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對硅鋼性能的影響
本文選題:硅鋼 + 合金元素。 參考:《特殊鋼》1998年01期
【摘要】:介紹和分析了C,Si,P,Al,Cu,Sn和Sb等合金元素對硅鋼性能的影響和合金元素對硅鋼性能影響的機理。P,Al,Cu為鋼中的主要雜質(zhì)元素,但適量P可提高硅鋼的防銹能力。錫和銻是表面活性元素,,它們可使硅鋼最終退火織構(gòu)中{111}面組分減少,{100}和{110}面組分增加,從而降低硅鋼鐵損,提高其磁感應(yīng)強度。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such as Causiu, Pu, Al, Cu and SB on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 steel,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alloy eleme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 steel. The main impurity element in silicon steel is the alloy elements. However, proper amount of P can improve the antirust ability of silicon steel.Tin and antimony are surface active elements, which can reduce {111} surface component and increase {100} and {110} surface composition in the final annealing texture of silicon steel, thus reducing the loss of silicon steel and increasing its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作者單位】: 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冷軋廠!上海 200941 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冷軋廠!上海 200941 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冷軋廠!上海 200941 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冷軋廠!上海 200941
【分類號】:TG142.3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宇,何忠治,翁宇慶,吳寶榕;電工鋼中的晶界偏聚[J];鋼鐵研究學報;199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峰;呂學鈞;馬長松;陳曉;;生產(chǎn)工藝及成分體系對含磷無取向硅鋼磁性能的影響[J];鋼鐵釩鈦;2012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董浩;高磁性能冷軋無取向硅鋼薄帶的研制[D];東北大學;2009年
2 于永梅;TSCR過程Fe-3%Si鋼帶的組織和織構(gòu)演變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張正貴;無取向硅鋼織構(gòu)與性能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美洪;含Cu低溫取向硅鋼二次再結(jié)晶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2 周黎明;取向硅鋼氮化與AlN形成的模擬計算[D];東北大學;2008年
3 張婷;雙輥鑄軋3%Si無取向硅鋼薄帶組織、織構(gòu)的演變規(guī)律[D];東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宇;何忠治;翁宇慶;吳寶榕;;微量Sn在高磁感取向硅鋼中的晶界偏聚[J];金屬學報;1992年08期
2 趙宇,何忠治,朱靜,翁宇慶,吳寶榕;Sn對高磁感取向硅鋼抑制劑強度的貢獻[J];金屬學報;1993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儲雙杰,瞿標,戴元遠,張崇長;合金元素對硅鋼性能的影響[J];特殊鋼;1998年01期
2 羅群慧;;硅鋼廠又一新產(chǎn)品問世[J];武鋼技術(shù);1984年01期
3 吳健鵬;王金平;;武鋼轉(zhuǎn)爐-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簡介[J];鋼鐵研究;2009年01期
4 任芳萍;合金鋼中硅的測定[J];機電元件;2004年02期
5 許光明;孫榮生;李英紅;;電流退火對冷軋硅鋼組織的影響[J];鋼鐵研究學報;2008年07期
6 汪水澤;李長生;王廷溥;劉相華;王國棟;;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chǎn)無取向硅鋼技術(shù)的發(fā)展及前景[J];鋼鐵研究學報;2008年09期
7 李乃波;大型頂吹平爐冶煉硅鋼[J];鞍鋼技術(shù);1995年08期
8 王杰;武鋼硅鋼改擴建工程(一)[J];武鋼技術(shù);2002年01期
9 ;武鋼股份 硅鋼突破意味什么?[J];證券導刊;2005年07期
10 ;生產(chǎn)6.5%硅鋼熱軋帶卷的新技術(shù)[J];金屬功能材料;199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獻東;曹偉;陳曉;孫煥德;王波;;在連鑄連軋線上生產(chǎn)硅鋼的展望[A];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2 鄧軍華;;直流輝光放電光譜法測定硅鋼中8種元素[A];第十屆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年會暨第十屆全國原子光譜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賈生暉;;武鋼牌硅鋼產(chǎn)品的SWOT分析[A];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劉曙光;陸曉旭;張大勇;孫曉娟;;唐鋼無取向硅鋼的開發(fā)與實踐[A];2007年河北省軋鋼技術(shù)與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張瓊予;李國保;;提高新HiB硅鋼酸溶鋁命中率的途徑[A];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卷)[C];2001年
