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動脈自旋標記灌注成像指標預測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21:50
目的:缺血性腦卒中作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發(fā)病率在逐年增加,其中最常見的原因為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或閉塞所致。本文旨在探索動脈自旋標記灌注成像(ASL)中特征性表現-動脈穿行偽影(ATA)對癥狀性腦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閉塞患者預后預測的價值;同時以動態(tài)磁敏感對比增強灌注加權成像(DSC-PWI)為標準,比較ASL與DSC-PWI在此類患者血流動力學評估上的一致性與參數的相關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到2017年12月期間在晉城大醫(yī)院神經內科門診及住院治療的癥狀性腦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閉塞患者,共40例,均由DSA、CTA或MRA證實。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為36~81歲,平均年齡為57±14歲。詳細記錄患者的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別、是否具有腦卒中危險因素等。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規(guī)MRI以及DWI、MRA及ASL掃描,其中12名患者同時進行了動態(tài)磁敏感對比增強灌注加權成像(DSC-PWI)掃描。通過對患者三個月~一年期的隨訪,依據隨訪結果根據是否發(fā)生了缺血性事件進行分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臨床指標與影像學指標,判斷這些指標與患者預后狀況是否有關;另外同時比較了ASL和DSC-PWI兩種影像學檢查方法在評估腦血流動力學方面的一致性與參數的相關性。影像分析由兩位神經影像科醫(yī)師獨立盲法進行判斷,有爭議時兩者商議后給出一致結果。結果:在所有進行檢查的40例患者中,共有23例(57.5%)患者的動脈自旋標記成像腦血流圖中出現皮層明亮高信號(即ATA)。根據隨訪結果,有再發(fā)缺血性事件的患者為12例(30%),無再發(fā)缺血性事件的患者為28例,其中在有再發(fā)缺血事件的12例患者中,有4例(33.3%)患者的ASL腦血流圖中出現動脈穿行偽影,其余8例未出現此征象;而無再發(fā)性缺血性事件的患者中有19例(67.9%)患者的ASL圖中顯示高信號,兩組比較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見ASL腦血流圖中動脈穿行偽影在預后好的患者中更多見,說明動脈穿行偽影有助于預測患者良好預后。結論:動脈自旋標記灌注成像的特征性征象—動脈穿行偽影,或許可以作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預測的指標。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445.2;R743.3
【部分圖文】: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a、b)PWI-TTP 及 PWI-MTT 圖中左側側腦室旁 TTP、MTT呈藍綠色;c、d)PWI-CBV 及 PWI-CBF 圖中相應部位未見明顯血流減e、f)ASL 圖示相應部位血流量減低,且在血流減低區(qū)周信號;三,63 歲,左側肢體癱瘓、言語不清 4 小時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445.2;R743.3
【部分圖文】: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a、b)PWI-TTP 及 PWI-MTT 圖中左側側腦室旁 TTP、MTT呈藍綠色;c、d)PWI-CBV 及 PWI-CBF 圖中相應部位未見明顯血流減e、f)ASL 圖示相應部位血流量減低,且在血流減低區(qū)周信號;三,63 歲,左側肢體癱瘓、言語不清 4 小時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婁昕;呂晉浩;;動脈自旋標記腦灌注MRI技術規(guī)范化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6年11期
2 金彥斌;丁哲e
本文編號:28303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8303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