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情緒誘發(fā)的腦電信號同步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視聽情緒誘發(fā)的腦電信號同步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視聽情緒 腦電信號 小波變換 Hilbert變換 相位同步指數
【摘要】:為探究視聽感知愉快、憤怒、悲傷、驚訝、厭惡、恐懼6種情緒時,不同腦區(qū)之間的腦電同步現象,本文設計了視聽情緒誘發(fā)實驗范式,利用Neuroscan 40導聯腦電放大器采集腦電信號,采用AR模型以及相干平均去除基線漂移和自發(fā)腦電干擾,小波變換進行腦電特征提取,Hilbert變換獲得腦電特征信號的瞬時相位,使用相位同步指數分析腦電活動的同步性.實驗結果表明:Hilbert變換得到的相位同步指數能夠較好地反映腦電的同步活動,為"大腦半球效價假說"提供了有效的依據.此外,在視聽感知愉快情緒時,大腦皮層視覺區(qū)域占據主導作用,而感知悲傷情緒時,大腦皮層聽覺區(qū)域占據主導作用.該研究可以被應用于大腦情緒認知和仿生機器人中.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關鍵詞】: 視聽情緒 腦電信號 小波變換 Hilbert變換 相位同步指數
【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J1103210)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3011016-2) 山西省回國留學人員科研資助項目(2014-010)
【分類號】:R318;TN911.6
【正文快照】: 0 引 言情緒是綜合了人腦對內部或外部刺激的感覺,并伴隨著認知和意識的一種心理活動,是由語言、生理、行為和神經機制互相協調的一組反應.對情緒的研究已經得到科學家廣泛關注,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語音、動作以及生理信號.國外對基于生理信號的情感識別研究已有很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季忠,秦樹人;時頻測試方法在腦電信號分析中的應用[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11期
2 黃靜霞,許慰玲,沈民奮;基于小波包分解的不同狀態(tài)下腦電信號分析[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4年01期
3 劉大路,江朝暉,馮煥清,王聰;基于腦電信號時空分布信息的思維特征研究[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4年02期
4 許崇濤,沈民奮,李慧,朱國平;雙譜分析方法在腦電信號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4年03期
5 陳香,楊基海,葉xC,何為,梁政,馮煥清;基于不同特征參數的腦電信號分類[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4年04期
6 湯曉軍,宋卓,楊卓,張濤;雙任務事件中腦電信號的熵計算(英文)[J];生物物理學報;2005年05期
7 陳香;楊基海;葉xC;梁政;何為;馮煥清;;高頻成分在思維作業(yè)腦電信號分類中的應用[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5年06期
8 李婷,邱天爽,牛杰;獨立分量分析在腦電信號處理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5年03期
9 陳永華;朱林劍;包海濤;孫守林;;一種新型腦電信號的采集方法和應用[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6年03期
10 許濤;朱林劍;包海濤;;基于思維腦電信號的假手的研究[J];醫(yī)療保健器具;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裕清;粱平;郭付清;張登攀;;腦電信號診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2 朱林劍;包海濤;孫守林;梁豐;;新型腦電信號采集方法與應用研究[A];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術論文集(第2卷)[C];2005年
3 許濤;朱林劍;包海濤;;基于思維腦電信號的假手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李愛新;孫鐵;郭炎峰;;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腦電信號模式分類[A];自動化技術與冶金流程節(jié)能減排——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童珊;黃華;陳槐卿;;混沌理論在腦電信號分析中的應用[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6 李凌;曾慶寧;堯德中;;利用兩級抗交叉串擾自適應濾波器提取誘發(fā)腦電信號[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葛家怡;周鵬;王明時;;睡眠腦電信號樣本熵的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8 李麗君;黃思娟;吳效明;熊冬生;;基于運動想象的腦電信號特征提取與分類[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yī)療儀器分會2010兩岸四地生物醫(yī)學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葛家怡;周鵬;王明時;;睡眠腦電信號樣本熵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魏彬;賈存良;;腦電信號預處理電路的設計[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yī)療儀器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yī)療儀器分會第三屆第三次理事會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宏;普適化腦電信息感知關鍵問題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吳玉鵬;AR譜在皮層癇樣腦電信號分析應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吳畏;基于統(tǒng)計建模的多導聯腦電信號時空建模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4 周群;腦電信號同步:方法及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趙麗;基于腦電信號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李春勝;腦電信號混沌特性的研究與應用[D];東北大學;2011年
7 歐陽高翔;癲癇腦電信號的非線性特征識別與分析[D];燕山大學;2010年
8 繆曉波;基于腦電信號的認知動力學系統(tǒng)研究——線性/非線性方法及動態(tài)時—頻—空分析[D];重慶大學;2004年
9 陳東偉;非線性動力學、因果腦網絡與聚類穩(wěn)定性在腦電信號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10 葛家怡;睡眠分期及低頻磁場睡眠誘導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堅;獨立分量分析在腦電信號處理中的應用[D];長安大學;2009年
2 涂建成;腦電信號控制智能輪椅的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朱家富;高頻腦電信號的非線性動力學參數分析[D];重慶大學;2004年
4 李婷;獨立分量分析及其在腦電信號噪聲分離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5 韓偉;睡眠腦電信號的分析與處理方法[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6 何付志;獨立分量分析在腦電信號分析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5年
7 孔繁偉;基于小波變換的腦電信號處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8 陳永華;腦電信號采集方法及其在假肢中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李亞品;基于諧波小波變換的腦電信號分析與特征提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馬穎穎;腦電信號的特征提取及睡眠分期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127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81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