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0GHz無線通信的波束搜索算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9 15:32
隨著移動業(yè)務的需求和移動設備的數(shù)量不斷增長,低頻段無線通信難以擔負重任。毫米波通信成為無線通信的研究熱點。6020GHz頻段頻譜資源豐富、免許可,因而受到業(yè)界廣泛的關注[1]。6020GHz頻段具有高路徑損耗的特性,使得波束成形技術(Beamforming,BF)成為其補償路徑損耗的必然措施[2,3]。然而波束成形的方向性使得波束之間輕微的未對準就有可能導致無線鏈路中斷。因此,本文主要研究60GHz無線通信中的波束搜索和無線鏈路的中斷恢復問題。針對波束搜索中存在的搜索次數(shù)過高的問題,研究了移動環(huán)境下波束搜索前后可用于恢復無線鏈路的可用波束的分布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無線鏈路中斷后,可用波束很大概率上分布在無線鏈路中斷前的波束附近。本文利用可用波束的分布概率,設置波束搜索的優(yōu)先順序,制定概率優(yōu)先的波束搜索策略,通過該搜索策略可以快速地搜索到可用波束并恢復無線鏈路。此外,文章采用射線追蹤的方法仿真建模,從碼本設計方案、陣元數(shù)量和無線通信環(huán)境等多個角度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在簡單的室內環(huán)境中,該波束搜索策略具有較高的波束搜索效率,在復雜環(huán)境下,由于障礙物...
【文章來源】: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表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60GHz毫米波通信發(fā)展現(xiàn)狀
1.2.2 60GHz波束搜索研究現(xiàn)狀
1.3 論文結構安排
第2章 60GHz波束搜索與仿真實驗的相關理論基礎
2.1 60GHz特性分析
2.2 波束成形
2.2.1 陣列天線
2.2.2 碼本設計
2.3 波束搜索
2.3.1 波束搜索模式
2.3.2 波束搜索流程
2.3.3 波束搜索訓練幀
2.4 射線追蹤
2.4.1 鏡像法原理
2.4.2 虛擬鏡像源樹
2.4.3 無線信號的折射和反射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概率優(yōu)先的波束搜索研究
3.1 系統(tǒng)模型
3.1.1 天線系統(tǒng)模型
3.1.2 信道模型
3.1.3 仿真平臺
3.2 移動場景下的波束搜索研究
3.2.1 實驗設計
3.2.2 實驗結果與分析
3.3 概率優(yōu)先的波束搜索策略
3.4 實驗仿真與結果分析
3.4.1 典型實驗環(huán)境波束搜索分析
3.4.2 波束搜索主要影響因素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研究
4.1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
4.1.1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過程
4.1.2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相關參數(shù)分析
4.2 實驗仿真與結果分析
4.2.1 參數(shù)設置
4.2.2 典型實驗環(huán)境波束搜索分析
4.2.3 復雜環(huán)境下的波束搜索
4.3 移動終端設備間的波束搜索研究
4.3.1 仿真流程設計
4.3.2 仿真與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總結與展望
5.1 論文總結
5.2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從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家標準委最新發(fā)布的信息技術領域國家標準[J]. 信息技術與標準化. 2018(06)
[2]關于毫米波與太赫茲通信的思考[J]. 洪偉. 中興通訊技術. 2018(03)
[3]一種利用完備差集構造原模圖QC-LDPC碼的方法[J]. 袁建國,鄭德猛,尚曉娟,胡瀟月,郭喬,吳英冬. 半導體光電. 2018(02)
[4]MIMO系統(tǒng)中基于條件數(shù)閾值的格基約減信號檢測算法[J]. 周圍,曾雪,樊鵬.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6)
[5]太赫茲頻段星地通信信道建模與仿真[J]. 張娣,張焱,文晉曉,何遵文. 電波科學學報. 2017(05)
[6]室內環(huán)境下毫米波短距離傳輸?shù)逆溌窊p耗[J]. 王益,周杰,姚穎莉. 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7]毫米波天線在E頻段和V頻段的新發(fā)展[J]. 索艷春,李永紅,張恩鳳. 電子技術應用. 2017(02)
[8]基于孔徑長度域重采樣的快速恒定束寬波束形成[J]. 李根,梁玉英. 電訊技術. 2016(11)
[9]6020GHz頻段下射線追蹤模型與IEEE20802.11ad信道模型性能對比[J]. 李冬博,韋再雪,桑林. 電信科學. 2015(12)
[10]60GHz高速率短距離通信系統(tǒng)綜述[J]. 岳光榮,陳雷,徐廷生,唐俊林. 無線電通信技術. 2015(05)
碩士論文
[1]毫米波無線通信系統(tǒng)混合波束成形技術[D]. 桑乃斌.揚州大學 2019
[2]3D-MIMO系統(tǒng)預編碼技術的研究[D]. 支航.南京郵電大學 2017
[3]60GHz系統(tǒng)中基于波束編碼的快速波束搜索算法研究[D]. 張宇.南京郵電大學 2017
[4]毫米波模擬波束賦形技術研究[D]. 李輝.北京郵電大學 2017
