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基于FPGA的FC交換機線卡設計與實現

發(fā)布時間:2018-04-13 15:57

  本文選題:光纖通道協(xié)議 + 交換機線卡。 參考:《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光纖通道(Fibre Channel,FC)技術是一種可靠性高,傳輸速度快,實時性強的傳輸技術。在網絡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海量數據的傳輸存儲顯得尤為重要,與信息傳輸相關的可靠性問題一直都是研究的熱點。光纖通道技術由于它優(yōu)良的特性,使其成為網絡傳輸中的重要技術。光纖通道技術能夠應用于存儲區(qū)域網絡和航空電子系統(tǒng)中,光纖通道交換機是交換網絡中的關鍵設備,也是存儲區(qū)域網絡中的核心設備,能夠實現數據的傳輸和交換。本論文通過對光纖通道技術協(xié)議的研究,設計了一款光纖通道交換機,該交換機傳輸速率能夠達到2.125Gbps,傳輸性能好,結構簡單。對該交換機進行模塊化劃分,采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實現,并進行功能仿真和調試。本文首先介紹光纖通道技術的背景及發(fā)展狀況,并對光纖通道協(xié)議做了簡單描述,著重描述光纖通道的服務類型,分層結構,拓撲類型和節(jié)點組成。隨后本文在光纖通道協(xié)議基礎上,通過分層模塊化劃分,設計了應用于點對點傳輸技術的端口,主要包括FC-0層,FC-1層,FC-2P層的設計實現。本文隨后在光纖通道端口的基礎上,對現有的交換機做簡單介紹,對現有的交換結構和調度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對比,并設計了本課題研究的光纖通道交換機。FC交換機設計的核心是內部的交換結構和調度算法,本文交換結構采用的是CICQ輸入及交叉點聯合排隊緩存結構,輸入調度采用LQD調度算法,輸出調度采用RR調度。通過對各功能模塊的設計,提出了整體的交換機設計架構,并對內部的切分策略,重組策略,路由策略做了詳細描述。最后對本文設計的交換機線卡進行功能仿真并在FPGA上進行具體實現,并簡單介紹了FPGA的調試驗證平臺,其中采用modelsim軟件進行功能仿真,采用Xilinx的virtex-5系列XC5VFX70T的FPGA開發(fā)板進行具體實現,采用chipscope在線調試助手進行調試,并給出了最后的仿真和調試波形圖。仿真調試結果表明本課題設計的交換機功能正確,且性能良好。
[Abstract]:Fiber Channel Channel (FCC) is a high reliability, high speed and real tim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he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of mass data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the reliability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fiber channel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network transmission.Optical fiber channel technology can be used in storage area network and avionics system. Optical fiber channel switch is the key equipment in switching network and the core device in storage area network. It can realize data transmission and exchang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optical fiber channel protocol, a fiber channel switch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switch can reach 2.125 Gbps.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The switch is divided into modules and implemented 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Verilog), and its function is simulated and debugged.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fiber channel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optical fiber channel protocol is briefly described, with emphasis on the service typ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topology type and node composition of the fiber channel.On the basis of fiber channel protocol, this paper designs the port for point-to-point transmission based on layered modularization, 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C-0 layer FC-1 layer and FC-2P layer.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ber channel port, the existing switch i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existing switching structure and scheduling algorithm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The core of the design of fiber-channel switch and FC switch is the internal switching structure and scheduling algorithm. The switching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adopts the CICQ input and intersecting joint queue buffer structure.LQD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used for input scheduling and RR scheduling is used for output scheduling.Through the design of each functional module, the whole switch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and the internal segmentation strategy, recombination strategy and routing strategy are described in detail.Finally, the function simulation of the switch wire card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carried out on FPGA, and the debugging and verification platform of FPGA is introduced, in which the modelsim softwar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unction.The FPGA development board of virtex-5 series XC5VFX70T of Xilinx is used to carry on 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and the on-line debugging assistant of chipscope is used to debug.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debugging waveform diagram are give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witch designed in this paper has the correct function and good performance.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N929.11;TN7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在手機上玩FC紅白機游戲[J];數字通信;2006年05期

