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陣列光束自耦合特性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斯陣列光束自耦合特性的實驗研究 出處:《紅外與激光工程》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無線光通信 徑向分布高斯陣列光束 光強分布 自耦合特性
【摘要】:根據(jù)廣義Huygens-Fresnel原理和修正von Karman譜模型,推導出了徑向分布高斯陣列光束經(jīng)非相干合成后在大氣湍流中傳輸時的光強分布解析表達式,并對陣列光束自耦合特性隨傳輸距離和徑向分布半徑的變化情況進行了數(shù)值分析,最后對徑向分布半徑不同的陣列光束自耦合特性隨傳輸距離的變化進行了測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高斯陣列光束在大氣湍流中水平傳輸時,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陣列光束會從某一距離處耦合成一束,且合成光束的平均光強呈類高斯分布;相同傳輸條件下,徑向分布半徑越小,陣列光束的自耦合特性越好。
【作者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自動化與信息學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77080,60977054)
【分類號】:O435
【正文快照】: 0引言隨著陣列光束在大氣激光通信、航空航天和高能武器等領域研究的深入,對陣列光束及其傳輸特性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陣列光束在傳輸過程中會發(fā)生光束擴展、光斑漂移等湍流效應,這嚴重制約了陣列光束的發(fā)展,但又難以避免[2],研究陣列光束在大氣湍流中的傳輸特性有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光纖光束傳輸系統(tǒng)[J];應用光學;1994年05期
2 盧光山,胡巍,傅喜泉,鄧冬梅,郭弘;環(huán)形光束的聚焦性質(zhì)研究[J];光子學報;2003年02期
3 梅掌榮;趙道木;顧菊觀;;矢量可控空心光束的非傍軸傳輸[J];光學學報;2009年06期
4 鄧錫銘,方洪烈,林衛(wèi)平;計算光束衍射傳輸?shù)囊环N新方法[J];光學學報;1981年01期
5 鄧錫銘,林偉平,方洪烈;傍軸光束傳輸?shù)膭恿W分析[J];光學學報;1981年05期
6 程祖海,岳超瑜,李再光;氣動激光窗口的光束傳輸特性[J];中國激光;1987年03期
7 過巳吉,石順祥,關義春,安毓英;光致折射晶體中高速調(diào)制光束傳輸和放大的理論研究[J];光學學報;1990年04期
8 郭弘,鄧錫銘;穩(wěn)態(tài)光束傳輸?shù)膭恿W分析[J];物理學報;1995年04期
9 曹清,鄧錫銘;非傍軸光束的光束質(zhì)量因子.I特性分析[J];光學學報;1996年10期
10 黎昌金;呂百達;;非傍軸矢量異常空心光束的傳輸特性[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8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葉一東;李建民;顏宏;王鋒;雒仲祥;;光束衍射傳輸?shù)臄?shù)值仿真方法[A];第十七屆全國激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李陽月;蒲繼雄;;渦旋光束通過角向分布狹縫的干涉特性[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馮博;甘雪濤;趙建林;;階梯相位型渦旋光束傳輸特性研究[A];2010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4 錢勇;張宇;魏榮;王育竹;;單角錐準直空心光勢阱的理論與實驗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陸璇輝;陳和;趙承良;;渦旋光束和光學渦旋的研究[A];2007年先進激光技術發(fā)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芳;陣列光束在湍流大氣中的傳輸及目標散射回波特性[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2 高麒麟;多模光纖中基于受激布里淵散射的光束凈化效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魯強;基于LCOS的Airy光束陣列生成及其光強閃爍特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董淵;雙半高斯空心光束的形成、傳輸及控制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董一鳴;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表征、傳輸及應用基礎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6 段_";有限光束在平面微結(jié)構(gòu)中的共振傳輸[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8年
7 姚e,
本文編號:13292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32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