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性能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性能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并聯(lián)機構 位置分析 運動學 靜力學
【摘要】:本文提出一種基于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此機構作為激光測量臺具有行程大、精度高、運動慣性小等優(yōu)點,完全滿足高精度激光測量所需。闡述激光測量臺的結構特點,對該機構進行自由度分析,同時進行位置分析得出位置反解表達式,通過一種代數消元法求解位置正解。結合約束條件和位置反解,繪制該機構的三維工作空間圖,得到末端參考點在X軸、Y軸、Z軸的大致工作范圍。論述影響系數理論,對激光測量臺進行運動學分析,運用矢量求導法求解表明機構速度傳遞關系的速度雅克比矩陣,并且基于影響系數理論推導機構的一階及二階影響系數矩陣。給動平臺施加速度及加速度函數,利用推導出的速度、加速度映射矩陣,通過Matlab仿真六個轉動驅動的角速度、角加速度變化曲線。采用拆桿法分析動平臺、靜平臺、主動桿、從動桿的受力情況,可以得到激光測量臺的靜力學全解,分別根據構件矢量法和虛功原理研究力雅克比矩陣。在虛功原理推導出的力雅克比矩陣的基礎上定義機構的承載能力評價指標,借助Matlab進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所推導的力雅克比矩陣能夠揭示結構參數與機構承載能力的關系,并且能夠證明本文提出的激光測量臺,靜力學性能較優(yōu)。
【關鍵詞】:并聯(lián)機構 位置分析 運動學 靜力學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H112;TH744.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緒論9-18
- 1.1 概述9-14
- 1.1.1 并聯(lián)機構的發(fā)展歷程9-10
- 1.1.2 并聯(lián)機構的特點10-11
- 1.1.3 并聯(lián)機構的應用11-13
- 1.1.4 并聯(lián)機構的分類13-14
- 1.2 并聯(lián)機構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 微定位平臺研究現(xiàn)狀16-17
- 1.4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17-18
- 第2章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位置分析18-28
- 2.1 概述18
- 2.2 并聯(lián)機構的基本概念介紹18-19
- 2.3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結構描述及坐標系建立19-20
- 2.3.1 結構描述19-20
- 2.3.2 坐標系建立20
- 2.4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自由度分析20-21
- 2.5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位置分析21-26
- 2.5.1 位置反解21-23
- 2.5.2 位置正解23-26
- 2.6 位置反解算例26-27
- 2.7 本章小結27-28
- 第3章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工作空間分析28-36
- 3.1 概述28
- 3.2 影響并聯(lián)機構工作空間的因素28-33
- 3.2.1 電機轉角約束29
- 3.2.2 驅動連桿的長度約束29
- 3.2.3 運動副轉角約束29-31
- 3.2.4 連桿運動干涉約束31-33
- 3.3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工作空間的確定33-35
- 3.4 本章小結35-36
- 第4章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運動學分析36-51
- 4.1 概述36
- 4.2 并聯(lián)機構運動影響系數理論36-43
- 4.2.1 一階影響系數36-39
- 4.2.2 二階影響系數39-43
- 4.3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的運動傳遞矩陣43-47
- 4.3.1 速度雅可比矩陣43-44
- 4.3.2 二階影響系數矩陣44-47
- 4.4 數值算例47-49
- 4.5 本章小結49-51
- 第5章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靜力學分析51-65
- 5.1 概述51
- 5.2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靜力學全解51-55
- 5.2.1 動平臺受力分析52-53
- 5.2.2 從動桿受力分析53-54
- 5.2.3 主動桿受力分析54
- 5.2.4 靜平臺受力分析54-55
- 5.3 基于 6-RUS并聯(lián)機構的激光測量臺力雅克比矩陣及靜力學性能評價55-63
- 5.3.1 基于構建矢量法的力雅克比矩陣55-60
- 5.3.2 基于虛功原理的力雅克比矩陣60
- 5.3.3 靜力學性能評價60-63
- 5.5 結構參數優(yōu)化63-64
- 5.6 本章小結64-65
- 結論65-66
- 參考文獻66-7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71-72
- 致謝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亞青,劉雄偉;繩牽引并聯(lián)機構的研究概況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機械工程;2003年09期
2 郭瑞琴;;并聯(lián)機構運動分岔與穩(wěn)定性分析[J];機械傳動;2008年02期
3 ;第三屆并聯(lián)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4期
4 ;第三屆并聯(lián)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6期
5 ;第三屆并聯(lián)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8期
6 ;第三屆并聯(lián)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7期
7 鄧嘉鳴;尹洪波;沈惠平;李菊;楊廷力;;基于方位特征集的兩轉動(0T-2R)并聯(lián)機構的型綜合及其應用[J];中國機械工程;2013年24期
8 李鷺揚,吳洪濤;并聯(lián)機構正運動學一維搜索法[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9 楊光,文福安,魏世民;用于并聯(lián)機構位置正解的座標法[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1年03期
