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成本、快速診斷人類登革熱病毒感染的肽化學發(fā)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的建立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46.6;R512.8
【圖文】:
3.1邋DENV包膜蛋白抗原表位的預測逡逑通過邋DNAStar邋(Madison,Wisconsin,USA),本實驗分析了邋DENV邋包膜蛋白逡逑的氨基酸序列。本實驗主要是通過分析DENV包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的Emini的逡逑表面可及性,Kyte-Doolittle的親水性,Jameson-Wolf的抗原指數(shù),二級結構和逡逑Karplus-Schulz的可塑性這5個參數(shù)。其中,親水性和表面可及性是最主要的參逡逑考參數(shù)。通過綜合分析這些參數(shù),本實驗選擇并合成出了邋12條DENV包膜蛋逡逑白的多肽抗原區(qū)域片段,即抗原多肽E1-E10。其中,El、E2、E3、E4位于逡逑DI邋(由E1?51位氨基酸、E132?190位氨基酸和E278?293位氨基酸組成);逡逑E5、E6位于DII邋(由E52?131位氨基酸和E191?277位氨基酸)組成;E7、E8、逡逑E9、E10位于Dill(由E294?392位氨基酸)。這10條抗原多肽在包膜蛋白所處逡逑的位置和氨基酸序列如下所示。逡逑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寧立中;快速、簡易和經(jīng)濟的檢測HIV抗體的篩選試驗[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1988年05期
2 育巍;;血管腸肽與艾滋病[J];國外醫(yī)學情報;1988年11期
3 張玉勤;;HIV-1包膜蛋白可改變血腦屏障的完整性[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0年02期
4 林亞英;丁細霞;朱偉;陳月;潘玉先;郝衛(wèi);狄飚;溫坤;;Ⅰ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區(qū)中和抗體的制備與鑒定[J];免疫學雜志;2015年08期
5 郭勇暉;;登革病毒重組包膜蛋白表達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2年09期
6 邸雅南,胡大榮,熊錦華,胡學玲,李娟,范公忍,吳憶貧;包膜蛋白突變對乙型肝炎病毒包裝的影響[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5年02期
7 俞燕;;家禽注射西尼羅河病毒包膜蛋白可產(chǎn)生免疫保護[J];中國家禽;2010年07期
8 Pillai S.K;Pond S.L.K;張平;;腦脊液源性HIV-1包膜蛋白基因的遺傳特征[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神經(jīng)病學分冊);2006年11期
9 張銘明;張銳;;抗核包膜蛋白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中的研究進展[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年08期
10 史同瑞;用單抗阻斷ELISA檢測羊梅迪-維斯那病[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鐳;李永哲;曾常茜;高揚;朱立平;;核包膜蛋白gp210自身抗原的重組及表達[A];首屆全國中青年風濕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陳坤;張賀秋;王國華;宋曉國;于繼云;邱艷;朱翠俠;凌世淦;;SARS病毒不同基因區(qū)抗原與SARS患者血清反應性的研究[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孫永濤;莊嚴;;HIV-1感染與CTL應答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許剛;關默;趙平;王文;任浩;戚中田;;SR-B1基因多態(tài)性對HCV感染性的影響[A];第三屆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大會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12年
5 陳新月;;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研究進展[A];第一屆全國疑難重型肝病大會、第四屆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永哲;佟大偉;張蜀瀾;于孟學;張奉春;高揚;朱立平;劉鐳;孫慶國;孫慶國;趙振國;;核包膜蛋白gp210 p62和LBR自身抗原基因克隆表達及其抗體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中的診斷價值初探[A];第十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謝小燕;郭慶;程通;李少偉;張軍;夏寧邵;;不同區(qū)段HIV-1 env基因在Bac-to-Bac昆蟲細胞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中的表達及檢測[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8 周躍鋼;;病毒感染的初期過程:與細胞表面組分的相互作用[A];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9 唐紅;陳蘭蘭;陳恩強;劉翠平;白浪;程星;劉聰;;乙型肝炎病毒逆轉錄酶區(qū)A181T和M204I基因耐藥突變所致其S區(qū)包膜蛋白羧基端發(fā)生的截短和替換突變株生物學特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感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10 劉興龍;葉賢苗;蘇婉;陳凌;馮立強;;寨卡病毒疫苗研究[A];2018新發(fā)傳染病研究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明順;中國HIV-1包膜蛋白中和免疫原性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李煈鵬;HIV-1包膜蛋白gp120在進化中的選擇及V1區(qū)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16年
3 劉沐桑;HIV-1 V2區(qū)突變對抗V3區(qū)單克隆抗體逃逸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4 陳飛;人內(nèi)源性逆轉錄病毒W(wǎng)家族、R家族編碼蛋白在人體組織和腫瘤組織中表達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5 王文博;HCV E2半胱氨酸突變對其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及慢性丙肝患者體內(nèi)中和抗體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4年
6 王于;基于扎伊爾埃博拉病毒包膜蛋白的新抗原片段篩選及rVSV載體疫苗的構建[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4年
7 張瑞濤;靶向HIV和AIV包膜蛋白跨膜亞基的病毒進入抑制劑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張璐;基于DNA疫苗技術的病毒保護性抗體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劉媛;高變區(qū)1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誘生交叉中和抗體[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天川;一種低成本、快速診斷人類登革熱病毒感染的肽化學發(fā)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的建立[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李玉斌;SARS小包膜蛋白表達、純化及單克隆抗體的制備[D];吉林大學;2006年
3 李甜;北京市MSM人群HIV-1流行亞型包膜蛋白基因全長擴增方法研究[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薛添;漢灘病毒重組假病毒的構建及包膜蛋白糖基化對病毒免疫學性狀影響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5 盧莎;嵌合1a與1b亞型包膜蛋白基因HCV細胞培養(yǎng)模型的初步研究[D];內(nèi)蒙古醫(yī)學院;2009年
6 孫后超;西尼羅病毒E蛋白Ⅲ區(qū)的原核表達及其對西尼羅病毒感染的免疫保護作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聶建輝;HIV-1膜抗原改造及免疫原性評價[D];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2007年
8 王玉霞;HIV-1包膜蛋白gp41胞外近膜區(qū)域的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黃艷芬;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區(qū)單抗中和作用與作用機制研究以及登革病毒初次感染患者血清中和抗體反應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張聰優(yōu);HIV-1 AE重組型包膜蛋白疫苗構建及免疫原改造和免疫策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562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5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