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探針自動逼近及三維測量方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建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H742
【圖文】:
1.1.2課題研宄的意義逡逑隨著1C、MEMS、NEMS、超精密加工等重要前沿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微納米尺度結構逡逑的三維測量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以微電子產(chǎn)業(yè)為例,其工藝流程如圖1.1所示,逡逑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1C)的加工尺寸己進入納米尺度,加工形成的3D形態(tài)如關鍵尺寸CD逡逑和各項參數(shù)(如線邊緣粗糙度LER、線寬粗糙度LWR等)對1C芯片電氣性能的影響越逡逑來越大,同時其樣品的參數(shù)也很難獲取,如圖1.2所示精確測量與控制1C的3D結構形態(tài)逡逑已成為提升1C芯片性能和質(zhì)量的關鍵[11_12]。逡逑晶圓邐光刻邐檢涵邐檢p>邐其他工藝邐測試封裝逡逑__邋_邋___邐|邐邋1邋I逡逑|丨袞面檢測邐j邋(邋-邋-T邐^邐!邐^邋p邋-邋-邋I邐?邋J邋灰絕。悾椋赍澹赍义?邐2邋—邋^""^1邐|邋I邋O)檢測邋I邋|邐l邋[邐;邐|邋J邐J逡逑j邋m邋i邋j邋-x邋;邋;r^n邋?邋t*.邋!逡逑NLA.。蓿
邐3逡逑響,其三維形貌測量更是難點技術問[13_14]。實現(xiàn)MEMS結構的微納三維形態(tài)精密測量已逡逑經(jīng)成為了邋MEMS設計、仿真、制造及質(zhì)量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5_17],如圖1.3所示。逡逑■逡逑圖1.3利用掃描探針技術實現(xiàn)MEMS形貌檢測逡逑Fig.l邋.3邋Measurement邋of邋MEMS邋Morphology邋Using邋Scanning邋Probe邋Technology逡逑iy逡逑在超精密加工方面,天然金剛石刀具是進行超精密切削加工的重要工具,而if具刃逡逑口鋒利度對加工表面質(zhì)量有著重要影響,如圖1.4所示。目前金剛石刀具刃口半徑往往在逡逑10-lOOnm之間,而測量精度在5-lOnm之間才能滿足當今金剛石刀具刃磨技術對刃口半徑逡逑檢測的需求。因而,實現(xiàn)微納米3D結構形態(tài)測量對各個元件制造業(yè)具有重要意義。在超逡逑精密加工方面,天然金剛石刀具是進行超精密切削加工的重要工具,而刀具刃口鋒利度逡逑對加工表面質(zhì)量有著重要影響[181。目前金剛石刀具刃門半徑往往在10-lOOnm之間,而測逡逑量精度在5-lOnm之間才能滿足當今金剛石刀具刃磨技術對刃口半徑檢測的需求[19■。實逡逑現(xiàn)金剛石刀具納米級刃口的高精度三維測量對超精密加丨:技術的發(fā)展具符重要意義[21]。逡逑m逡逑(a)天然金剛石刀具逡逑(a)邋Natural邋diamond邋tools逡逑
(b)金剛石刀具形貌逡逑(b)邋Diamond邋tool邋shape逡逑圖1.4利用掃描探針技術實現(xiàn)金剛石刀具刃口形貌檢測逡逑Fig.1.4邋Using邋the邋Scanning邋Probe邋Technology邋to邋Realize邋the邋Edge邋Detection邋of邋Diamond邋Tool邋Edge逡逑1.2國內(nèi)外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逡逑目前,在IC、MEMS和超精密加工等領域主要檢測設備有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逡逑微鏡(SEM)。其中,光學顯微鏡存在觀測分辨率受限問題,SEM存在微結構電子束損逡逑傷等問題,而且上述兩類檢測設備均無法實現(xiàn)3D觀測[22]。目前可以實現(xiàn)微納米尺度3D逡逑觀測的唯一手段是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但需要對樣品進行破壞性加工才能進行觀逡逑測,而且TEM使用成本昂貴,難以滿足微納米制造技術的發(fā)展需求。逡逑SPM可以實現(xiàn)納米尺度的3D測量,但受到探針形貌和掃描機理限制,目前普通掃逡逑描探針顯微技術只能完成2維或2.5維的測量,目前僅有德國Bruker公司生產(chǎn)的Insight逡逑3DAFM和韓國Park公司生產(chǎn)的XE-3DM邋AFM能夠用于1C工業(yè)納米刻線的三維檢測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楚廣生;;基于圖像處理的自動調(diào)光系統(tǒng)[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5年12期
2 胡小唐;李凱凱;徐臨燕;胡曉東;吳森;;CD-AFM掃描圖像的三維拼接方法[J];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2015年03期
3 韓江;江本赤;夏鏈;李大柱;;基于輪廓關鍵點的B樣條曲線擬合算法[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2015年04期
4 王棟;于鵬;周磊;劉柱;董再勵;;基于梯形算子的AFM驅(qū)動器非對稱遲滯性校正[J];儀器儀表學報;2015年01期
5 張來線;孫華燕;郭惠超;范有臣;;基于圖像灰度梯度最大值累加的自動調(diào)焦算法[J];光子學報;2013年05期
6 吳森;陳慶超;張超;傅星;胡曉東;胡小唐;;基于彎曲法的AFM微懸臂梁彈性常數(shù)標定技術[J];儀器儀表學報;2012年11期
7 侯靜;吳成東;劉連慶;王志東;董再勵;;基于AFM推動的納米粒子運動學模型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1年08期
8 李洪波;趙學增;趙維謙;;基于等效面積法的線寬及線寬粗糙度測量[J];計量學報;2011年01期
9 孫浩明;王志紅;曾慧中;古曦;;掃描探針顯微鏡針尖電容的測量與應用[J];電子測量技術;2009年02期
10 王增波;彭仁忠;宮兆剛;;B樣條曲線生成原理及實現(xiàn)[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寧;納米尺度半導體刻線邊緣粗糙度測量與表征方法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靜怡;基于視覺檢測的原子力顯微鏡探針自動定位技術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6年
2 李抵非;基于分段式策略的圖像自動聚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646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76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