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模式提高社區(qū)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能力的研究
本文選題:壓瘡 + 預防 ; 參考:《上海醫(yī)藥》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對提高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能力的作用。方法:收集照護病房2014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80例為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責任制護理;收集2015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78例作為觀察組,由同組護理人員開展名為"護膚圈"的品管圈活動;比較兩組患者壓瘡發(fā)生情況、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知識考核情況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3例、對照組10例發(fā)生壓瘡情況。觀察組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知識考核平均分為5.86分,對照組為67.54分。觀察組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為100%(78/78),對照組為94%(75/80)。結論:品管圈活動能提高社區(qū)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能力和臨床護理自信心,對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activity of the product pipe circle o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sore of low year nurses. Methods: collect 80 cases of patients who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or half self care in the care unit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carry out routine responsibility care, and collect 78 case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who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or half self car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ame group of nurses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of the product pipe circle called "skin care circle", compared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 in the two groups,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evention management knowledge of the pressure sor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to the nursing effect. The results were: 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 cases of pressure s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clear average was divided into 5.86 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7.54.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 (78/78)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94% (75/80). Conclusion: the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of pressure sore and the confid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community low year nurses.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作者單位】: 上海市奉賢區(qū)南橋鎮(zhèn)西渡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分類號】:R47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戈;吳欣娟;;我國低年資護士成長階段及其特點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年31期
2 梁萍;;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低年資護士靜脈留置針穿刺能力中的應用[J];內科;2014年03期
3 李相芬;何英;劉曉燕;;老年患者壓瘡預防的臨床護理措施及對策[J];河北醫(yī)學;2013年11期
4 徐曼;;責任小組制整體護理在老年住院患者壓瘡管理中的作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年04期
5 張廣清;張小培;羅麗霞;葉紅;;優(yōu)質護理面臨的難點與建議[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2年03期
6 肖愛華;丁力;;壓瘡護理小組在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能力培訓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年1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紹英;;淺析老年臥床患者皮膚皺褶處和皮膚夾角接觸面壓瘡的臨床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年09期
2 宗淑芳;郝桂蘭;;情景模擬對內科低年資護士急重癥搶救能力培訓的探討[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年08期
3 俞英;;品管圈模式提高社區(qū)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能力的研究[J];上海醫(yī)藥;2017年06期
4 朱玉培;;ICU危重患者壓瘡的主動預防和臨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年07期
5 程丹;;整體護理對于臥床老年患者壓瘡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年11期
6 楊樂;王清;;低年資護士靜脈輸液規(guī)范培訓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6年26期
7 黃益鳳;溫美蓮;;留置氣泡技術聯(lián)合改進肌內注射法在注射中的臨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年16期
8 黃春霞;陸云;;個案追蹤法結合情景教學在低年資護士臨床實踐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年07期
9 王欣;徐昕;宋銀玲;馬冬梅;邵佳慧;;管理軟技能在低年資護士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年S2期
10 黃宇娟;李源秋;林達達;彭冬麗;;品管圈在產房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年1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海霞;楊京紅;;應用品管圈規(guī)范留置針使用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3年09期
2 金華;胡靜;;品管圈活動對降低靜脈重新穿刺率的影響觀察[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3年08期
3 劉遠金;文藝;;改進止血帶應用有效降低穿刺部位周圍瘀斑及血腫發(fā)生的品管圈活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18期
4 許莉;欒偉;錢萍;;新入職護士護理安全意識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年05期
5 鄒欣茹;;在兒科病房實施責任包干制整體護理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年19期
6 馬再華;;透明敷貼在神經外科預防壓瘡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14期
7 顧軍養(yǎng);王燕萍;朱燕君;;品管圈對提高兒科橈動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2年06期
8 姜小鷹;劉敦;;臨床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現(xiàn)狀與需求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年01期
9 王勤;孫麗;馮軍;王瑛;;老年病房壓瘡管理的三級監(jiān)控[J];護理學雜志;2012年01期
10 洪海蘭;王薇;;低年資護士在職培訓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美珍;二級醫(yī)院低年資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初探[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年02期
2 喬建萍;黎彩銀;霍巍巍;;低年資護士健康教育技能考評結果分析[J];當代護士;2007年01期
3 滕立英;;低年資護士素質培養(yǎng)方法的探討與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7年12期
4 劉光鈺;;低年資護士應急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J];家庭護士;2008年04期
5 韋億萍;龍桂平;;低年資護士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年19期
6 白秋元;;新形勢下低年資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08年11期
7 謝金萍;;低年資護士開展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09年02期
8 徐暉;;低年資護士臨床輸血知識和技能培訓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年12期
9 武艷;陳麗君;;兒科低年資護士發(fā)生的護理缺陷分析與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yī)學卷;2010年01期
10 黃翠穩(wěn);;兒科低年資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的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0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連梅;;低年資護士培訓的體會[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八卷 護理分卷)[C];2006年
2 潘德華;羅重敏;;低年資護士培訓內容探討[A];中華護理學會2007年“醫(y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3 陳瑤;;對低年資護士實行一帶一工作模式的做法和體會[A];中華護理學會第9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楊敏;張曉麗;;溝通技巧培訓在低年資護士日常工作中的實踐探討[A];醫(yī)改新政下護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討會(三)護理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羅小紅;;低年資護士臨床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A];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王偉;;如何提高低年資護士的工作能力[A];河南省護理管理新理論、新視角高級培訓班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譚志秀;;基層醫(yī)院低年資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做法與體會[A];中華護理學會2006年“醫(y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6年
8 姜麗娟;;加強低年資護士綜合素質培訓管理的實踐[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八卷 護理分卷)[C];2006年
9 顧Pr;沈潔芳;;低年資護士在規(guī)范化培訓之體會[A];中華護理學會第16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10 王翠蘭;王力;;急診低年資護士帶教體會[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亭亭;基于心理契約的低年資護士離職傾向的相關研究[D];蚌埠醫(yī)學院;2016年
2 孫萌;優(yōu)質護理服務背景下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培訓大綱的構建[D];鄭州大學;2014年
3 張娟;系統(tǒng)化培訓對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的干預效果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張秋實;西安市三甲醫(yī)院低年資護士疼痛認知調查與疼痛管理培訓的效果評價[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255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02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