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Linux的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測控軟件設計
本文關鍵詞:基于ARM-Linux的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測控軟件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為了使現(xiàn)有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徹底脫離上位機的控制而實現(xiàn)獨立工作的能力,提出了基于ARM-Linux的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的設計方案。從而野外工作不再需要攜帶筆記本電腦和PDA,也可以進行數(shù)據的分析和處理,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便攜。本文主要實現(xiàn)基于ARM-Linux的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測控軟件的開發(fā)設計。將Linux操作系統(tǒng)移植到目標板,使儀器自身帶有操作系統(tǒng),具有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的能力,從而能夠獨立工作。分別實現(xiàn)了小鍵盤、AD7715和四相步進電機的驅動,利用Linux內核對USB設備的支持實現(xiàn)了U盤和鼠標的配置。采用QT用戶圖形庫編寫圖譜顯示界面程序,實現(xiàn)測控軟件的數(shù)據計算、處理和顯示的功能;使用QTE技術,借助QTOPIA完成圖譜掃描界面的移植。 通過調試,基于ARM-Linux的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測控軟件實現(xiàn)了步進電機驅動控制、數(shù)據采集、存儲、計算、顯示等功能,并為進一步開發(fā)基于ARM-Linux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器的測量分析軟件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近紅外 ARM-Linux QTE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TH744.1
【目錄】:
- 提要4-8
- 第一章 緒論8-15
- 1.1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簡介8-9
- 1.1.1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原理8-9
- 1.1.2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應用領域9
- 1.2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及研究狀況9-11
- 1.2.1 近紅外分析技術在國外的研究現(xiàn)狀9-10
- 1.2.2 近紅外分析技術在國內的研究現(xiàn)狀10-11
- 1.3 嵌入式ARM-LINUX 的簡介11-13
- 1.3.1 Linux 系統(tǒng)的發(fā)展11-12
- 1.3.2 ARM 微處理器的介紹12-13
- 1.4 課題的研究意義及研究內容13-15
- 1.4.1 研究意義13
- 1.4.2 課題要求13-14
- 1.4.3 研究內容14-15
- 第二章 方案設計15-21
- 2.1 ARM-LINUX 系統(tǒng)設計開發(fā)過程15-16
- 2.2 系統(tǒng)的硬件平臺16-17
- 2.3 軟件開發(fā)方案17-21
- 2.3.1 軟件開發(fā)平臺的選擇17-19
- 2.3.2 系統(tǒng)的用戶設備19
- 2.3.3 用戶應用程序設計方案19-21
- 第三章 嵌入式LINUX 系統(tǒng)的啟動和移植21-27
- 3.1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組成21-24
- 3.1.1 Linux 系統(tǒng)的啟動代碼22-23
- 3.1.2 Linux 內核代碼23
- 3.1.3 文件系統(tǒng)23-24
- 3.2 系統(tǒng)移植24-27
- 3.2.1 交叉編譯工具鏈24-25
- 3.2.2 Linux 系統(tǒng)的編譯和移植25-27
- 第四章 LINUX 系統(tǒng)設備驅動程序27-46
- 4.1 LINUX 設備驅動程序的概況27-30
- 4.1.1 設備驅動程序的分類27-28
- 4.1.2 設備驅動程序的主要組成成員28
- 4.1.3 設備驅動程序的加載28-30
- 4.2 LINUX 串口和USB 設備驅動程序30-32
- 4.2.1 串口驅動程序31
- 4.2.2 USB 驅動程序31-32
- 4.3 LINUX 系統(tǒng)的IIC 總線驅動32-39
- 4.3.1 IIC 總線的概述32-33
- 4.3.2 IIC 總線數(shù)據傳輸格式33-34
- 4.3.3 嵌入式微處理器上的IIC34-35
- 4.3.4 Linux 的IIC 驅動結構35
- 4.3.5 S3C2410 上的IIC 總線驅動程序35-38
- 4.3.6 IIC 總線驅動程序測試38-39
- 4.4 LINUX 系統(tǒng)SPI 驅動程序的設計39-44
- 4.4.1 S3C2410 的SPI 簡介40-41
- 4.4.2 SPI 驅動程序設計41-43
- 4.4.3 SPI 總線驅動程序測試43-44
- 4.5 步進電機驅動程序44-46
- 第五章 用戶應用程序的開發(fā)46-58
- 5.1 QT 用戶界面類庫46-50
- 5.1.1 Qt 用戶界面類庫的功能46-47
- 5.1.2 Qt 庫窗口部件47-48
- 5.1.3 信號和槽48-49
- 5.1.4 元對象編譯器49-50
- 5.2 系統(tǒng)應用程序的設計50-58
- 5.2.1 用戶界面的設計50-51
- 5.2.2 應用程序對話框的實現(xiàn)51-58
- 第六章 QTE 圖形界面開發(fā)58-68
- 6.1 QT/EMBEDDED 介紹58-59
- 6.2 QT/EMBEDDED 的技術分析59-60
- 6.3 嵌入式LINUX 圖形界面的移植60-68
- 6.3.1 Qt/Embedded 在宿機的移植60-63
- 6.3.2 ARM 目標板上QTE 環(huán)境的搭建63-64
- 6.3.3 添加用戶應用程序64-68
- 第七章 測試結果68-74
- 7.1 系統(tǒng)應用界面測試68-69
- 7.2 系統(tǒng)性能測試69-74
- 第八章 全文總結74-75
- 參考文獻75-78
- 摘要78-80
- Abstract80-82
- 致謝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徐圣奇;董長哲;劉偉偉;母國光;;一種基于空芯光子晶體光纖的氣體檢測裝置研究[J];航天返回與遙感;2011年04期
2 時志洋;王旭盛;張華;;黑色顏料品種及摻量對涂料太陽能反射比的影響[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6期
3 管維新;吳曙笛;管曄;;近紅外煤質多組分實時分析儀研發(fā)和應用[J];熱力發(fā)電;2011年06期
4 田呈蓮;;歐洲南方天文臺百強圖片(四)[J];飛碟探索;2011年03期
5 趙建果;趙阿可;謝二慶;張偉英;劉照軍;;退火溫度對Eu~(3+)摻雜TiO_2-SiO_2復合薄膜的發(fā)光影響[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11年04期
6 譚衢霖;STEVE Johansen;;基于像元和對象分類的城區(qū)植被高分辨率遙感制圖比較研究[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1年03期
