線性方程。通過對兩名不同年齡的成人受檢者進行熱釋光劑量實驗,同時利用FJ-427A1型熱釋光劑量計,得到PET/CT檢查中受檢者不同床位處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并結合CT劑量公式得到不同床位處的PET有效劑量當量。對比關鍵器官腦、肺、肝、膀胱及全身在不同時間點的有效劑量當量及有效劑量當量率,得知關鍵器官的有效劑量當量在常規(guī)掃描時間內(nèi)變化較快,隨后在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內(nèi)平穩(wěn)上升。受檢者在PET/CT檢查中所受到的CT有效劑量當量遠大于其所受到的PET有效劑量當量,膀胱所受到的PET有效劑量當量遠大于其他關鍵器官所受到的PET有效劑量當量。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nèi)外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1.3 本論文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PET/CT的應用輻射防護
2.1 PET/CT的工作原理
2.1.1 PET顯像原理
2.1.2 CT成像原理
2.1.3 PET/CT圖像融合
2.2 PET/CT放射性藥物的制備
2.3 PET/CT輻射防護問題
2.3.1 PET/CT輻射分析及防護設計
2.3.2 PET/CT室的防護要求
第3章 內(nèi)照射劑量理論計算
3.1 計算方程推導
3.1.1 劑量當量方程推導
3.1.2 有效能量方程
3.1.3 輻照量方程
3.1.4 有效劑量當量方程
3.1.5 有效劑量當量率方程
3.2 計算結果
3.2.1 有效能量計算結果
3.2.2 有效劑量當量計算結果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受檢者熱釋光劑量當量實驗
4.1 熱釋光個人劑量計
4.1.1 熱釋光體
4.1.2 微機熱釋光劑量計
4.2 實驗目的
4.3 實驗前期準備
4.4 實驗過程
4.4.1 掃描過程
4.4.2 測量過程
4.5 實驗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討論
5.1 劑量當量結果對比
5.1.1 理論劑量值與標準劑量值對比
5.1.2 理論劑量值與實驗劑量值對比
5.2 誤差分析
5.3 有效劑量系數(shù)更新
5.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ET-CT的成像原理及其臨床應用[J]. 周麗麗,鄭旋,彭友霖.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7(02)
[2]PET/CT受檢者的有效劑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 梁子威,耿建華,王奕斌,杜召猛,畢高暢,齊雍鶴,鄭容,吳寧.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5(11)
[3]18F標記正電子藥物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 霍焱,王榮福.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2015(05)
[4]Origin軟件在物理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J]. 李紅英,姚成立.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 2013(06)
[5]18F-FDG PET/CT全身顯像受檢者輻射劑量研究[J]. 廖鳳翔,金愛芳,駱柘璜,邵明巖.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3(10)
[6]PET/CT中心建設之四——放射防護[J]. 耿建華,陳英茂,陳盛祖,田嘉禾.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3(07)
[7]寬排CT探測器CT劑量指數(shù)應用初探[J]. 劉彬,白玫.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3(02)
[8]152Eu標準溶液的研制[J]. 楊巧玲,姚順和,汪建清,陳細林,郭曉清,姚艷玲.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2012(04)
[9]PET/CT中的CT劑量和質(zhì)量控制[J]. 張連宇,耿建華.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1(11)
[10]熱釋光劑量計在輻射防護及醫(yī)療照射檢測中的應用[J]. 田崇彬,張欽富,程曉軍,胡傳朋. 中國輻射衛(wèi)生. 2005(03)
碩士論文
[1]PET/CT應用放射性藥物FDG的輻射劑量與防護研究[D]. 郭根武.蘇州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29354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nèi)外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1.3 本論文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PET/CT的應用輻射防護
2.1 PET/CT的工作原理
2.1.1 PET顯像原理
2.1.2 CT成像原理
2.1.3 PET/CT圖像融合
2.2 PET/CT放射性藥物的制備
2.3 PET/CT輻射防護問題
2.3.1 PET/CT輻射分析及防護設計
2.3.2 PET/CT室的防護要求
第3章 內(nèi)照射劑量理論計算
3.1 計算方程推導
3.1.1 劑量當量方程推導
3.1.2 有效能量方程
3.1.3 輻照量方程
3.1.4 有效劑量當量方程
3.1.5 有效劑量當量率方程
3.2 計算結果
3.2.1 有效能量計算結果
3.2.2 有效劑量當量計算結果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受檢者熱釋光劑量當量實驗
4.1 熱釋光個人劑量計
4.1.1 熱釋光體
4.1.2 微機熱釋光劑量計
4.2 實驗目的
4.3 實驗前期準備
4.4 實驗過程
4.4.1 掃描過程
4.4.2 測量過程
4.5 實驗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討論
5.1 劑量當量結果對比
5.1.1 理論劑量值與標準劑量值對比
5.1.2 理論劑量值與實驗劑量值對比
5.2 誤差分析
5.3 有效劑量系數(shù)更新
5.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ET-CT的成像原理及其臨床應用[J]. 周麗麗,鄭旋,彭友霖.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7(02)
[2]PET/CT受檢者的有效劑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 梁子威,耿建華,王奕斌,杜召猛,畢高暢,齊雍鶴,鄭容,吳寧.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5(11)
[3]18F標記正電子藥物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 霍焱,王榮福.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2015(05)
[4]Origin軟件在物理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J]. 李紅英,姚成立.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 2013(06)
[5]18F-FDG PET/CT全身顯像受檢者輻射劑量研究[J]. 廖鳳翔,金愛芳,駱柘璜,邵明巖.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3(10)
[6]PET/CT中心建設之四——放射防護[J]. 耿建華,陳英茂,陳盛祖,田嘉禾.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3(07)
[7]寬排CT探測器CT劑量指數(shù)應用初探[J]. 劉彬,白玫.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3(02)
[8]152Eu標準溶液的研制[J]. 楊巧玲,姚順和,汪建清,陳細林,郭曉清,姚艷玲.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2012(04)
[9]PET/CT中的CT劑量和質(zhì)量控制[J]. 張連宇,耿建華.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1(11)
[10]熱釋光劑量計在輻射防護及醫(yī)療照射檢測中的應用[J]. 田崇彬,張欽富,程曉軍,胡傳朋. 中國輻射衛(wèi)生. 2005(03)
碩士論文
[1]PET/CT應用放射性藥物FDG的輻射劑量與防護研究[D]. 郭根武.蘇州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293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1293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