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初步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0-10-29 14:17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為理論基礎,結合國內(nèi)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工作現(xiàn)狀,運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構建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和組合權重,以便更加準確地了解各指標在總體評價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行初步的實證研究,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效果,為精神科開放病房提供科學可靠的護理質量評價工具,同時為精神科?谱o士的培養(yǎng)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方法:(1)本研究在“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文獻回顧及半結構式訪談,初步構建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雛形;(2)通過兩輪德爾菲專家咨詢,對評價指標進行篩選,同時評價專家的積極性、權威程度、意見集中程度及協(xié)調(diào)程度,形成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3)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及組合權重;(4)以山西省8所醫(yī)院的精神科開放病房為評價對象,應用已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定量評價及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其進行護理質量評價。研究結果:(1)本研究共進行了兩輪專家咨詢,專家咨詢結果:專家的積極系數(shù)分別為1和0.934;權威系數(shù)分別為0.82和0.84;協(xié)調(diào)系數(shù)分別為0.187和0.231,且P均小于0.01。(2)指標咨詢結果:初步擬定的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雛形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1個,三級指標73個;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增加1個二級指標及13個三級指標,刪除5個三級指標,同時對部分指標進行拆分及措辭的修正,形成第二輪專家咨詢問卷,其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2個,三級指標80個;第二輪專家咨詢結果:增加2個三級指標,合并2個三級指標,最終形成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其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2個,三級指標81個。(3)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一級指標環(huán)節(jié)質量權重最大為0.5390,其次為要素質量0.2972、終末質量0.1638。(4)山西省8所醫(yī)院的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綜合評分位于78.31分到85.19分之間,均分為81.09。研究結論:基于較成熟的“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理論,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構建的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合理、覆蓋面全、條理清晰;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使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設置結果具有科學性、可靠性;運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質量評價,證明了評價指標體系可操作性強,同時可為專科護士的培養(yǎng)提供理論依據(jù)。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473.7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縮寫詞中英文對照表
1 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技術路線圖
1.5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2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1 成立科研小組
2.2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雛形構建
2.3 專家咨詢
2.4 指標的篩選標準
2.5 資料整理與分析
2.6 專家咨詢結果分析
2.7 指標咨詢結果分析
3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設置
3.1 層次分析法簡介
3.2 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
3.3 結果及分析
4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應用
4.1 研究對象
4.2 研究方法
4.3 結果
4.4 討論
5 結論與討論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討論
5.3 建議
5.4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在學期間承擔/參與的科研課題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1017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473.7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縮寫詞中英文對照表
1 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技術路線圖
1.5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2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1 成立科研小組
2.2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雛形構建
2.3 專家咨詢
2.4 指標的篩選標準
2.5 資料整理與分析
2.6 專家咨詢結果分析
2.7 指標咨詢結果分析
3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設置
3.1 層次分析法簡介
3.2 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
3.3 結果及分析
4 精神科開放病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應用
4.1 研究對象
4.2 研究方法
4.3 結果
4.4 討論
5 結論與討論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討論
5.3 建議
5.4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在學期間承擔/參與的科研課題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婷;黃麗芳;曾園園;龔放華;;Donabedian模型在護理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年01期
2 陳學麗;;我國醫(yī)院護理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戰(zhàn)略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7年13期
3 張笑;趙濱;李靜;張青娟;高榮花;彭祝憲;劉捷;徐夢輝;;三級綜合醫(yī)院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6年24期
4 林麗婷;鄧益君;古文珍;游杰;楊曉暉;伍素芳;;口腔門診患者護理安全質量評價指標的初步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16年10期
5 陳珺儀;席淑新;石美琴;;德爾菲法在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研究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護理研究;2016年29期
6 莊旭華;張海梅;逯艷麗;;傳染病?谱o理質量標準的構建與指標監(jiān)測[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年19期
7 丁雪茹;李新琳;馬健;張慧娜;陳曉琴;范英;;心臟中心監(jiān)護室護理安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報;2016年17期
8 孫欲敏;王麗麗;張?zhí)m;;麻醉恢復室護理安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研究;2015年28期
9 謝惠瓊;劉麗娟;薛常春;;產(chǎn)房護理安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5年05期
10 李夢婷;李國宏;;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年02期
本文編號:28610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8610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