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自動化論文 >

面向海底光學探測使命的自治水下機器人水平路徑跟隨控制

發(fā)布時間:2018-01-19 04:15

  本文關鍵詞: 控制科學與技術 自治水下機器人 海底光學探測 改進型PID 路徑跟隨 水平推進器 出處:《兵工學報》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利用光學探測設備對海底目標探測與搜索的使命,自治水下機器人(AUV)需具備更精確的航行控制性能,為此提出一種不依賴模型的改進型PID控制算法,通過對增設的左右水平推進器進行控制,以實現(xiàn)AUV低速時水平面的精確航行。將整個控制器分為兩層:內(nèi)層為偏航距離PID控制器,將輸出量轉化為所需偏轉角;外層為航向PID控制器,將內(nèi)層計算結果轉化為航向偏差,對其進行PID計算,輸出為偏轉所需推力和推力矩值。通過對設定探測路線進行路徑跟隨,以反映水平面航行控制精度。通過湖上試驗,得出精確的路徑跟隨航跡,實現(xiàn)了航向角偏差均值為0.09°、航向距離偏差均方差為0.29 m的航行穩(wěn)定控制,驗證了該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Aiming at the mission of using optical detection equipment to detect and search submarine targets,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should have more accurate navigation control performance. For this reason, an improved 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model and controls the left and right horizontal thrusters. The whole controller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the inner layer is the yaw distance PID controller, and the output is converted into the required deflection angle; The outer layer is a heading PID controller. The inner layer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nverted into course deviation, and the PID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output is the required thrust and push torque value of deflection, and the path is followed by setting the detection rout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accuracy of horizontal navigation control,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n the lake, the accurate path following track is obtained, and the mean deviation of course angle is 0.09 擄.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control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 navigation stability control with the mean deviation of course distance deviation being 0.29 m.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基金】:中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CXJJ-16M221)
【分類號】:TP242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利用自治水下機器人(AUV)搭載探測設備完成海底高精度探測和微小目標識別的需求日益強烈,而海底探測手段主要為聲學探測設備。但聲學存在諸多局限性,如聲納成像的像素信息少,近距離探測時易受環(huán)境噪聲和目標背景物的干擾等[1-2]。與聲學探測設備相比,光學設備則具有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鄭榮;馬艷彤;張斌;韓曉軍;安家玉;;基于垂向推進方式的AUV低速近底穩(wěn)定航行[J];機器人;2016年05期

2 陳世利;衛(wèi)民;李一博;張震宇;;基于雙閉環(huán)的矢量推進器的AUV轉向控制方法[J];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2014年06期

3 萬磊;崔士鵬;張國成;曹建;;欠驅動水下機器人航跡跟蹤控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3年02期

4 徐玉如;李彭超;;水下機器人發(fā)展趨勢[J];自然雜志;2011年03期

5 王芳;萬磊;李曄;蘇玉民;徐玉如;;欠驅動AUV的運動控制技術綜述[J];中國造船;2010年02期

6 付江鋒;嚴衛(wèi)生;趙濤;;欠驅動AUV的直線航跡跟蹤控制[J];計算機仿真;2009年10期

7 晏亮;趙琳;程建華;;潛艇操縱運動的舵效仿真研究[J];計算機仿真;2009年07期

8 劉健,于闖,劉愛民;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控制方法研究[J];機器人;2004年01期

9 孫傳東,陳良益,高立民,張建生,盧笛;水的光學特性及其對水下成像的影響[J];應用光學;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永興;楊宇;陳斌;許鳳慧;;第1講 機器人技術及其應用[J];軍事通信技術;2017年02期

2 馬艷彤;鄭榮;韓曉軍;;面向海底光學探測使命的自治水下機器人水平路徑跟隨控制[J];兵工學報;2017年06期

3 白繼嵩;龐永杰;萬磊;張英浩;張強;;基于自適應方法的欠驅動AUV地形跟蹤控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7年06期

4 董會;孔倩倩;溫亞楠;楊宇;;水下目標彩色三維重建方法研究[J];光電技術應用;2017年03期

5 楊澤文;賈鶴鳴;宋文龍;朱傳旭;周佳加;李元;;基于高增益觀測器的AUV水平面軌跡跟蹤控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7年11期

6 黃宇;;基于Vxworks的AUV軟件模塊化設計方法[J];水雷戰(zhàn)與艦船防護;2017年02期

7 胡測;張皓;孫海濤;;模塊化小型水下作業(yè)機器人設計及試驗[J];水雷戰(zhàn)與艦船防護;2017年02期

8 蔡衛(wèi)國;李進;胡畔;皮俊鑫;;水下機器人運動控制仿真研究[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7年03期

9 朱旭芳;馬知遠;潘麗;;一種輕小型智能掃雷機器人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軟件導刊;2017年03期

10 于文浩;趙英;;基于MOOS的AUV通信系統(tǒng)的軟件系統(tǒng)設計[J];中國新通信;2017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俊寶;李碩;李一平;王曉輝;閻述學;;便攜式自主水下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J];機器人;2016年01期

2 孫魯閩;;襟翼舵的開發(fā)利用[J];船舶工程;2015年09期

3 呂欣倍;張鐵棟;王聰;龐永杰;;水下自主航行器舵翼水動力性能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4 龔浩;吳先用;黃宇;李雙杰;;一種矢量推進方式下的AUV數(shù)學建模[J];中國儀器儀表;2015年08期

