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動作捕捉的人形機器人遙操作動作重定向技術
本文選題:人形機器人 + 遙操作; 參考:《機械設計與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遙操作是機器人研究的重要應用,針對人形機器人開發(fā)了一種機器人遙操作方法,利用基于誤差最優(yōu)化的動作重定向技術將人體動作捕捉數(shù)據(jù)映射到人形機器人模仿人體動作完成遙操作任務,同時能夠在遙操作過程在質(zhì)心調(diào)節(jié)和三點支撐法自動切換保持平衡。該方法已經(jīng)在人形機器人NAO進行驗證,成功的遙操作NAO機器人應用于書法書寫。實驗結(jié)果顯示,人和機器人之間的動作映射保持了良好的運動學匹配和較高的跟蹤精度,同時保證了機器人的平衡。
[Abstract]:Tele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robot research. A robot teleoper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humanoid robot. The motion redir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error optimization is used to map the human motion capture data to the humanoid robot to accomplish the teleoperation task by imitating the human body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balance can be maintained in the center of mass adjustment and three-point support automatic switching during teleoperation. The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in the humanoid robot NAO, and the successful teleoperation NAO robot has been applied to calligraphy writ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tion mapping between human and robot keeps a good kinematics matching and high tracking accuracy, and ensures the robot balance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yè)大學機電學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5413)
【分類號】:TP2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慧潔;新型的人形機器人[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0年04期
2 ;又一種人形機器人問世[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0年04期
3 徐陽;人形機器人[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4 ;能抱起30公斤重物的人形機器人[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7年02期
5 余輝;林勇;;基于網(wǎng)格的仿人形機器人雙目立體視覺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S1期
6 張勇;蘇學軍;;組建人形機器人實驗室,構建新型創(chuàng)新實驗平臺[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8年06期
7 婁保東;毛明禾;陳佳;劉惠強;;類人形機器人制作箱的研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年01期
8 虞漢中;馮雪梅;;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J];機械工程師;2010年07期
9 陳翔;陳勁光;田玎琳;;人形機器人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12年05期
10 苗志全;;教學用人形機器人研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湯哲;孫增圻;羅圓;周長久;;人形機器人步態(tài)的平滑切換[A];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論文集[C];2005年
2 肖南峰;黃素媚;劉慧芳;;第四部分 計算機應用與信息系統(tǒng) 仿人形機器人兩眼協(xié)調(diào)運動控制的實現(xiàn)[A];04'中國企業(yè)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暨中南六省區(qū)自動化學會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楊學聰;中國“人形機器人”北京造[N];北京日報;2007年
2 錢錚;日本人形機器人有望“擔當重任”[N];人民日報;2007年
3 錢錚;日本人形機器人已力可“抱”起“病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4 孟丹;“人形機器人”:印刷業(yè)自動化提高的又一束曙光[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5 楊文利;最新仿人形機器人亮相[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柯顯信;仿人形機器人雙足動態(tài)步行研究[D];上海大學;2005年
2 劉津u&;復雜環(huán)境中的人形機器人行走規(guī)劃[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薛峰;面向室內(nèi)環(huán)境的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控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春號;人形機器人頭部設計與優(yōu)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江鵬;面向空間應用的人形機器人大負載一體化關節(jié)的研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李沁泠;人形機器人設計及步行控制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4 肖超;人形機器人兩自由度球面并聯(lián)仿生踝關節(jié)動力學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5 李志森;3PSS/S并聯(lián)式人形機器人肩關節(jié)機構性能分析與樣機研制[D];燕山大學;2016年
6 蔣凱;人形機器人在復雜環(huán)境下行為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王南;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6年
8 焦鈺;人形機器人下肢機構設計及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9 董方;仿人形機器人頭部的結(jié)構和控制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陶世芳;小型人形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步態(tài)補償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983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09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