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標量介子光生過程的理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O572.33
【圖文】:
圖 1.1 強子的 SU(3)分類示意圖:(a)重子八重態(tài) (b)贗標介子八重態(tài)(c)重子十重態(tài)當把八重態(tài)理論被提出時,重子十重態(tài)中的 粒子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通過 SU(3)對稱性可知該粒子的重量約為 1680 MeV。1964 年,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 粒子。
圖 1.2 強子結構示意圖[13]本文所要研究的 ( )介子作為可能的動力學生成態(tài)、 ( )作為可能的膠球態(tài)以及 (Ё )作為可能的分子態(tài),它們都屬于新強子態(tài)的研究范疇。它們的具體性質將在下文中予以介紹。
Regge軌跡示意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興;宋長紅;楊德章;杜淼;;U(3)×U(3)線性σ模型下贗標量介子的衰變常數(shù)和標量介子的質量[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2 郭奉坤;平榮剛;沈彭年;姜煥清;鄒冰松;;S波Kπ散射以及動力學產(chǎn)生標量介子(英文)[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2006年11期
3 張啟仁;;原子核的表面能與標量介子的質量[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1979年01期
4 張啟仁;;標量介子場與原子核的平均性質[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1980年05期
5 王明中;鄭希特;汪克林;冼鼎昌;章正剛;;相對論性層子模型中的標量介子波函數(shù)[J];成都科技大學學報;1979年04期
6 白景芝,陳光培,陳宏芳,陳少敏,陳申見,陳雅青,陳宇,陳元柏,成正東,程寶森,崔化傳,崔象宗,丁慧良,丁維閻,杜志珍,范曉聆,方建,高翠山,高美麗,高樹琦,高文繡,顧建輝,顧樹棣,顧維新,顧以藩,過雅南,郭愚益,韓纓,韓世溫,何炬,何瑁,何可人,胡貴云,?;J/ψ衰變中f_0(975)的實驗研究[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1995年04期
7 戴連榮;王昌波;劉京;袁琳;;進一步探討H粒子的結構[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8 余友文,張宗燁;標量介子場對(ΩΩ)_(0~+)態(tài)生成截面的計算[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2004年12期
9 張春霆;;同位標量介子共振態(tài)的質量譜[J];復旦大學學報(自然科學);1964年03期
10 高崇壽;SU_3群八重態(tài)理論和強相互作用粒子的分類[J];物理學報;196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戴元本;吳岳良;;QCD動力學自發(fā)對稱破缺作為復合Higgs粒子的標量和膺標量介子質量譜[A];The Continuum Field Approach of Studying Confinement and Deconfinement Phase Transition--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4年
2 袁小華;;dd→αK~+K~-反應截面在ANKE/COSY上的測量[A];二00九全國核反應會暨生物物理與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資生;馬中玉;蔡敦九;;真空關聯(lián)的核物質飽和性質[A];第九屆全國核物理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伯林;輕介子部分子分布振幅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7年
2 孫艷軍;雙粲偶素和P波粒子的遍舉產(chǎn)生[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孫振田;ψ(3686)和J/ψ→γη’K~+K~-的分波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4 呂齊放;強子態(tài)產(chǎn)生、衰變和質量譜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瀚洋;輕標量介子光生過程的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9年
2 張清雅;P波粲偶素的標量介子對衰變[D];西南大學;2019年
3 劉佳;標量介子混合角及其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何建華;重到輕贗標量介子躍遷形狀因子及遍舉衰變相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5 杜昌喬;中性標量介子結構與φ介子電磁輻射衰變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張豫;標量介子f_0(980)光生過程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7 段丹丹;域能附近質子—質子反應中f_0(980)標量介子產(chǎn)生[D];西南大學;2009年
8 徐小慧;輕標量介子的QCD夸克模型[D];西南大學;2011年
9 張婷婷;標量介子f_0(1370)、f_0(1500)和f_0(1710)的混合與衰變[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10 吳金迪;U(3)×U(3)線性σ模型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789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277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