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正極脈沖流光放電第一模式傳播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O461.2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水下正極脈沖流光放電第一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
1.1.1 水下正極脈沖流光放電的模式
1.1.2 水下正極流光放電第一模式的常用電極結構
1.1.3 水下正極流光放電第一模式的演化特性
1.1.4 第一模式的延遲時間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內容
2 實驗設備與技術
2.1 針-板電極結構
2.2 放電實驗裝置
2.3 放電圖片及放電電壓和電流波形處理
3 水下正極脈沖流光放電第一模式的傳播特性研究
3.1 典型的放電電壓和電流波形圖
3.2 典型的放電形貌
3.3 第一模式流光的延遲時間
3.4 第一模式流光的傳播速度
3.5 第一模式流光的張角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玲;揭曉華;陳磊;;液中脈沖放電制備陶瓷涂層的研究進展[J];材料研究與應用;2010年02期
2 李杰;周志剛;王慧娟;李國鋒;吳彥;;可用于光催化研究的脈沖放電流光光源[J];化學通報;2006年01期
3 梁德祺;;用于鹵化亞銅激光器的雙向脈沖放電觸發(fā)器[J];應用激光;1987年01期
4 龔定夫;HL-1裝置硬X射線能譜及長脈沖放電與硬X射線的發(fā)射關系[J];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1988年02期
5 徐肇錫;具有含鋁陰極的干電池[J];無機鹽工業(yè);1989年06期
6 黃嘉琪;鄧曉婿;胡波;應宜辰;陳文光;;基于氫閘流管的高壓脈沖放電VOCs凈化裝置設計[J];電子世界;2017年09期
7 李冬霜;王茂森;А.Ю.Юшков;;高壓脈沖放電技術成樁法[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1年04期
8 楊勝凡;梁建軍;常向東;秦玉芳;;高壓脈沖放電技術對地表水消毒殺菌的應用研究[J];廣州環(huán)境科學;2009年03期
9 楊世東;馬軍;史富麗;;水中高壓脈沖放電誘導產(chǎn)生過氧化氫的初步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10 杜濤;脈沖放電電路的仿真分析[J];探測與控制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云霞;低品位菱鎂礦水中脈沖放電破碎與電選分離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2 唐佳靜;基于熱-流耦合分析的電火花加工材料蝕除及表面質量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朱欣妍;高壓脈沖放電廢水處理工藝及過程強化[D];北京化工大學;2017年
4 卞德存;靜水壓下脈沖放電沖擊波特性及其巖體致裂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8年
5 閆東;巖體內靜水壓下高壓脈沖放電爆轟致裂基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6 信延彬;液相脈沖放電等離子體制氫特性及其機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8年
7 董冰巖;脈沖放電煙氣脫硫反應器研究及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8 張若兵;雙向窄脈沖放電染料廢水脫色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9 王翠華;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殺菌滅藻及其藻毒素去除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姜雨澤;脈沖放電煙氣脫硫、除塵及產(chǎn)物收集相結合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井森;水下正極脈沖流光放電第一模式傳播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2 李詩雨;電解液陰極脈沖放電等離子體的時間分辨特性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8年
3 王鋒;甚高頻微能脈沖放電蝕除特性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4 鄧曉婿;脈沖高壓電場輔助破碎硬巖礦石方法研究[D];南華大學;2018年
5 孫洪凱;脈沖放電和高能球磨組合制備納米硅顆粒的儲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6 王曉東;大氣壓脈沖放電和射頻放電過程研究[D];東華大學;2018年
7 雷曉龍;井下液電脈沖沖擊特性實驗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8年
8 尹志強;水中高壓脈沖放電的液電特性及煤體致裂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冬霜;高壓脈沖放電擴樁機理及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車龍;強脈沖放電對硬巖目標破壞特性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710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287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