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旋光束在湍流中的傳輸特性
【學位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N929.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對照表
縮略語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nèi)容及章節(jié)安排
第二章 湍流理論及OAM光通信
2.1 大氣湍流理論知識
2.1.1 大氣湍流折射率結(jié)構(gòu)常數(shù)
2.1.2 大氣湍流的內(nèi)外尺度
2.1.3 Kolmogorov功率譜
2.1.4 Non-Kolmogorov功率譜
2.2 海面大氣湍流
2.2.1 海面大氣湍流折射率結(jié)構(gòu)常數(shù)
2.2.2 海面大氣湍流譜模型
2.3 海洋湍流
2.3.1 海洋湍流的概念簡介
2.3.2 海洋湍流的各項參數(shù)
2.3.3 海洋湍流的功率譜模型
2.4 基于軌道角動量的光通信
2.4.1 攜帶軌道角動量光束的基本概念
2.4.2 渦旋光束的相位
2.4.3 渦旋光束在光通信中的應用
2.5 渦旋光束的基本類型
2.5.1 修正貝塞爾多高斯謝爾模光束
2.5.2 洛默爾光束
2.6 本章總結(jié)
第三章 渦旋光束在大氣、海面大氣及海洋湍流中的傳輸特性
3.1 Lommel光束在各向異性non-Kolomogrov湍流中的傳輸
3.1.1 Lommel光束模的相對功率
3.1.2 各向異性大氣湍流對lommel光束傳輸性能的影響
3.2 Lommel在各向異性海面大氣湍流中的傳輸特性
3.2.1 理論分析
3.2.2 計算分析
3.3 弱海洋湍流中Lommel及 MMBGS光束軌道角動量的傳輸特性
3.3.1 海洋湍流中Lommel光束的理論分析
3.3.2 海洋湍流中MMBGS光束的理論分析
3.3.3 海洋湍流對MMBGS以及Lommel光束傳輸?shù)挠绊?br> 3.4 本章總結(jié)
第四章 海面大氣湍流中渦旋光束傳輸特性
4.1 Lommel-Gaussian光束在各向異性海面大氣湍流中傳輸特性
4.1.1 Lommel-Gaussian光束
4.1.2 洛默爾高斯光束在海面大氣湍流中的螺旋譜
4.1.3 Lommel-Gaussian光束對OAM傳輸?shù)挠绊?br> 4.2 Lommel-Gaussian Shell光束在各向異性海面大氣湍流中的傳輸特性
4.2.1 Lommel-Gaussian Shell光束
4.2.2 洛默爾高斯謝爾光束在海面大氣湍流中的螺旋譜
4.2.3 洛默爾高斯謝爾光束對OAM傳輸?shù)挠绊?br> 4.3 本章總結(jié)
第五章 復用的渦旋光束通過大氣、海面大氣及海洋湍流的誤碼率與信道容量
5.1 軌道角動量復用的基本概念
5.2 湍流對光束復用誤碼率和信道容量的影響分析
5.2.1 各向異性non-Kolmogorov大氣湍流對誤碼率和信道容量的影響
5.2.2 各向異性海面大氣湍流對誤碼率和信道容量的影響
5.2.3 海洋湍流對誤碼率和信道容量的影響
5.3 本章總結(jié)
第六章 結(jié)論與展望
6.1 結(jié)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安英,楊亞培;光波導光束傳輸法數(shù)值分析新進展[J];激光技術(shù);2000年04期
2 張逸新;光束大氣傳輸源象抖動雙頻相關(guān)函數(shù)的研究[J];紅外研究(A輯);1988年02期
3 曉晨;;采用導光裝置的YAG激光焊接[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89年09期
4 鄧錫銘,郭弘,曹清;傍軸黎曼幾何光學Ⅲ.光束傳輸?shù)慕y(tǒng)計行為[J];中國激光;1996年04期
5 雷大軍;董輝;;一種新的三維有限差分光束傳輸法[J];半導體光電;2012年04期
6 薛竣文;蘇秉華;裴雪丹;趙慧元;孫魯;;激光諧振腔和光束傳輸?shù)姆治雠c設(shè)計[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1年08期
7 ;光纖光束傳輸系統(tǒng)[J];應用光學;1994年05期
8 楊建義;馮浩;王明華;;有限差分光束傳輸法的分析[J];計算物理;1996年01期
9 陳惠龍,曹清,范滇元;傍軸光束傳輸?shù)慕y(tǒng)計行為[J];中國激光;1998年12期
10 郭弘,劉承宜,胡巍,張樹葵,G.Fibich,鄧錫銘;多階強度非線性條件下的光束傳輸研究[J];中國科學(A輯);1999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毅;矢量渦旋光束角動量的轉(zhuǎn)換與調(diào)控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王子瀟;矢量渦旋光束表面等離激元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9年
3 譚欣然;基于光束偏轉(zhuǎn)跟蹤的長工作距大量程自準直微角測量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4 張亞琳;新型光束在湍流大氣中的傳輸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5 張進;渦旋光束的光子軌道霍爾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6 朱龍;特種光束的產(chǎn)生及其在光通信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7 王銘淏;傾斜大氣光鏈路傳輸特性與光束優(yōu)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8 陳衛(wèi)軍;光折變表面波及艾里光束的非線性調(diào)制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8年
9 楊國慶;空間功率合束中改進的光束指向優(yōu)化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8年
10 劉靜倫;系列軸對稱結(jié)構(gòu)CO_2激光器輸出光束分析及整形[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紅行;艾里渦旋光束的產(chǎn)生及其傳播特性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年
2 趙慶明;星地上行激光通信光束漂移效應預補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3 王若楠;Airy光束在水下湍流場中的傳輸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張筆靈;電磁高斯謝爾模型光束在大氣湍流中的傳輸特性研究[D];西華大學;2019年
5 張家瑞;基于渦旋光束干涉特性的水下湍流探測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6 周靜;渦旋光束在湍流中的傳輸特性[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7 董洋;基于掃描振鏡的光束指向控制系統(tǒng)精度分析與誤差補償[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8 束杰;部分相干多高斯-謝爾模型光束在各向異性湍流中傳輸特性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9年
9 胡漢青;螺旋貝塞爾光束的研究[D];華僑大學;2019年
10 楊艷飛;焦散光束的光學特性研究[D];華僑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852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8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