6 鄧軍華;邴一宏;曹新全;李化;;直流輝光放電光譜法同時測定硅鋼中11種元素[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7 彭素云;;含Si6.5%Si鋼塑性改善途徑[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學會煉鋼—連鑄技術(shù)與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鄭文杰;劉效東;陸軍生;吳寶榕;;黑色結(jié)構(gòu)阻尼材料的研究[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2年
9 張延玲;劉海英;阮小江;李國忠;白李國;王福明;;中低碳齒輪鋼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行為及其對帶狀組織的影響[A];中國金屬學會特鋼分會,特鋼冶煉學術(shù)委員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張延玲;劉海英;阮小江;李國忠;白李國;王福明;;齒輪鋼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行為及帶狀組織抑制措施探討[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大會論文集(中)[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盧鳳喜;2008年我國硅鋼市場供需分析[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2 中商流通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 赫榮亮;硅鋼“大躍進”或沒有贏家[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0年
3 記者 程瑞云 通訊員 侯強小崔;通鋼硅鋼計劃牌號均實現(xiàn)批量生產(chǎn)[N];中國冶金報;2011年
4 鄭軍;武鋼要當世界硅鋼企業(yè)老大[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5 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宋波 朱一知;武鋼年產(chǎn)極品硅鋼10萬噸[N];湖北日報;2010年
6 赫榮亮;寶鋼們?nèi)詿嶂约夹g(shù)“單干”傷害了誰[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0年
7 記者 楊禮兵 特約記者 白方;武鋼硅鋼產(chǎn)銷遭遇內(nèi)憂外患[N];湖北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劉學華 通訊員 張斌華;硅鋼“三巨頭”約定不打價格戰(zhàn)[N];中國商報;2000年
9 任茹;寶鋼股份正式啟動3號硅鋼工程[N];中國冶金報;2004年
10 記者 程瑞云 通訊員 張威 龐靜 都大龍 劉彬彬;通鋼冷軋質(zhì)量攻關(guān)打造硅鋼精品[N];中國冶金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勁東;硅鋼片降低鐵損的激光加工研究[D];清華大學;1992年
2 張彩麗;合金元素對Mg-Li-X強/韌化作用機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3 吳長軍;合金元素對硅反應(yīng)性的抑制作用及相關(guān)相平衡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4 員文杰;粉末軋制法制備高硅硅鋼片的工藝及過程原理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5 李曉;EB-PVD制備高硅鋼箔及后處理工藝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蘭昊;熱處理和合金元素對MCrAlY(Re)粘結(jié)層材料高溫氧化行為的影響[D];清華大學;2011年
7 嚴加根;航空高壓直流開關(guān)磁阻起動/發(fā)電機系統(tǒng)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8 葉皓;雙羥基金屬氧化物前驅(qū)體法引入合金元素制備鋁復合陽極氧化膜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
9 何立子;Al-Mg-Si系合金組織性能[D];東北大學;2001年
10 劉國軍;銅合金高溫抗氧化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國玲;合金元素含量與加工工藝對8030鋁合金導線性能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2年
2 熊青;合金元素對40MnBH鋼組織性能的影響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3 李慶時;硅鋼自動化酸洗線硅泥清洗工藝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蔣意靖;MW9124硅鋼帶激光焊縫冷軋斷裂分析及焊接工藝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姜鵬飛;組織及合金元素對高性能鐵路車輛用鋼耐蝕性影響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陳蓉;合金元素對鎂鋁鋅合金中間相穩(wěn)定性影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7 張嘉佩;合金元素及熱加工工藝對鎂陽極組織和性能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1年
8 杭亮;基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鐵損測試儀的研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楊麗;開關(guān)磁阻電機的損耗及熱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10 董光遠;合金元素對Fe_3Si合金高溫氧化和腐蝕性能的影響[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734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77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