[5]毫米波通信系統(tǒng)中空間復用調度算法的研究[D]. 王濰濰.東南大學 2017
[6]60GHz通信系統(tǒng)波束技術研究[D]. 齊曉鶴.北京郵電大學 2017
[7]高頻段無線通信信道測量與建模技術研究[D]. 朱亞平.東南大學 2016
[8]基于OFDM的60GHz無線通信系統(tǒng)誤碼率研究[D]. 徐增國.中國海洋大學 2013
[9]60GHz通信系統(tǒng)中單載波頻域均衡算法的研究[D]. 劉珈希.電子科技大學 2013
[10]60GHz系統(tǒng)的LOS信道與NLOS信道性能分析[D]. 張鵬.北京郵電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77558
【文章來源】: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表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60GHz毫米波通信發(fā)展現(xiàn)狀
1.2.2 60GHz波束搜索研究現(xiàn)狀
1.3 論文結構安排
第2章 60GHz波束搜索與仿真實驗的相關理論基礎
2.1 60GHz特性分析
2.2 波束成形
2.2.1 陣列天線
2.2.2 碼本設計
2.3 波束搜索
2.3.1 波束搜索模式
2.3.2 波束搜索流程
2.3.3 波束搜索訓練幀
2.4 射線追蹤
2.4.1 鏡像法原理
2.4.2 虛擬鏡像源樹
2.4.3 無線信號的折射和反射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概率優(yōu)先的波束搜索研究
3.1 系統(tǒng)模型
3.1.1 天線系統(tǒng)模型
3.1.2 信道模型
3.1.3 仿真平臺
3.2 移動場景下的波束搜索研究
3.2.1 實驗設計
3.2.2 實驗結果與分析
3.3 概率優(yōu)先的波束搜索策略
3.4 實驗仿真與結果分析
3.4.1 典型實驗環(huán)境波束搜索分析
3.4.2 波束搜索主要影響因素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研究
4.1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
4.1.1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過程
4.1.2 動態(tài)自適應波束搜索相關參數(shù)分析
4.2 實驗仿真與結果分析
4.2.1 參數(shù)設置
4.2.2 典型實驗環(huán)境波束搜索分析
4.2.3 復雜環(huán)境下的波束搜索
4.3 移動終端設備間的波束搜索研究
4.3.1 仿真流程設計
4.3.2 仿真與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總結與展望
5.1 論文總結
5.2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從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家標準委最新發(fā)布的信息技術領域國家標準[J]. 信息技術與標準化. 2018(06)
[2]關于毫米波與太赫茲通信的思考[J]. 洪偉. 中興通訊技術. 2018(03)
[3]一種利用完備差集構造原模圖QC-LDPC碼的方法[J]. 袁建國,鄭德猛,尚曉娟,胡瀟月,郭喬,吳英冬. 半導體光電. 2018(02)
[4]MIMO系統(tǒng)中基于條件數(shù)閾值的格基約減信號檢測算法[J]. 周圍,曾雪,樊鵬.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6)
[5]太赫茲頻段星地通信信道建模與仿真[J]. 張娣,張焱,文晉曉,何遵文. 電波科學學報. 2017(05)
[6]室內環(huán)境下毫米波短距離傳輸?shù)逆溌窊p耗[J]. 王益,周杰,姚穎莉. 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7]毫米波天線在E頻段和V頻段的新發(fā)展[J]. 索艷春,李永紅,張恩鳳. 電子技術應用. 2017(02)
[8]基于孔徑長度域重采樣的快速恒定束寬波束形成[J]. 李根,梁玉英. 電訊技術. 2016(11)
[9]6020GHz頻段下射線追蹤模型與IEEE20802.11ad信道模型性能對比[J]. 李冬博,韋再雪,桑林. 電信科學. 2015(12)
[10]60GHz高速率短距離通信系統(tǒng)綜述[J]. 岳光榮,陳雷,徐廷生,唐俊林. 無線電通信技術. 2015(05)
碩士論文
[1]毫米波無線通信系統(tǒng)混合波束成形技術[D]. 桑乃斌.揚州大學 2019
[2]3D-MIMO系統(tǒng)預編碼技術的研究[D]. 支航.南京郵電大學 2017
[3]60GHz系統(tǒng)中基于波束編碼的快速波束搜索算法研究[D]. 張宇.南京郵電大學 2017
[4]毫米波模擬波束賦形技術研究[D]. 李輝.北京郵電大學 2017
[5]毫米波通信系統(tǒng)中空間復用調度算法的研究[D]. 王濰濰.東南大學 2017
[6]60GHz通信系統(tǒng)波束技術研究[D]. 齊曉鶴.北京郵電大學 2017
[7]高頻段無線通信信道測量與建模技術研究[D]. 朱亞平.東南大學 2016
[8]基于OFDM的60GHz無線通信系統(tǒng)誤碼率研究[D]. 徐增國.中國海洋大學 2013
[9]60GHz通信系統(tǒng)中單載波頻域均衡算法的研究[D]. 劉珈希.電子科技大學 2013
[10]60GHz系統(tǒng)的LOS信道與NLOS信道性能分析[D]. 張鵬.北京郵電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775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17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