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松動部件三維動態(tài)跟蹤研究
本文關鍵詞:核電站松動部件三維動態(tài)跟蹤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核電站 松動部件定位 三維顯示 LabVIEW 三維建模 Solidworks
【摘要】:為了保證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核電站松動部件監(jiān)測系統(tǒng)(LPMS)尤為重要。但是目前的核電站監(jiān)測系統(tǒng)都停留在二維顯示監(jiān)測結果,人們無法三維動態(tài)地觀察松動部件在核電站內部的跌落情況。本文結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電站松動部件監(jiān)測系統(tǒng)樣機研究(KYZ193612003)”和“浙江省公益技術社會發(fā)展項目(2012C23017)”,就核電站松動部件跌落過程三維動態(tài)顯示跟蹤進行探討,提出了“核電站松動部件三維動態(tài)跟蹤研究”碩士論文研究課題。第1章:介紹了核電站松動部件三維動態(tài)跟蹤顯示的背景與意義。說明LPMS和三維動態(tài)顯示技術的發(fā)展和研究現狀,引入三維動態(tài)顯示在核電站松動部件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必要性,概括了本文研究背景和內容。第2章:說明曲面實驗目標、實驗內容和實驗數據采集過程,同時介紹鍋爐噪聲信號采集實驗,并對采集各信號進行分析,為曲面定位算法的驗證和比較提供數據。第3章:本章描述了現有的定位算法,通過理論分析比較,采用一種基于CWT(連續(xù)小波變換)的Hilbert(希爾伯特)包絡線時延定位算法。對時延定位方法進行仿真實驗分析,分別進行無噪聲定位和加入噪聲信號定位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基于CWT的Hilbert時延定位算法具有定位精度高、抗噪聲干擾能力強,且定位穩(wěn)定等特點。第4章:使用圖形化編程語言LabVIEW編寫基于小波變換的累積法、基于小波變換均方根法、基于小波變換的Hilbert包絡線法時延定位方法程序,介紹各方法流程。編寫查表定位法定位程序以及實現流程,時延定位方法與查表定位法結合組成核電站松動部件定位分析系統(tǒng)。仿真實驗結果表明,基于CWT的Hilbert包絡線時延定位算法的有效性。第5章:介紹核電站松動部件三維動態(tài)跟蹤仿真系統(tǒng)的軟件結構。對軟件開發(fā)平臺不同應用軟件的選擇和總體設計思想進行分析,確定Solidworks為建立三維模型軟件,Lab VIEW為開發(fā)平臺軟件,總體設計包含功能設計、數據庫設計和界面設計。描述三維建模過程和開發(fā)平臺制作過程,將三維模型導入定位監(jiān)測平臺,集成為核電站松動部件三維動態(tài)跟蹤監(jiān)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做到準確定位的同時,還可以三維實時動態(tài)觀測松動部件跌落網格位置顯示并記錄其跌落過程數據,構成松動部件跌落軌跡,為科學診斷提供依據。第6章:對本文的研究和成果進行總結,同時展望未來的研究前景,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M63;TP2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駿;開發(fā)商用核電站應急柴油發(fā)電機組的體會[J];移動電源與車輛;2000年01期
2 王沛;核電站是安全的[J];農村電工;2004年08期
3 高峰;;日本核電站爆炸有許多問題值得深思[J];中外能源;2011年05期
4 肖顯靜;;核電站決策中的科技專家:技治主義還是誠實代理人?[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保障核電站核安全的措施[J];環(huán)境;2011年12期
6 伍浩松;;俄羅斯監(jiān)管機構公布核電站附加安全評估結果[J];國外核新聞;2012年05期
7 劉吉坤;核電站設計[J];核動力工程;1982年06期
8 葉文;;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簡化核電站審批程序[J];國外核新聞;1982年10期
9 高樹強,李遠錫;核電站的安全問題[J];發(fā)電設備;1990年06期
10 王智新;美國核電站的安全狀況與問題[J];勞動保護;1994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力;;核電站安全性的人的因素研究——安全文化在核能界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2 李曉明;;在役核電站的運行業(yè)績分析及運營技術發(fā)展[A];中國核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趙曉嵐;;集中化核電站營運戰(zhàn)略下質保管理體系整合與復制思考[A];中國核學會核能動力學會核電質量保證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屆年會暨學術報告會論文專集[C];2010年
4 王金平;李磊;張新立;;淺議核電站的防火及其技術手段[A];2010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莉萍;黃桂玲;雷璽;許新;;濱海核電站設計基準洪水分析研究[A];第十六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6 鐘國慶;曾逢春;黃文君;蘇國權;俞亦軍;;核電站控制系統(tǒng)質量保證體系的探討[A];核電建設與浙江先進制造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倪昕瑋;葉馳川;;無線通信技術在核電站工程建設階段的應用[A];2013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倪衛(wèi)沖;;內陸核電站核與輻射安全的航空監(jiān)測[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5冊)[C];2009年
9 陸秀生;李利;;在運核電站技術改進管理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3冊)[C];2009年
10 王天運;任輝啟;張力軍;劉國強;;爆炸地沖擊作用下某核電站安全殼的破壞形式[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朝平;保衛(wèi)核電站:各國有何高招?[N];中國國防報;2008年
2 秋絮;印度核電站危在旦夕[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3 張浩;讓核電站漂起來[N];科技日報;2008年
4 記者 劉華新;德國決定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N];人民日報;2011年
5 記者 盛媛;美國核電之憂再起 四分之三核電站涉氚泄漏[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6 羅來安;伊朗核電站實在難產[N];工人日報;2011年
7 本報駐南聯盟記者 謝戎彬;保加利亞 核電站成入盟難題[N];人民日報;2002年
8 李瞧;難過地震大關 核電站安全警鐘長鳴[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9 何平;透明的紅石頂核電站[N];光明日報;2007年
10 中國CDC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yī)學所研究員 朱昌壽;我國核電站很安全[N];健康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雷翠萍;核與輻射認知和風險溝通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張衡;核電站應激環(huán)境下魯棒感知網絡的多冗余結構優(yōu)化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肖東生;基于核電站安全的組織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何元峰;核電站松動部件的質量估計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鄭華文;核電站松動件定位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6 王芳;基于云架構的風險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7 高慧敏;核電站與抽水蓄能電站的數學建模及聯合運行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8 李曉明;基于RCM的核電站維修優(yōu)化研究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靜;對核電站的安全、選址問題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單麗麗;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反核電站運動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張江艷;基于公眾認知與態(tài)度的核電信息傳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伍鵬;核電站一回路主系統(tǒng)三維仿真模型的研究與應用[D];東南大學;2015年
5 陳彥龍;基于McWiLL技術的核電站無線通信系統(tǒng)設計[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6 余謙;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核電站輻射場三維可視化技術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7 鄭浩;砂土動力本構模型及核電站取水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8 賀斌;核電站蒸汽發(fā)生器上水管路熱分層流動與傳熱機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9 李潤;沿海核電站重要結構材料在常溫環(huán)境中的電化學腐蝕行為[D];機械科學研究總院;2016年
10 吳鳳林;核電站半速汽輪機安裝工藝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220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22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