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臨床分布情況及藥敏分析
本文關鍵詞: 肺炎鏈球菌感染 藥物監(jiān)測 藥物敏感試驗 出處:《重慶醫(yī)學》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肺炎鏈球菌(SP)臨床標本分布情況及藥敏結果,對SP感染在臨床診斷、治療及預防提供依據(jù)。方法將2010-2015年分離出的非重復菌株416株SP,采用ATB Express細菌鑒定系統(tǒng)進行鑒定及藥敏試驗,結果按CLSI 2014年版標準進行判讀。結果 6年中,SP在冬春2季呈分離高峰;呼吸道標本檢出達90%以上;以幼兒和老年人為主;對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仍然保持高度敏感性,但其敏感率與非敏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克林霉素、紅霉素等呈現(xiàn)高水平不敏感,其敏感率與非敏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雖然青霉素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仍可作為SP感染治療的首選,但青霉素中介的SP(PISP)及耐青霉素的SP(PRSP)有逐年上升趨勢;應根據(jù)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菌藥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sampl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N) and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and to diagnose SP infection in clinic. Methods 416 strains of non-repetitive strains isolated from 2010 to 2015 were identified and tested by ATB Express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CLSI 2014 edition, SP showed a peak in winter and spring,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s were more than 90%, mainly young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penicillin, amoxicillin and so on remained highly sensitive. However, the sensitivity rate of clindamycin and erythromyci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sensitive rate, while clindamycin and erythromycin were not sensitive at high level. Conclusion although penicillin and 尾 -lactam antibiotics can still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SP infection, the penicillin mediated SPISP and penicillin resistant SPP have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timicrobial agent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作者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分類號】:R44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又寧;陳民鈞;趙鐵梅;王輝;王睿;劉慶鋒;蔡柏薔;曹彬;孫鐵英;胡云建;修清玉;周新;丁星;楊嵐;卓建生;唐英春;張扣興;梁德榮;呂曉菊;李勝歧;劉勇;俞云松;魏澤慶;應可凈;趙峰;陳萍;侯曉娜;;中國城市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學多中心調(diào)查[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年01期
2 趙鐵梅,劉又寧;肺炎鏈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表型及耐藥基因[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俊;王書平;彭柿杰;;146株肺炎鏈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藥監(jiān)測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年24期
2 胡璇;苑鑫;柏長青;牛文凱;袁靜;馮羽中;李璞媛;劉慧瑩;;肺炎支原體雙向電泳條件的探索[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年12期
3 張仕玉;葉安紅;林霞;;以精神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老年肺炎52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yī)學;2016年12期
4 殷波;吳艷;郁昊達;范曉東;卞濤;鄒黎菲;;哌拉西林舒巴坦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年32期
5 陶絲煦;魏路清;;氟喹諾酮類藥物在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應用進展[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6年11期
6 過毅;葛小麗;吳瑩瑩;周曉飛;;肺炎支原體耐藥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年20期
7 張舒;李挺;毛小東;許靖;王海濤;蔡峰;范艷紅;;疏風解毒膠囊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不伴有外周血白細胞升高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北京醫(yī)學;2016年10期
8 張軼;熊明郁;張新莊;任珍蕓;劉倩;張麗芝;任克明;王璽;陳曉航;王劍虹;沈榮;;18~60歲健康人群肺炎鏈球菌IgG抗體水平調(diào)查[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6年06期
9 馮羽中;苑鑫;童貽剛;牛文凱;胡璇;李璞媛;劉慧瑩;柏長青;;替加環(huán)素對肺炎支原體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年17期
10 程勁光;劉建國;安麗青;張勇進;李利;;頭孢噻利治療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趙鐵梅,劉又寧;肺炎鏈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表型及耐藥基因[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4年05期
2 王進,李家泰,李耘;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2554株細菌的抗菌活性分析[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4年01期
3 劉又寧,趙鐵梅,姚婉貞,張麗莎,賀正一,焦蘊敏,段蘊鈾,聶舟山,王睿,劉慶鋒;北京地區(qū)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體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年01期
4 王輝,朱家馨,劉勇,陳文昭,謝秀麗,徐英春,陳民鈞;1999-2000年中國4所醫(yī)院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及卡他莫拉菌的耐藥現(xiàn)狀[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1年03期
5 李家泰,AllanJ Weinstein,楊敏,中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研究組;中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1年01期
6 俞桑潔,王槿芳,李潔,李艷,王雪蓮,Whitney CG,Levine OS,Dowell SF,楊永弘;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和血清型分布及隱匿性耐藥克隆株的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00年07期
7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9年04期
8 王輝,謝秀麗,徐英春,陳民鈞;79株肺炎鏈球菌的耐藥性測定[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強,李慶,賀靖冬;32株肺炎鏈球菌的分離和藥敏分析[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1年S1期
2 ;美國科學家繪制出肺炎鏈球菌基因全圖[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1年05期
