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司他丁對膿毒癥患者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烏司他丁對膿毒癥患者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烏司他丁 膿毒癥 氧化應激 JNK/c-Jun
【摘要】:研究背景膿毒癥是有多種感染因素引發(fā)的,以全身性炎癥反應為主的一類嚴重綜合征。膿毒癥、膿毒癥休克是導致危重癥病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幾年對膿毒癥的生理病理機制,以及臨床的診斷治療都有很多相關的探討。然而膿毒癥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仍然是非常高。大量文獻報道氧化應激對膿毒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進程存在重大影響。烏司他丁(UTI)是一類蛋白酶抑制劑(尿液中提取),可以抑制多種蛋白和水解酶的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及信號調節(jié)作用。前期臨床試驗發(fā)現這些藥物能改善膿毒癥病人的治療效果,但其作用尚不明確。目的評估UTI對膿毒癥病患的治療效果,并通過檢測受試者血清中氧化物質的濃度的改變來研究其中的作用機制,在細胞水平進一步探究UTI對脂多糖內毒素(LPS)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的保護作用及其分子作用原理。研究方法(1)將40例符合膿毒癥的診斷標準的納入者,嚴格按照隨機化分配原則歸為對照組(n=20),烏司他丁組(n=20)。并選取10名正常體檢者,為本次實驗的正常組的納入者。對照組給予的治療嚴格按照膿毒癥的診療規(guī)范,烏司他丁組除了采用對照組的基礎治療外另給予靜脈注射烏司他丁10萬U q8h,連用7天。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第4、8天抽取靜脈血,用來檢測血清中的氧化產物丙二醛(MDA),以及用來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物質的變化。正常組在體檢時抽得靜脈血,檢測結果作為本實驗的正常組。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的T(體溫)、RR(心率)、PR(呼吸頻率)、WBC(白細胞計數),并統(tǒng)計患者機械通氣的時間,在ICU的住院時間,以及患者的28d生存率。(2)在臨床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脂多糖誘導體外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lial Cells, HUVECs),構建氧化應激損傷模型,根據脂多糖的濃度梯度實驗和時間梯度實驗,分別選擇10μg/ml的藥物濃度,24h的處理時間定為制作HUVEC氧化應激模型的實驗濃度和實驗時間,針對烏司他丁保護作用的濃度梯度實驗選取100U/ml的濃度當作實驗的有效作用濃度。細胞實驗分為空白對照組、UTI組、LPS組、UTI+LPS組、SP600125+LPS組,UTI+Y60025+LPS組。細胞的存活率的檢測選擇一種常用的方法(MTT方法), MDA、GSH-Px試劑盒檢測MDA、GSH-Px的產生,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檢測SOD、JNK、p-JNK、 c-Jun、p-c-Jun等蛋白的表達,進一步探討UTI對LPS誘導的HUVECs損傷是否存在有效的保護作用。應用LPS誘發(fā)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探討UTI通過JNK/c-Jun信號轉導通路來對抗氧化應激。結果(1)烏司他丁組患者的RR(心率)、PR(呼吸頻率)、T(體溫)、WBC(白細胞計數)、PCT(降鈣素原)、CRP(C反應蛋白)、Lac(乳酸水平)治療后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中的MDA的含量與正常組相比較明顯升高,而血清中的SOD、GSH-Px與正常組相比較明顯降低。UTI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血清中的MDA有所降低,治療后第8天與治療前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SOD較治療前有所升高的,治療后第8天與治療前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GSH-Px較治療前有所升高的,治療后第4天和第8天與治療前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而對照組治療后各過氧化物指標水平無明顯變化,治療前后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前,烏司他丁組和對照組各指標差異無顯著性(p0.05)。開始治療以后第4天,烏司他丁組和對照組各指標有差異,但不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治療開始后第8天兩組病人的各指標之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UTI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天數少于對照組,而28 d生存率出現相反趨勢。(2)在細胞水平,我們發(fā)現LPS刺激后,細胞內的MDA濃度升高,而(GSH Px活力降低,SOD蛋白表達的水平降低,細胞內ROS產生明顯增多。UTI處理后可以明顯逆轉LPS誘導內皮細胞產生的這種效應。UTI可以抑制LPS對內皮細胞刺激引起的JNK/c-Jun的磷酸化。用JNK通路抑制劑SP600125以后,LPS的氧化應激作用明顯減弱,JNK、c-Jun的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減弱,蛋白的表達降低。結論(1)UTI能夠改善膿毒癥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機械通氣的時間,縮短病患在ICU的住院天數,還能夠提高患者28d生存率。作用機制與降低氧化應激損傷有關。(2) 我們的研究結果還顯示,烏司他丁可以明顯抑制脂多糖對臍靜脈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損傷通過抑制JNK/c-Jun通路的磷酸化。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59.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成,虞惠康,羅月娥;注射用烏司他丁[J];中國新藥雜志;2000年02期
2 王地,伍薇,王春友;胰蛋白酶抑制劑烏司他丁在急危重癥中的應用[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0年01期
3 楊靖,魏荷節(jié),白秀燕;烏司他丁治療休克患者21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1年12期
4 曾文紅,白國強;烏司他丁研究進展[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1年01期