5 萬磊;張英浩;孫玉山;李岳明;何斌;;基于重構容錯的智能水下機器人定深運動控制[J];兵工學報;2015年04期

6 張利軍;齊雪;趙杰梅;龐永杰;;垂直面欠驅動自治水下機器人定深問題的自適應輸出反饋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2年10期

7 孟威;郭晨;孫富春;劉楊;;欠驅動水面船舶的非線性滑模軌跡跟蹤控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8 蔣辰;靳世久;李一博;徐耀松;黃新敬;;嵌入式ARM在基于以太網(wǎng)的AUV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11年06期

9 畢鳳陽;張嘉鐘;魏英杰;曹偉;;欠驅動AUV的魯棒位置跟蹤控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10 潘存云;郭克希;楊俊;高富東;;水下矢量推進器的動力學分析[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福君,張嵐,王殿君,孟慶鑫;水下機器人的發(fā)展現(xiàn)狀[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2 ;水下機器人[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chǎn)品;2002年03期

3 袁躍東;先河獨開的奠基宏篇[J];科技成果縱橫;2002年04期

4 李一平;水下機器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J];自動化博覽;2002年03期

5 桑恩方 ,龐永杰 ,卞紅雨;水下機器人技術[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3年03期

6 ;封錫盛 水下機器人專家[J];自動化博覽;2003年03期

7 李一平;水下機器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J];自動化博覽;2003年S1期

8 成巍 ,蘇玉民 ,秦再白 ,萬磊 ,徐玉如;一種仿生水下機器人的研究進展[J];船舶工程;2004年01期

9 武建文,李德成;海洋水下機器人電動機分析[J];微特電機;2004年04期

10 彭學倫;水下機器人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玉如;;智能水下機器人技術的展望[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2 桑恩方;;用水下機器人進行堤壩安全隱患檢測[A];泄水建筑物安全及新材料新技術應用論文集[C];2010年

3 王建國;吳恭興;孫玉山;萬磊;龐永杰;;水下機器人容錯控制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4 翟宇毅;劉亮;張瑞勇;羅煥新;;一種新型超小型水下機器人的控制器設計[A];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2009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黃東武;暴景陽;桑金;;水下機器人雙頻識別聲吶系統(tǒng)應用研究[A];第二十一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賴立明;;自治式無纜水下機器人加速度控制[A];1992年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7 徐國華;童劍;段國強;潘小炬;;水下機器人漏水檢測系統(tǒng)研究[A];2004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常文田;孫玉山;毛宇峰;梁霄;;水下機器人模糊自尋優(yōu)控制器的設計[A];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集(一)[C];2005年

9 王波;蘇玉民;于憲釗;;水下機器人操縱運動水動力計算與仿真[A];2008年船舶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中國船舶學術界進入ITTC3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曾文靜;蘇玉民;張鐵棟;;淺述微小型水下機器人的概念設計[A];黑龍江省造船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軍;印度研制水下機器人[N];人民日報;2003年

2 黃建高;天津水下機器人研制成功[N];西部時報;2008年

3 記者 李儼兒 通訊員 吉娜;上海海事大學研發(fā)成功新型水下機器人[N];中國船舶報;2013年

4 記者 李琴;點燃水下機器人產(chǎn)業(yè)化熱情[N];中國船舶報;2013年

5 通訊員 杜興民 記者 沈謙;七0五所成功研制出“水下機器人”[N];陜西日報;2014年

6 吳衛(wèi)平 劉軍;3500米水下機器人研制成功[N];中國水運報;2004年

7 鄭楊;第二臺6000米自治水下機器人通過驗收[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8 劉莉莉 馮源;中國第三次北極科考將使用水下機器人作業(yè)[N];福建科技報;2008年

9 任馨宇 記者 王春;“海龍?zhí)枴?500米水下機器人成功用于深?瓶糩N];科技日報;2009年

10 通訊員 金聲;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竣工[N];中國船舶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立鑫;水下機器人近水面橫遙減搖控制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劉和平;淺水水下機器人設計與控制技術工程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3 高延增;超小型水下機器人關鍵性能提升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林龍信;仿生水下機器人的增強學習控制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王玉甲;水下機器人智能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姜大鵬;多水下機器人協(xié)調(diào)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楊立平;舵槳聯(lián)控式水下機器人容錯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溫秀平;水下機器人特性分析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9 常文君;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多水下機器人協(xié)調(diào)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10 由光鑫;多水下機器人分布式智能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東軍;模塊化水下機器人及其故障診斷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2 崔寅;基于模糊神經(jīng)算法的帶纜遙控水下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段三軍;一種小型開架式水下機器人系統(tǒng)的研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4 胡明茂;開架式水下機器人系統(tǒng)辨識與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5 姚華俊;水下機器人的部件原理探究以及工程運用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6 葉志堅;水下機器人多自由度控制下水動力響應的多重滑移網(wǎng)格技術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7 郭楠;水下機器人3-RRR矢量推進球面并聯(lián)機構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8 李冠男;基于圖論法的多水下機器人編隊控制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9 眭翔;面向海洋工程水下結構檢測的ROV研制及運動控制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10 鄧巖;新型噴水推進式水下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4425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425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b3b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