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角動量態(tài)的量子存儲(英文)
本文選題:量子存儲 切入點:軌道角動量 出處:《物理學進展》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軌道角動量(OAM)光束在精密測量、微小粒子的操控以及基礎物理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贠AM編碼的光信息處理由于其大信道容量的優(yōu)點成為經(jīng)典和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熱點,并已在近幾年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在量子信息領域,量子中繼是克服通信保真度隨傳輸距離呈指數(shù)衰減、實現(xiàn)長距離量子通信的關鍵技術,其中用于存儲量子信息的光量子存儲器是組成量子中繼的關鍵器件。盡管人們已成功實現(xiàn)了編碼于偏振、路徑、time bin等自由度的量子態(tài)的存儲,然而到2013年以前,存儲編碼于OAM自由度的量子態(tài)的量子存儲器仍未實現(xiàn)。近年來我們研究組一直專注于OAM量子態(tài)的存儲實驗研究。本文在概述了量子存儲器的各項性能標準后,著重介紹我們組在OAM量子態(tài)存儲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進展:包括OAM量子比特(qubit)和量子三維態(tài)(qutrit)、二維和高維OAM糾纏態(tài)以及包含OAM自由度的超糾纏和雜化糾纏的量子存儲。這些進展為未來構建高維量子信息網(wǎng)絡奠定堅實的基礎。
[Abstract]:Th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 beam is precisely measured,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OAM coding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classical a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field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large channel capacity. In the field of quantum information, quantum relay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overcome the exponential attenuation of communication fidelity with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to realize long-distance quantum communication. Optical quantum memory, which is used to store quantum information,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quantum relay. Although the storage of quantum states encoded in polarization, path bin and other degrees of freedom has been successfully realized, before 2013, The storage of quantum states encoded in OAM degrees of freedom has not yet been realized. In recent years, our team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storage experiments of OAM quantum states. A series of research advances in OAM quantum state storage in our group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cluding OAM quantum bit qubit, qutritt quantum three-dimensional state, two-dimensional and high-dimensional OAM entangled states, and the quantum quantities of hyperentanglement and hybrid entanglement including OAM degrees of freedom. These developm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information network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 011CBA00200)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11174271, 61275115, 61435011, 61525504)
【分類號】:O413;TP3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慧,張占新;電子軌道角動量公式的一種簡單推導方法[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王瑞霞;徐建波;吳同彩;李平;;陣列渦旋光束的軌道角動量特性[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3 殷勇,朱正和;再論為什么軌道角動量不能是銈/2?[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1998年S1期
4 蘇志錕;王發(fā)強;路軼群;金銳博;梁瑞生;劉頌豪;;基于光子軌道角動量的密碼通信方案研究[J];物理學報;2008年05期
5 肖宏波;李楠;;暗中空激光束軌道角動量及光致旋轉(zhuǎn)效應[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6 張逸新;徐建才;司叢芳;王建宇;賈建軍;;激光軌道角動量態(tài)的湍流傾斜、像散和慧差效應[J];激光技術;2010年06期
7 丁攀峰;蒲繼雄;;高斯渦旋光束的動量及軌道角動量與拓撲電荷數(shù)的關系及其在自由空間中的傳輸[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3年06期
8 楊帆;王樂;趙生妹;;基于高效軌道角動量態(tài)分離方法的復用系統(tǒng)方案研究[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4年01期
9 張洪憲;趙珩;;橢圓厄密-高斯光束的軌道角動量密度分布[J];光電技術應用;2008年01期
10 郭建軍;郭邦紅;程廣明;謝良文;廖常俊;劉頌豪;;光子軌道角動量在量子通信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陸亮亮;徐平;鐘馬林;柏艷飛;祝世寧;;非線性光子晶體中的軌道角動量糾纏[A];第十六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4年
2 周志遠;丁冬生;李巖;史保森;郭光燦;;準相位匹配晶體中軌道角動量光的倍頻與干涉[A];第十六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4年
3 任希鋒;郭國平;黃運峰;王志偉;郭光燦;;表面等離子體輔助光傳送的空間模特性[A];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化——長三角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劉永欣;蒲繼雄;;菱形光闌衍射探測渦旋光束的軌道角動量[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5 高路;鄭海祥;楊玲;馬青玉;;相位編碼聲渦旋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第十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周志遠;軌道角動量光的頻率變換及在量子信息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2 董小亮;基于軌道角動量的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3 蔡昕東;光量子計算及其算法實現(xiàn)[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紅偉;表面等離子激元誘導的手性分子和角動量光束相互作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黃立;攜帶軌道角動量的高階螺旋光束的產(chǎn)生和測量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譚一舟;光子軌道角動量操控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4 董元;具有軌道角動量的特種激光的產(chǎn)生、傳輸?shù)睦碚撆c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5 劉新月;渦旋光束軌道角動量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6 陳龍;Metasurface反射效率研究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7 王瑞霞;陣列光學渦旋的軌道角動量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林勛;光軌道角動量的產(chǎn)生及其在應變傳感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9 李永強;基于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壓縮關聯(lián)成像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10 盧雷雷;光學渦旋軌道角動量及其測量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027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60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