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duino的雙模式智能避障小車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
本文選題:Arduino + 智能避障 ; 參考:《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7年21期
【摘要】:針對目前智能避障小車存在障礙物距離測量精度不高,存在探測盲區(qū)的問題,介紹了一種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系統(tǒng)。常見的超聲波避障模塊探測距離遠不易受到干擾,但是反應時間長。紅外測距探測距離近,測量速度快,精度高,但是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利用Arduino作為主控系統(tǒng),采用超聲波測距、紅外測距等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采集系統(tǒng),優(yōu)勢互補,并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算法優(yōu)化,提升小車對環(huán)境的感測精度,有效提高了小車的避障成功率;贏ndroid開源平臺的藍牙串口通信APK,智能小車既可以自動避障,也可以接受人的幫助,進行人工避障,實現(xiàn)了手動和自動雙操作模式,豐富了用戶體驗。實驗證明,該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對障礙物的探測更加精確,可有效實現(xiàn)全方位避障。
[Abstract]:An intelligent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 based on Arduino i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measuring precision of obstacle distance is not high and the blind area is detected in the intelligent obstacle avoidance vehicle. The detection distance of the common 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 module is far from being disturbed, but the reaction time is long. Infrared ranging is very close, fast and accurate, but i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 Using Arduino as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the acquisition system of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such as ultrasonic ranging, infrared ranging and so on, ha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ata algorithm, it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car's sensing to the environment. The success rate of obstacle avoidance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Based on Android open source Bluetooth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the intelligent car can avoid obstacle automatically or accept the help of human. It realizes manual and automatic double operation mode, and enriches the user experie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more accurate in detecting obstacles,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obstacles in all directions.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青海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資助(GK201501008)
【分類號】:TP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耶曉東;;簡易避障機器人的設計[J];儀器儀表用戶;2009年01期
2 ;盲人安全避障儀[J];技術與市場;2009年06期
3 曹瑞青;張莉;;;圖書自動小車避障功能的設計[J];裝備制造技術;2009年07期
4 黃淞;蔣雪峰;張貴冰;楊文杰;;智能語音識別避障機器人的研究與設計[J];科技風;2009年11期
5 程虹霞;駱云志;朱松柏;張春華;;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在無人平臺避障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10年06期
6 pvcbot;;避障小車[J];電子制作;2011年07期
7 梁山;劉娟;鮮曉東;;一種考慮機器人尺寸約束的動態(tài)窗避障方法[J];控制工程;2011年06期
8 劉天軍;毛建秋;支波浩;武謙;朱達杰;段俊杰;;基于“慧魚”創(chuàng)意組合模型的避障機器人的設計與制作[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田國會;王家超;段朋;;病房巡視機器人復雜環(huán)境下的避障技術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S1期
10 馬宏偉;王川偉;;煤礦救援探測機器人轉向及避障機理研究[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世軍;韓立偉;楊宏斌;王力;;基于雷達的無人車路徑規(guī)劃與避障研究[A];2013第一屆中國指揮控制大會論文集[C];2013年
2 丁銳;喻俊志;楊清海;譚民;;基于紅外傳感器的兩棲機器人智能避障控制[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七分冊)[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增刊)][C];2009年
3 徐紅麗;封錫盛;;基于事件反饋監(jiān)控的AUV模糊避障方法研究[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吳倚龍;韋洋;郝衛(wèi)東;;移動機器人導航和避障系統(tǒng)硬件的設計[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王軍;鐘志軍;黃心漢;;兩輪小車避障控制的仿真研究[A];199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呂春峰;朱建平;;Dijkstra算法在移動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和避障中的應用[A];全國煉鋼連鑄過程自動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7 張淼;汪懋華;林建涵;姚嵐;;移動機器人超聲波測距與避障系統(tǒng)的試驗研究[A];農(nóng)業(yè)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與建設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05年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分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胡加齊;墨西哥發(fā)明盲人電子避障裝置[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姚玉峰;8自由度輪式移動操作機避障能力及其運動規(guī)劃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姚立健;茄子收獲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和機械臂避障規(guī)劃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3 范紅;智能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及避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4 李壽濤;基于行為的智能體避障控制以及動態(tài)協(xié)作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遠春;未知環(huán)境下多智能體協(xié)作避障方法的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2 陸薇;基于超聲波傳感器的模糊避障算法仿真[D];河北科技大學;2014年
3 張橋;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在智能車輛避障中的應用[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4 宋露;基于Agent的動態(tài)路徑規(guī)劃[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5 石林煒;基于模糊控制的單舵輪激光導引AGV避障系統(tǒng)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6 康志昊;自動導引小車AGV自適應避障策略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7 王晶晶;室內(nèi)服務機器人定位與局部避障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袁媛;接觸交互式避障機器人的建模與仿真研究[D];南通大學;2015年
9 張超;不確定環(huán)境下啟發(fā)式尋路避障規(guī)劃系統(tǒng)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6年
10 杜道軼;面向通道避障的Mecanum輪式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設計與實現(xiàn)[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703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07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