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痰標本分離細菌及其耐藥率變遷
本文關(guān)鍵詞:呼吸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痰標本分離細菌及其耐藥率變遷 出處:《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呼吸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 痰標本 病原菌 耐藥性 抗藥性 微生物
【摘要】: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RICU)患者痰標本分離細菌及其耐藥率變遷情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醫(yī)院RICU557例住院患者痰標本分離的非重復細菌,對菌株的耐藥性進行分析。結(jié)果共分離1 131株細菌,其中革蘭陽性(G+)菌212株(18.8%),革蘭陰性(G-)菌919株(81.2%)。最常見的5種細菌為鮑曼不動桿菌(30.2%)、銅綠假單胞菌(21.1%)、金黃色葡萄球菌(18.2%)以及腸桿菌科細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9.8%)和黏質(zhì)沙雷菌(8.3%)。2013—2015年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非發(fā)酵菌分離率未見明顯變化趨勢,但腸桿菌科細菌分離率有上升趨勢。藥敏試驗結(jié)果顯示,鮑曼不動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耐藥率較高,均60%,而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他啶耐藥率相對較低,且呈下降趨勢(由59.4%降至37.5%);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菌(MRSA)檢出率為96.1%,對替加環(huán)素、萬古霉素、利奈唑胺、復方磺胺甲口惡唑、喹奴普丁/達福普汀的敏感率接近100%;腸桿菌科細菌對磺胺類藥物耐藥率降低(由55.6%降至14.3%),但對頭孢他啶、頭孢噻肟、亞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耐藥率均60%。結(jié)論該院RICU患者痰標本分離細菌以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分離細菌的耐藥情況嚴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the sputum samples of RICU557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Results A total of 1 131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mong which 212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G) were isolated. The five most common bacteria wer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30.2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1.1. Staphylococcus aureus 18.2)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Enterobacteriaceae) and M. Shareh 8.3). The isolation rat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non-fermentative bacteria between 2013 and 2015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trend.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resistant to imipenem, levofloxacin and gentamicin with a high resistance rate of 60%. The resistance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ceftazidime was relatively low (from 59.4% to 37.5%). The positive rate of MRSA-resistant to methicillin-resistant grapevine aureus was 96.1. Tegacycline, vancomycin, linazolamide,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were detected. The sensitivity rate of quinopudine / dfoprtin was close to 100. The resistance rate of Enterobacteriaceae to sulfamide was decreased (from 55.6% to 14.3%, but to ceftazidime, cefotaxime, imipenem, levofloxacin). Conclusio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re the main bacteria isolated from sputum specimens of RICU patients in this hospital.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金陵醫(yī)院;
【分類號】:R446.5
【正文快照】: 細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是臨床上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重癥監(jiān)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各種有創(chuàng)性的診療操作導致皮膚黏膜屏障被破壞,容易發(fā)生各種細菌感染,而抗菌藥物濫用及不合理使用導致細菌耐藥情況非常嚴重。據(jù)文獻[1-4]報道,ICU住院患者中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玉珍;王亞蓮;梁紅梅;;住院患者痰標本采集不及時的原因及對策[J];臨床肺科雜志;2007年03期
2 郭險峰,常永超,簡雪峰,馮蘭英;2222份痰標本培養(yǎng)結(jié)果分析[J];洛陽醫(yī)專學報;2000年03期
3 辛爽,曾燕;巧取痰標本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年11期
4 辛爽,曾燕;巧取痰標本法[J];齊魯護理雜志;2003年08期
5 樓仙;;霧化導痰在痰標本采集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9年06期
6 楊志剛;;同仁縣2003年—2007年痰標本質(zhì)量分析報告[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9年07期
7 李燕;劉成永;侯遠沛;彭韞麗;成松;馮廣瑞;華夏;;提高痰標本采集合格率加強抗生素應用的監(jiān)測[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年21期
8 謝懿;曾娟;李瑜珍;;綜合干預措施提高痰標本質(zhì)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年05期
9 包含月;袁靜芝;;痰標本分析前的質(zhì)量控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年03期
10 郭蘊慧;痰標本的液化處理方法比較[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92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慕小星;;痰標本的采集處理方法及可能發(fā)現(xiàn)的細菌[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痰標本質(zhì)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A];2012年河南省呼吸危重病護理新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3 劉鍵;楊來智;;熒光實時定量等三種方法在痰標本結(jié)核分枝桿菌檢測中的應用對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4 張富玉;趙薇;;細菌學檢驗中痰標本質(zhì)量控制[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三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曾吉;李正峰;;痰標本的質(zhì)量對下呼吸道病原菌檢出率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6 劉洋;郭艷玲;姜廣路;常秀軍;孫琦;;超分支滾環(huán)擴增技術(shù)快速檢測痰標本中結(jié)核分枝桿菌[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龐秀英;秦利;李月英;;18896份痰標本性質(zhì)及陽性涂片檢出率的分析[A];2007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周景琴;;不同時間、不同性質(zhì)痰標本涂片鏡檢陽性率分析[A];2004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臨床基礎(chǔ)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周玉鳳;王平;徐賢翠;雷小娟;余貴蘭;;嬰幼兒采集痰標本方法的改進[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兒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姜廣路;趙雁林;王蘇民;;CB—18處理痰標本分離培養(yǎng)結(jié)核菌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2008年全國結(jié)核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老年病科 楊悅;你知道如何留取痰標本嗎[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錢遠宇;2005-2007年北京地區(qū)三甲醫(yī)院急診感染患者的細菌分布、藥敏變遷及臨床特點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2 陳定強;攜帶β-內(nèi)酰胺酶腸桿菌科細菌的耐藥分子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海松;痰標本結(jié)核分枝桿菌檢測及katG基因的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1年
2 陸蓮;重癥監(jiān)護病房痰標本嗜麥芽窄食單胞菌陽性的治療價值[D];汕頭大學;2011年
3 汪正光;噬菌體法檢測痰標本中結(jié)核分枝桿菌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性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4 劉珍瓊;痰標本結(jié)核分枝桿菌耐乙胺丁醇embB基因突變的檢測及應用[D];南昌大學;2009年
5 俞學鋒;痰標本結(jié)核分枝桿菌的檢測及rpoB基因的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0年
6 陳玉芊;臨床痰標本中L型細菌的篩查及結(jié)核分枝桿菌利福平依賴變異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7 胥學冰;燒傷患者氣管切開后痰標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的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8 宋海容;某醫(yī)院2011-2013分離細菌分布及耐藥特征[D];鄭州大學;2015年
9 張曉院;農(nóng)村慢性鼻—鼻竇炎患者分泌物病原菌培養(yǎng)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朱婕;無錫地區(qū)2012-2014年燒傷患者感染細菌的主要種類和耐藥趨勢及環(huán)境細菌同源性分析[D];蘇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181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41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