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湍流尺度對部分相干光傳輸特性的影響
本文選題:大氣光學 切入點:大氣湍流尺度 出處:《光子學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在考慮湍流內(nèi)外尺度的情況下,對部分相干高斯謝爾模型光束在大氣湍流中的傳輸特性進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考慮湍流內(nèi)外尺度的修正Von Karmon譜模型,推導了部分相干光在大氣湍流中的平均光強分布、光束擴展均方根束寬和漂移方差的解析式.對比分析了不同湍流強度情況下,湍流內(nèi)外尺度對部分相干光在大氣湍流中水平和斜程路徑上傳輸特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相同條件下,光束在大氣湍流中傳輸時,沿斜程傳輸時的抗湍流能力強于水平傳輸;相比于大氣湍流內(nèi)尺度,大氣湍流外尺度對光束漂移影響較大,外尺度對光束擴展與光強分布的影響較小,當湍流外尺度增大時,漂移現(xiàn)象會越來越嚴重;相比于大氣湍流外尺度,湍流內(nèi)尺度對光束擴展與光強分布的影響較大,當內(nèi)尺度減小時,光束擴展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光強分布也更分散,內(nèi)尺度對漂移幾乎無影響.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ly coherent Gao Si Schell model beams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re studi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ales of turbulence. The modified Von Karmon spectr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ales of turbulence is mainly used. The analytical formulas of the averag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partially coherent light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he root mean square beam width of beam propagation and the variance of drift are derived.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ales o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ly coherent light in the horizontal and oblique path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turbulence ability of the beam propagating along the oblique path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horizontal propaga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l scal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he external scal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beam drift, and the external scale has less effect on the beam expansion an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When the external scale of turbulence increases, the drift phenomeno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Compared with the external scal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he internal scale of turbulence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beam propagation an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When the internal scale decreases, the beam propag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more dispersed, and the internal scale has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drift.
【作者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s.61377080,60977054)資助~~
【分類號】:O357.5;O43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珂;關(guān)于倍頻的部分相干光理論:Ⅱ.一致性分析[J];量子電子學報;2001年06期
2 白貴儒,呂洪君,朱冰;部分相干光下的圖象相減[J];中國激光;1986年09期
3 張月;陸文虎;;用部分相干光來處理激光散斑圖片[J];光學儀器;1989年03期
4 鄂國挧;部分相干光照明下環(huán)孔成像系統(tǒng)對兩個點物的分辨[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1994年02期
5 呂百達,,張彬,蔡邦維;部分相干光聚焦場特性的分析[J];激光技術(shù);1996年02期
6 劉曉云,蒲繼雄,胡現(xiàn)代,蔡超,吳逢鐵;部分相干光被環(huán)形透鏡聚焦而產(chǎn)生的焦移[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5年03期
7 唐毓磊;;聚焦多色部分相干光的光譜變化[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8年05期
8 林子揚;拋物面鏡部分相干光圖像加減實驗與分析[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1997年01期
9 李建龍;呂百達;;基于自適應遺傳算法部分相干光整形位相板的優(yōu)化設(shè)計[J];物理學報;2008年05期
10 潘留占,呂百達;部分相干光通過像散透鏡的聚焦特性[J];激光技術(shù);200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蔡陽健;林強;朱詩堯;;用部分相干光來模擬“鬼”干涉和“鬼”成像[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飛;部分相干光的相關(guān)理論和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潘留占;部分相干光及其光譜變化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王莉;部分相干光的傳輸特性和光譜變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博;基于相位調(diào)制的部分相干光特性分析與實驗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龍敏慧;湍流大氣中部分相干光傳輸特性與關(guān)聯(lián)成像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宋盧軍;基于GPU的實時部分相干光并行生成算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6年
4 石鵬;光纖陣列部分相干光大氣光通信性能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楊洋;部分相干光“鬼”干涉[D];遼寧大學;2012年
6 劉曉云;部分相干光傳輸?shù)睦碚摵蛯嶒炑芯縖D];華僑大學;2006年
7 張志方;光纖陣列部分相干光產(chǎn)生方法與實驗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楊娟;光折變介質(zhì)中部分相干光孤子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李俊;部分相干光通過球差透鏡的聚焦特性[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運梅;部分相干光傳輸特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932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59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