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項指數和的四次均值
本文選題:三項指數和 切入點:恒等式 出處:《數學進展》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利用三角和恒等式以及剩余系的性質研究了三項指數和的四次均值問題,討論了其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質,同時給出了一些精確的計算公式.
[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using trigonometric and identities and the properties of residue systems, we study the fourth order mean value problem of three exponential sums, discuss its properti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give some exact formulas.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數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11201370,No.11571277)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項目(No.2014KJXX-61)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No.2014JM1007,No.2013JM1017)
【分類號】:O1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建榮;評“理想指數”的虛構性[J];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89年04期
2 來成;指數,現代生活的風向標[J];數據;2005年06期
3 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J];統計教育;2006年01期
4 胡振華;吳華;;滬深300指數的實證研究[J];金融經濟;2006年08期
5 郭國峰;鄭召鋒;;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應用效果檢驗與改進[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年10期
6 唐慶銀 ,徐青;簡評指數理論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J];財經研究;1989年01期
7 陳光潮;指數定義質疑[J];統計與決策;1992年03期
8 池潔如;關于拉氏指數和帕氏指數的偏誤問題的討論[J];天津商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9 王健真;對資產階級指數“理論”的批判[J];統計工作通訊;1955年11期
10 王彬;指數理論與實踐之現狀[J];蘭州商學院學報;1989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濤;應益榮;;股指期貨標的指數選擇及風險控制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不確定系統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袁煒罡;關于圖的幾種指數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趙勇;中國指數基金績效與風險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3 李儉富;基于我國證券市場的指數跟蹤管理方法及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4 王婷婷;關于指數和的加權均值及其應用[D];西北大學;2014年
5 劉奎;一類Zeta函數的均值與含有尖形式傅立葉系數的的指數和估計[D];山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萬梅;三項指數和與廣義三項指數和的四次均值[D];西北大學;2016年
2 陳慧;關于廣義二項指數和及Lehmer數集上的特征和[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3 李廈;滬深兩市開放式指數基金績效實證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4 吳媛廠;指數跟蹤的模型方法和實證分析[D];山東大學;2013年
5 張文;指數復制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慧敏;構建中國金融條件指數[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7 張帆;優(yōu)化指數基金實證研究:動態(tài)構建增強型指數基金[D];廈門大學;2007年
8 鄭金璐;背景風險下指數復制的混合規(guī)劃算法[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馬文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我國指數基金綜合評價[D];中南大學;2007年
10 張曉峰;我國滬深300指數期貨周內效應及策略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650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yysx/166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