5 董濤,周洪美,張銀華,趙存新,耿超;烏司他丁治療急性水腫性胰腺炎34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3年30期
6 陸志熊,洪遠,姚瑜,常超;烏司他丁治療創(chuàng)傷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療效評價[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3年09期
7 段紅永;烏司他丁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4年02期
8 景炳文;;烏司他丁在急危重癥臨床應用的進展[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6年02期
9 梁淑菊;;烏司他丁的臨床應用及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6年06期
10 陳東妹;江潔曙;王珊珊;錢平安;;烏司他丁對老年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多臟器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景炳文;;烏司他丁在急危重癥臨床應用進展[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2 張松松;施賢清;;烏司他丁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性研究[A];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重癥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重癥醫(yī)學診療新進展培訓班論文匯編[C];2013年
3 宋瓊;姚峪嵐;金嫻;許曉春;郭美華;;烏司他丁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的臨床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4 李文華;;烏司他丁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5 周燕萍;史珍英;蔡及明;陳玲;徐志偉;蘇肇伉;;烏司他丁對青紫型先心病手術病人保護作用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樂涵波;張斌杰;張永奎;;體外循環(huán)中烏司他丁對血小板的保護作用[A];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黃萍;李軍;樊理華;連慶泉;;烏司他丁對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帶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陳杰;李文放;;烏司他丁與糖皮質激素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應用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9 陳鵬;祝益民;羅海燕;;烏司他丁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肺保護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2年
10 盧俊英;王育珊;張東;劉德新;;烏司他丁干預治療對PR-MODS防治效果的臨床觀察[A];第三屆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馮友根;蛋白酶抑制劑烏司他丁[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2 維宣 為華;維普:尿液中取“黃金”[N];揚州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昌克勤;大劑量烏司他丁在兔常溫體外循環(huán)中對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姜遠旭;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烏司他丁對脂多糖誘導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王古巖;烏司他丁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病人炎癥反應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毛杰;烏司他丁預處理供體大鼠對供肝冷缺血保存的保護作用[D];蘭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單新;烏司他丁對老年骨折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劉歡;烏司他丁對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程威;烏司他丁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p38 MAPK信號通路作用機制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李春平;烏司他丁對膿毒癥患者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張景春;烏司他丁對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山東大學;2016年
6 林嘉寶;烏司他丁對人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生理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初步探討[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楊飛;烏司他丁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對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療效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8 李佳;直腸癌患者圍術期血液高凝狀態(tài)及烏司他丁干預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9 牛強;蛋白酶抑制劑烏司他丁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保護作用[D];鄭州大學;2010年
10 龐蕓;烏司他丁對老年患者下肢關節(jié)置換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和恢復質量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892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28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