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信行理論的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選題:知信行 + 腸造口術; 參考:《中國健康教育》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構建一套科學、客觀、實用的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方法基于知信行理論基礎,采用文獻檢索法、半結構訪談法、專家小組討論、Delphi專家咨詢法,篩選指標,建立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結果 2輪函詢中專家的積極系數(shù)均為100%,權威系數(shù)均為0.876,2輪指標的變異范圍為0.080~0.150,協(xié)調系數(shù)為0.339~0.358,P0.01;構建了包含3項一級指標,39項二級指標的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總量表的CVI為0.862,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50。結論本研究構建的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信效度較好,為臨床護理人員開展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和評價教育效果提供客觀依據(jù)。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enterostomy. Method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faith and practice,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semi-structure interview, expert group discussion and Delphi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indexes an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nterostomy. Results the positive coefficients of experts in the two rounds of letters were 100, the authoritative coefficients were 0.080 / 0.150 and the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339and 0.358P0.01.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nterostomy wa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d 39 second-grade indexes of 3 first-grade indexes. The CVI of the total table is 0.862% and the coefficient of Cronbachus 偽 is 0.850.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enterostomy patients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is scientific, reliable and reliable. It provides an obj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nursing staff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nterostomy.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護理學院;江西省腫瘤醫(yī)院護理部;天津市腫瘤醫(yī)院護理部;
【基金】:江西省衛(wèi)生計生委科技計劃項目(20171119) 江西省科技計劃項目(20151BBG70139)
【分類號】:R473.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曉萍;李茵;呂丹;李曉冬;田麗;;無陪伴病房患者安全護理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中華護理雜志;2016年07期
2 廖君娟;蒙有軒;蘇幸星;李金蓉;陳莉;;健康信念模式在尿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6年04期
3 徐芳芳;于衛(wèi)華;王勝琴;;腸造口患者病恥感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6年02期
4 張艷;冷婧;劉華平;聶圣肖;王貞慧;孫紅;;護理操作項目難度維度及維度權重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年12期
5 喬夠梅;張曉麗;王養(yǎng)民;陸?zhàn)?李娟;漢瑞娟;杏玲芝;張寶霞;;尿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標準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4年09期
6 顧艷葒;龔麗俐;胡雁;;口腔黏膜炎每日自評問卷的漢化及信效度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4年01期
7 胡愛玲;張美芬;張俊娥;陳妙霞;陳華麗;張熙;;結腸造口患者適應狀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年02期
8 鄧麗金;陳錦秀;;我國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護理管理雜志;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卓敏;大規(guī)模傷亡事件過負荷醫(yī)院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崢;;數(shù)字化影像技術在口腔正畸患者病情溝通和護理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7年04期
2 陳韻芳;呂丹;;ICU心理護理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評價[J];天津護理;2017年04期
3 嚴曉莉;林寧;江平;吳玉蓮;陳淑珠;林崢;林小丹;;延續(xù)性護理在尿路造口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年22期
4 譚茜;程金蓮;;護理科研成果評價指標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7年22期
5 王優(yōu);舒小珍;鐘君;;造口師護理指導對永久腸造口患者自護能力及社會支持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7年04期
6 謝志芬;魏清風;鄭曉玲;蔡玉蓮;龔湖萍;張世慧;安東;;基于知信行理論的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健康教育;2017年06期
7 劉鴻梅;郝艷華;王曉萍;權月;田麗;;臨床護理單元風險測評問卷的編制[J];天津護理;2017年03期
8 李思燃;肖楠;呂翠田;;健康教育在大學生亞健康干預中的作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7年12期
9 魏舵秀;魏彩芳;謝志芬;;MDT協(xié)作的護理模式在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10 張艷;郭錦麗;;非直接護理工作項目難度評價指標及權重研究[J];護理研究;2017年1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敏杰;臨床護士核應急救援知識水平與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D];南華大學;2016年
2 陳維靜;醫(yī)務人員與住院病歷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張仲元;液晶顯示器總裝廠效率改善及生產(chǎn)方式精益化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4 張兵;基于QFD及TRIZ的院前急救輸液泵創(chuàng)新設計與開發(fā)[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李蕾;永久性直腸癌造口患者檔案信息模塊內(nèi)容的構建[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筱釩;喬夠梅;張曉麗;;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年20期
2 趙艷麗;;采用聚焦解決護理模式提高尿路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年13期
3 張曉麗;喬夠梅;白玫;張艷;焦鴻梅;;健康信念模式在尿路造口患者行為改變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年10期
4 曾俊;楊荊艷;徐麗芬;;情景教學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教育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年04期
5 吳燕;虞正紅;徐建鳴;;永久性腸造口病人病恥感狀況調查[J];護理研究;2015年02期
6 于昆;嚴山;田曉沂;張喜文;;健康信念模式在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4年12期
7 陳玉枝;;護理質量指標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4年12期
8 喬夠梅;張曉麗;王養(yǎng)民;杏玲芝;;構建尿路造口病人健康教育評價標準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4年22期
9 成守珍;汪牡丹;陳利芬;何瑾云;李智英;佘喜云;;ICU護理安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4年03期
10 趙靜;李文莉;遲園園;王舒朗;魏華;;知-信-行理論在醫(yī)院獲得性肺炎集束預防策略依從性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麗;三維質量結構理論構建急診科護理質量評價標準[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王紅雷;軍隊醫(yī)院野戰(zhàn)醫(yī)療所災害醫(yī)學救援能力評估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鮑三月;軍隊醫(yī)院臨床護理質量評價與監(jiān)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鳳梅;腸造口42例護理體會[J];廠礦醫(yī)藥衛(wèi)生;2000年02期
2 ;腸造口200年進展[J];中國腫瘤;2000年01期
3 楊關根;淺談腸造口[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年01期
4 張連陽;2001年重慶香港腸造口治療交流會召開[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2年01期
5 區(qū)小燕,陳賽,董玉英;腸造口患者的焦慮評估與心理干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2年02期
6 袁寶芳,陳家琴,管亞華,施亞蘭;腸造口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4年17期
7 張連陽;2004全國腸造口治療培訓班暨重慶腸造口研討會召開[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4年03期
8 朱以敏;腸造口患者的護理體會[J];臨床護理雜志;2005年04期
9 鄭艷麗;喬秀麗;;腸造口患者院內(nèi)外一體化健康教育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年12期
10 涂仿生;;腸造口的護理方法[J];齊魯護理雜志;2006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龐亮亮;;腸造口病人的護理[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大腸肛門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陳R,
本文編號:17745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77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