7 蔣曉瑜;王超;汪熙;;多光譜共孔徑成像自動聚焦系統(tǒng)研究[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馮博宇;;自然火災遙感監(jiān)測研究進展[J];科技傳播;2011年14期
9 劉兆棟;陳磊;韓志剛;嚴慶偉;朱日宏;;斜入射干涉檢測大口徑碳化硅平面反射鏡[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7期
10 陳明華;閻建平;;發(fā)射藥燃燒光譜測試技術[J];光電技術應用;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段焰青;;煙樣水分含量對其常規(guī)化學成分近紅外測定的影響[A];中國煙草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杜亞平;徐冰;付濤;蔡苗;李峰;張燕;王強斌;;單分散近紅外Ag_2S量子點的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王麗;王小如;;澤瀉與窄葉澤瀉樣本近紅外光譜聚類分析[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五屆年會暨第四屆東西方食品業(yè)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周寧;尹球;張鳳麗;朱迅;;服裝面料光譜特征初探[A];成像光譜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丁東;趙振武;崔繼承;唐玉國;;葡萄糖粉末近紅外光譜的測量[A];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段民孝;王元東;郭景倫;邢錦豐;滕海濤;趙久然;;近紅外分析技術在玉米品質育種中的應用研究[A];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沈珍;徐海軍;吳迪;薛兆歷;;卟啉衍生物的結構修飾與光譜性質[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8 史素青;聶俊;;溫度對可見光齒科光固化樹脂轉化率的影響[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束茹欣;張建平;;應用近紅外技術進行卷煙真?zhèn)舞b別的研究[A];上海煙草系統(tǒng)2001年度學術論文選編[C];2001年
10 賴燕華;倪永年;;小波變換近紅外光譜結合LS-SVM用于中藥產地鑒別[A];第十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實習生 向嵐;近紅外綠色分析技術問世[N];科技日報;2000年
2 衛(wèi)躍川;艾防用藥質量保障系統(tǒng)課題研究啟動[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3 張征益;桂林利用近紅外光譜鑒別中藥[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4 翁麗娜;中國地調局再辦找礦培訓班[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5 宏新;近紅外塑料發(fā)光二極管研究新進展[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6 特約記者 馬誼東;我國首個近紅外原油快速評價系統(tǒng)運行[N];中國石油報;2010年
7 湯振寧;寧波北侖區(qū)局為品牌藥建立近紅外鑒別模型[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8 史春香 楊悅武 郭祝元;近紅外光譜用于中藥質控前景廣闊[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記者 張茜 通訊員 周宗善;全國首批藥品快檢車亮相宜昌[N];三峽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劉正午;打假,需要政企合作[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魏良明;普通玉米籽粒品質性狀的遺傳及其近紅外測定方法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3年
2 黃嵐;近紅外組織氧絕對量檢測的研究及應用[D];清華大學;2004年
3 蘆永軍;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及其在人參成份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丁東;近紅外光譜技術及其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5 李慶波;近紅外光譜分析中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6 劉應良;一些光電功能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D];鄭州大學;2006年
7 孔源;肉雞糞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預測方法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岳正波;水生植物的瘤胃微生物轉化[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9 吳建國;作物種子品質研究中近紅外光譜分析模型的創(chuàng)建和應用[D];浙江大學;2004年
10 白琪林;青貯玉米秸稈品質性狀遺傳及其近紅外測定方法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謝新華;稻米中直鏈淀粉和蛋白質含量的近紅外透射光譜預測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2 李延升;反射近紅外輻射涂料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3 盧寶紅;普通玉米品質性狀的遺傳變異與相關及近紅外測定方法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謝錦春;近紅外單籽粒稻谷品質無損測定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5 江益;聲光可調濾波器光譜成像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伍昌;圖像處理、識別技術在乳腺近紅外圖像診斷分析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7 陳民森;近紅外光譜扣除背景誤差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8 王民生;硅基鍺量子點近紅外探測器的研究和改進[D];清華大學;2005年
9 李宏;應用近紅外光譜法(NIRS)預測綿羊日糧的營養(yǎng)狀況[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10 崔建峰;新型污水油份在線檢測方法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ARM-Linux的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測控軟件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53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5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