10 周兵,楊汝清;3自由度平動并聯(lián)機構結構參數的優(yōu)化[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軍輝;黃玉美;高峰;;抓取機器人的并聯(lián)機構剛度解析[A];制造技術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楊東超;楊向東;劉莉;陳懇;;并聯(lián)機構的可驅動性研究[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義鳳;姚郁;;六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驅動速度性能優(yōu)化設計[A];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6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孟飛;;極限邊界搜索實現(xiàn)的并聯(lián)機構工作空間分析[A];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五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5 范彩霞;劉宏昭;;雙驅動五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型綜合[A];第9屆中國機構與機器科學應用國際會議(CCAMMS 2011)暨中國輕工機械協(xié)會科技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董培濤;吳學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工作空間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紀的生產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紀的生產工程”學術會議暨企業(yè)生產工程與產品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劉治志;羅玉峰;石志新;楊廷力;;一種平面三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動力學分析的序單開鏈法[A];第十一屆全國非線性振動學術會議暨第八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榮輝;丁洪生;張同莊;;一種空間三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的震動力平衡[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王昕;李澤湘;;冗余驅動并聯(lián)機構的運動控制分析與應用[A];第二十二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下)[C];2003年
10 宋方臻;宋波;;平面并聯(lián)機構與磁懸浮控制電主軸耦合系統(tǒng)的瞬態(tài)響應分析[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A卷[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秉毅;閉環(huán)和并聯(lián)機構拓撲胚圖理論與應用[D];燕山大學;2015年
2 邵杰杰;浸沒流場縫隙控制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丁建;六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精度分析及其綜合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徐東濤;基于動力學分析的改進型Delta并聯(lián)機構運動可靠性建模技術[D];東北大學;2015年
5 紀志飛;3-SPS張拉整體并聯(lián)機構的構型綜合與運動性能分析及能量采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曹文熬;空間多環(huán)耦合機構數字化構型綜合理論[D];燕山大學;2014年
7 葉偉;一類可重構并聯(lián)機構的結構設計方法與運動學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8 汪從哲;多轉動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的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與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9 張秀禮;一類含復合驅動及約束分支少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10 張普;面向操作順應性的鍛造模擬器設計與評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世培;并聯(lián)機構的人機交互式裝配實現(xiàn)及運動性能自動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2 何勇;面向車載設備的多維激振平臺系統(tǒng)研制[D];燕山大學;2015年
3 郭萌萌;重力作用下被動過約束并聯(lián)機構受力與虛擬仿真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4 盧芹芹;三維平移并聯(lián)機構型綜合與性能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5 蘇永林;基于解耦并聯(lián)機構的推拿機器人設計與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6 楊超;直線驅動的球面并聯(lián)機構控制技術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7 宮玉鳳;一種一轉四移驅動五自由度并聯(lián)機器人的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8 周莎莎;少自由度過約束并聯(lián)機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9 吳靜;被動鉸為球鉸的二自由度平移并聯(lián)機構的分析與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10 程銳;基于螺旋理論的3-CRP_(4R)RR并聯(lián)機構的奇異性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471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54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