3 熊桃菊;肺炎鏈球菌I型致成人腦膜炎1例[J];臨床檢驗雜志;2002年03期
4 胡曉彥;桂炳東;;肺炎鏈球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7年05期
5 吳金珊;李佳;王曉鵬;;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耐藥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12期
6 ;肺炎鏈球菌對臨床干預演變快[J];透析與人工器官;2010年03期
7 王東霞;惠小夏;;肺炎鏈球菌的檢驗技術及其進展探討[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1年12期
8 楊錦紅;劉洋;王新林;李方去;陶洪群;李向陽;;肺炎鏈球菌的擴增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和應用[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2年06期
9 李潔,俞桑潔,楊永弘;肺炎鏈球菌疾病及其預防[J];中國計劃免疫;1999年03期
10 陸德源;;肺炎鏈球菌表面蛋白A是肺炎鏈球菌的一種乳鐵蛋白結合蛋白[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忠華;劉華;喻華;;69株肺炎鏈球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活性研究[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唐恒;陳勃江;李為民;;219株呼吸道肺炎鏈球菌的分離及耐藥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2次全國內(nèi)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張媛媛;王一雯;孫勝利;賀建平;;耐青霉素性肺炎鏈球菌致急性化膿性腦膜炎1例[A];第九屆西北五。▍^(qū))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吳佳學;季海生;朱德全;;兒科痰培養(yǎng)肺炎鏈球菌耐藥分析對臨床的指導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5 黃小翠;崔亞利;;兒童使用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究進展[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檢驗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6 胡惠麗;胡翼云;何樂健;沈敘莊;高薇;楊永弘;;肺炎鏈球菌在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死亡病例中致病地位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胡慶豐;呂火祥;沃銘毅;;53例呼吸道分離的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析[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高薇;姚開虎;俞桑潔;楊永弘;;2000~2005年分離自北京兒童鼻咽部的19群肺炎鏈球菌的耐藥性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兒科中青年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8年
9 余素飛;厲世笑;傅鷹;陳慧紅;朱海燕;陳文嫻;張慧娜;;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的耐藥機制研究[A];2011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黃勇;萬根平;顧曉瓊;鄧秋連;梁柳;鐘華敏;;廣州地區(qū)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耐藥相關基因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兒童醫(yī)院微生物免疫室 姚開虎;接種哪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好[N];健康報;2007年
2 鄧力;肺炎鏈球菌易攻擊小孩和老人[N];健康報;2007年
3 記者 王丹;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防治指南發(fā)布[N];健康報;2010年
4 周密;山羊可能感染了肺炎鏈球菌病[N];江蘇農(nóng)業(yè)科技報;2010年
5 記者 吳偉農(nóng);美科學家繪制出肺炎鏈球菌基因圖譜[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6 本報記者 李穎;肺炎鏈球菌遇流感病毒危害更大[N];科技日報;2010年
7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 張秀珍;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率上升快[N];健康報;2008年
8 中華醫(yī)學會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主任委員 曾光;秋冬季請呵護好“呼吸大道”[N];健康報;2010年
9 記者 毛黎;遨游天宇的特殊客[N];科技日報;2007年
10 記者 鄭靈巧;流感繼發(fā)肺炎鏈球菌疾病危害大[N];健康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瓊;肺炎鏈球菌自溶素LytA的結構和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2 曾憲飛;DprA蛋白在肺炎鏈球菌毒力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3 金萍;以cpsB基因測序為主的序貫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及臨床應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陳蓉;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及肺炎鏈球菌耐藥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5 張巧;肺炎鏈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6 孟江萍;應用啟動子誘捕策略篩選并初步鑒定肺炎鏈球菌宿主體內(nèi)誘導基因[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張雪梅;肺炎鏈球菌轉(zhuǎn)化對細菌毒力和耐藥性影響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馬千里;肺炎鏈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優(yōu)勢抗原篩選[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9 賁亞t ;肺炎鏈球菌HMG-CoA合成酶和還原酶基因克隆表達及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牛司強;一種肺炎鏈球菌溶菌酶樣假想蛋白質(zhì)SP0987的結構和功能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倩;蘇州地區(qū)呼吸道感染兒童肺炎鏈球菌攜帶率、耐藥現(xiàn)狀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許佳毅;大環(huán)內(nèi)酯類(阿奇霉素)對肺炎鏈球菌小鼠模型的療效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3 劉學欣;肺炎鏈球菌臨床分離株耐藥機制和常見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崔建邦;重慶地區(qū)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及耐藥基因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王建敏;肺炎鏈球菌烯醇化酶與熱休克蛋白DnaJ相互作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徐紅梅;GntR型轉(zhuǎn)錄因子SPD_0064對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的調(diào)控作用及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張宏鵬;肺炎鏈球菌熱休克蛋白GrpE的初步晶體學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王麗濱;肺炎鏈球菌糖代謝蛋白CcpA對莢膜多糖的調(diào)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吳盈盈;肺炎鏈球菌DnaJ調(diào)節(jié)樹突狀細胞誘導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趙博;肺炎鏈球菌融合蛋白PsaA-PcpA疫苗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296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52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