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相位編碼信號的MIMO雷達測速測距算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blind velocity caused by Doppler sensitivity, a ranging and velocity measur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orthogonal phase coded signal fo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radar (MIMO) is proposed. The orthogonal four-phase coded signal is obtained by genetic algorithm, which is used as the transmit signal of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radar, and the matching filtering method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echo signal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herent superposition pulses. The range and velocity of the target are measured by the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technique of double pulse cancellation and multi-pulse superposi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range and velocity of moving targe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ang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blind velocity problem caused by Doppler sensitivity, an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range and velocity of moving target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blind velocity caused by Doppler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anging and velocity measurement methods. It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velocity measurement and has certa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shù)學院;
【分類號】:TN957.5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軍,武文,林云生,李冠章;一種混沌相位編碼信號形成與處理系統(tǒng)設計[J];現(xiàn)代雷達;2005年10期
2 張群逸;;雷達中的相位編碼信號與處理[J];火控雷達技術(shù);2005年04期
3 胡愛明;胡可欣;;相位編碼信號在雷達中的應用[J];艦船電子對抗;2007年05期
4 章建輝;黃高明;李敬輝;;基于二階統(tǒng)計量的相位編碼信號識別[J];艦船電子對抗;2008年05期
5 盧護林;冼友倫;蘇濤;;一種相位編碼信號多普勒補償方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J];火控雷達技術(shù);2009年01期
6 胡英輝;鄭遠;耿旭樸;鄧云凱;;相位編碼信號的多普勒補償[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11期
7 洪先成;張國毅;;基于離散余弦變換的相位編碼信號識別[J];無線電工程;2010年09期
8 楊國彬;鄭志娟;;基于時頻分析的相位編碼信號檢測及識別方法研究[J];艦船電子對抗;2011年04期
9 張波;保錚;;硬限幅相位編碼信號檢測性能的改善[J];國外艦船技術(shù).雷達與對抗;1988年Z1期
10 張華娣,趙國慶;低信噪比的相位編碼信號細微特征檢測方法[J];現(xiàn)代雷達;2005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遠安;張春榮;強勇;;基于相位編碼信號的MIMO雷達正交波形設計的研究[A];2011年通信與信息技術(shù)新進展——第八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許紅波;粟毅;王黨衛(wèi);王懷軍;;基于同頻帶正交相位編碼信號的MIMO雷達性能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shù)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孫穎;MIMO與認知雷達波形設計理論與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陳陽;微波和亳米波信號光學產(chǎn)生及傳輸技術(sh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杜曉林;MIMO雷達相位編碼信號集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武劍輝;多波形頻域數(shù)字脈沖壓縮系統(tǒng)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5 鄧振淼;雷達信號脈內(nèi)分析與處理理論及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娜;MIMO雷達波形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李濤;雷達干擾信號特征識別技術(shù)研究與實現(xiàn)[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3 林智梅;基于相位編碼信號的SAR目標成像及抗干擾性能分析[D];燕山大學;2016年
4 林厚宏;基于波形捷變的雷達抗干擾技術(sh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靳若安;雷達抗干擾波形優(yōu)化設計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徐磊磊;相位編碼信號低截獲性能分析及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張艷艷;雷達相位編碼信號的研究和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8 程麗;相位編碼信號的優(yōu)化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李佳;一種互補相位編碼信號的特性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10 魏廣雷;相位編碼信號脈壓技術(shù)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674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46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