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生物標志物和評分系統(tǒng)對膿毒癥患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評估價值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03-23 11:23
本文關(guān)鍵詞:相關(guān)生物標志物和評分系統(tǒng)對膿毒癥患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評估價值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對比研究多種生物標志物及評分系統(tǒng)對膿毒癥患者嚴重程度和28天預后的預測能力。方法:回顧性研究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95例膿毒癥患者,收集所有病例入院時基礎(chǔ)生命體征及入院24小時內(nèi)所測得的白細胞(WBC)、降鈣素原(PCT)、C-反應(yīng)蛋白(CRP)、D-二聚體(D-Dimer)水平等實驗室結(jié)果,由兩名醫(yī)師分別獨立完成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Ⅱ)、序貫器官衰竭評分(SOFA)、簡化急性生理學評分Ⅱ(SAPSⅡ)、急診膿毒癥死亡風險評分(MEDS)、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快速急診內(nèi)科評分(REMS)并取其平均值。按照患者進入觀察28天后有無生存分為兩組,比較存活組和死亡組間上述各項有無差異,將兩組間有差異的變量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明確可單獨預測患者28天預后的變量,通過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來比較各獨立預測因子對結(jié)果的預測能力。按照患者的病情水平分為兩組,比較膿毒癥組和嚴重膿毒癥(包含膿毒性休克)組間上述指標有無差別,將兩組間有差異的變量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明確可單獨預測病情水平的變量,通過ROC曲線比較各獨立預測因子對病情水平的預測能力。完成各項生物標志物及評分系統(tǒng)與APACHEⅡ評分的相關(guān)性研究。結(jié)果:(1)195例患者28天總病死率為14.36%;(2)死亡組患者年齡、PCT、D-Dimer、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SAPSⅡ評分、MEDS評分、MEWS評分及REMS評分水平較存活組明顯升高(P0.05),而兩組間WBC、CRP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死亡組患者感染部位中的肺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基礎(chǔ)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比例均較存活組高(P0.05)。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是可單獨預測患者28天預后的變量(P0.05),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73、0.759。(3)嚴重膿毒癥組(包含膿毒性休克)患者PCT、D-Dimer、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SAPSⅡ評分、MEDS評分、MEWS評分較膿毒癥組顯著升高(P0.05),而WBC、CRP、REM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MEDS評分及SAPSⅡ評分是可單獨預測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變量(P0.05),兩者的AUC依次為0.748、0.712。(4)CRP、PCT、D-Dimer、SOFA評分、SAPSⅡ評分、MEDS評分、MEWS評分及REMS評分均與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guān)(P0.05),而WBC與其不相關(guān)(P0.05)。結(jié)論:(1)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SAPSⅡ評分、MEDS評分和MEWS評分的分值均隨著膿毒癥患者死亡風險和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REMS評分的分值僅隨患者死亡風險的增加而增加,但不能反應(yīng)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2)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是可獨立預測膿毒癥患者28天預后的指標,兩者預測能力相當。(3)MEDS評分、SAPSⅡ評分是可獨立預測膿毒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兩者預測能力相當。(4)PCT、D-Dimer水平均隨著患者死亡風險和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與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guān),但不能獨立預測膿毒癥患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WBC、CRP不隨著患者死亡風險和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關(guān)鍵詞】:膿毒癥 生物標志物 評分系統(tǒng) 嚴重程度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59.7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縮略語/符號說明10-11
- 前言11-14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4
- 1 對象和方法14-16
- 1.1 對象14
- 1.1.1 研究對象及分組14
- 1.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4
- 1.2 患者數(shù)據(jù)收集14-15
- 1.2.1 基本情況的收集14
- 1.2.2 患者實驗室及胸部X線結(jié)果的收集14
- 1.2.3 特殊藥物的用量記錄14
- 1.2.4 各評分系統(tǒng)分值的收集14-15
- 1.2.5 患者預后情況收集15
- 1.3 統(tǒng)計學方法15-16
- 2 結(jié)果16-25
- 2.1 不同生物標志物指標的比較16-17
- 2.1.1 不同生物標志物指標在存活組與死亡組的比較16
- 2.1.2 不同生物標志物指標在膿毒癥組與嚴重膿毒癥組的比較16-17
- 2.2 不同評分系統(tǒng)的比較17
- 2.2.1 不同評分系統(tǒng)在存活組與死亡組的比較17
- 2.2.2 不同評分系統(tǒng)在膿毒癥組與嚴重膿毒癥組的比較17
- 2.3 死亡組與存活組基本情況比較17-19
- 2.4 獨立預測膿毒癥患者28天預后的變量及ROC曲線分析19-21
- 2.4.1 單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19
- 2.4.2 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19
- 2.4.3 獨立預測因子對膿毒癥患者28天預后預測的ROC曲線19-21
- 2.5 獨立預測膿毒癥患者嚴重程度的變量及ROC曲線分析21-24
- 2.5.1 單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21
- 2.5.2 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21-22
- 2.5.3 獨立預測因子評估膿毒癥嚴重程度的ROC曲線分析22-24
- 2.6 各生物標志物及評分系統(tǒng)與APACHEⅡ評分的相關(guān)性研究24-25
- 3 討論25-33
- 3.1 常用生物標志物26-28
- 3.1.1 降鈣素原(PCT)26-27
- 3.1.2 C-反應(yīng)蛋白(CRP)27
- 3.1.3 D-二聚體(D-Dimer)27-28
- 3.1.4 白細胞(WBC)28
- 3.2 常用評分系統(tǒng)28-33
- 3.2.1 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Ⅱ)29
- 3.2.2 序貫器官衰竭評分(SOFA)29-30
- 3.2.3 簡化急性生理學評分Ⅱ(SAPSⅡ)30
- 3.2.4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和快速急診內(nèi)科評分(REMS)30-31
- 3.2.5 急診膿毒癥死亡風險評分(MEDS)31-33
- 結(jié)論33-34
- 參考文獻34-39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39-40
- 附錄40-43
- 綜述 生物標志物及評分系統(tǒng)在膿毒癥的應(yīng)用進展43-56
- 綜述參考文獻50-56
- 致謝56-57
- 個人簡歷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童武華;王海波;張繼松;殳儆;王黎恩;曹偉中;陸佩文;施云超;;膿毒癥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變化的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6年03期
2 明自強;俞林明;呂銀祥;呂少明;王黎衛(wèi);王映紅;;膿毒癥患者氧利用率的變化與預后關(guān)系[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2006年04期
3 羅良劍;何元明;;創(chuàng)傷后膿毒癥患者血脂水平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年02期
4 吳遠怡;何祥英;謝曉紅;朱永;麥葉;;膿毒癥患者血脂水平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年14期
5 張近波;許國斌;張小樂;董美平;朱金強;史朝紅;鄢來超;曹烈祥;吳仙丹;王文龍;董志兵;;可溶性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預測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并發(fā)膿毒癥患者預后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19期
6 秦龍;張穎萍;劉秋e,
本文編號:2636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636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