2 張獻華,徐海琛;光纖通道技術在存儲設備中的應用研究[J];國土資源信息化;2004年03期

3 ;理解光纖通道域[J];每周電腦報;2007年41期

4 羅昕;張延園;;高性能光纖通道上實現1553B協(xié)議的研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8年08期

5 李蘭蘭;;淺談光纖通道技術[J];福建電腦;2012年02期

6 唐勇,潘龍法,徐端頤;光纖通道──連接未來網絡和通道的橋梁[J];電子計算機與外部設備;1998年05期

7 ;光纖通道技術一瞥[J];中國計算機用戶;1998年50期

8 ;建立光纖通道標準[J];每周電腦報;1998年27期

9 魯爾;;第5代光纖通道——新名稱意義何在[J];計算機與網絡;2013年24期

10 ;第六代光纖通道協(xié)議[J];辦公自動化;201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建平;鄭智茵;陳均法;沈一平;葉寶東;胡致平;周郁鴻;虞榮喜;;減量FC方案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觀察[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研討會、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首次學術年會暨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2 徐衛(wèi);李建勇;繆扣榮;洪鳴;仇紅霞;吳漢新;陸化;錢思軒;吳雨潔;喬純;楊慧;劉澎;;FC方案治療72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分析[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3 徐衛(wèi);李建勇;洪鳴;仇紅霞;吳漢新;陸化;錢思軒;吳雨潔;喬純;楊慧;;FC方案治療72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臨床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抗癌協(xié)會全國淋巴瘤學術大會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沈建平;鄭智茵;陳均法;沈一平;葉寶東;胡致平;周郁鴻;虞榮喜;;減量FC方案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觀察[A];2006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2006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范磊;徐衛(wèi);王莉;張曉艷;洪鳴;吳雨潔;喬純;李建勇;;FC方案治療89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分析[A];第13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1年

6 徐振;;高頻保護更換為光纖通道的若干問題[A];第十五屆華東六省一市電機工程(電力)學會輸配電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科;涂曉東;;光纖通道協(xié)議中運行差距計算[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8 周游;郗紅梅;;基于光纖通道技術的航空測試數據整合系統(tǒng)研究[A];2012航空試驗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9 張浩華;;基于光纖通道技術的存儲區(qū)域網應用研究[A];中國復合材料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姜紅;葛均波;;Fcγ受體ⅡA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和擴張型心肌病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建苗 編譯;軟件定義世界 光纖通道何去何從[N];計算機世界;2014年

2 任金江 博士;光纖通道高速存儲[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3 謝剛;光纖通道標準[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4 國雁萌;光纖通道重新崛起[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5 清水編譯;光纖通道仍是“重量級冠軍”[N];計算機世界;2006年

6 LSI邏輯公司 Steve Looby;光纖通道漸變中[N];網絡世界;2005年

7 米笑;試制4G光纖通道產品[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8 沈建苗 編譯;光纖通道 風光不再[N];計算機世界;2012年

9 本報記者 郭平;光纖通道:一切由需求決定[N];計算機世界;2014年

10 ;Brocade迎接整合之年[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童薇;高效光纖存儲通道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薛婧;FcαR的糖基化及其異形體的功能效應[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藍武;基于FPGA的FC交換機線卡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2 張宗森;基于FPGA的光纖通道點對點傳輸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3 陳國彥;FC與以太網橋接及管理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4 管穎;FC公司員工滿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姜強;FC交換機調度算法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謝蕊;成人慢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Fcγ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分析[D];哈爾濱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余輝;FC-AE-1553節(jié)點卡軟件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周興潤;基于VMM的光纖通道驗證平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許政;交換機網絡控制接口設計驗證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10 魯占朝;基于FC-AE協(xié)議的交換機端口電路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17451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451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34a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