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雙頻調制技術數(shù)值模擬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雙頻調制技術數(shù)值模擬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介質阻擋放電 雙頻調制技術 非線性效應 耦合增益
【摘要】:雙頻增強與調制技術為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提供了更多控制與優(yōu)化關鍵等離子體參數(shù)的手段,特別是為其電子密度、氣體溫度獨立調控提供了可能,是一種正處于探索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技術。本文利用一維自洽流體模型并耦合半動力學方法,研究了雙頻增強與調制下的等離子體放電特性以及不同匹配方式對等離子體重要參數(shù)的影響規(guī)律,從耦合增益角度歸納了施加雙頻功率源頻率選擇的基本原則,通過考察電子、離子密度、電場以及電子碰撞激發(fā)的空間演化,分析了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雙頻調控機制,為充分了解并揭示雙頻調制機理,發(fā)揮這一新型等離子體源的優(yōu)勢奠定了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大科學工程專項建設指揮部暨空間基礎科學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07079)
【分類號】:O53;O461.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來,非平衡態(tài)冷等離子體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如放電空間內富含活性粒子數(shù)量大、種類多、活性強,放電強度適中,宏觀溫度較低等,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中的各個領域。介質阻擋放電(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DBD)作為在大氣壓開放環(huán)境下產生密度較高、溫度較低等離子體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朗;胡炳j;王爽;閆鵬;馮玉濤;孫念;;壓縮采樣光譜調制技術研究[J];光子學報;2013年08期
2 陳恒光,呂文培,鐘安;用θ調制技術實現(xiàn)空間變化的光學邏輯運算[J];中國激光;1989年11期
3 雷繼崗;;網(wǎng)絡編碼調制技術的原理及應用[J];科技資訊;2008年01期
4 李虎;;基帶調制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J];中國西部科技;2010年12期
5 顧宏;趙啟大;楊功流;;數(shù)字閉環(huán)光纖陀螺儀過調制技術研究[J];光電子.激光;2008年08期
6 秦偉;劉亮;何攀峰;;基于矢量調制技術實現(xiàn)載波移頻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7 劉志鵬;楊可;;淺談超窄帶調制技術(VMSK)及其應用[J];科技風;2008年19期
8 宋茂忠;洪濤;陳林;;發(fā)射方向調制信號的多波束調制技術[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08年01期
9 王忠慶,常寶林;新型SPWM調制技術的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李紅;;基于Matlab的線性模擬調制技術研究[J];科技廣場;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宋茂忠;;載有方位信息的數(shù)字時空調制技術[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2 程曉榮;侯思祖;苑津沙;王繼業(yè);;寬帶電力線通信調制技術性能分析和改進及優(yōu)化[A];200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3 黃志;陳海強;覃文婷;;基于基帶預處理的連續(xù)相位(CPM)調制技術的研究[A];廣西計算機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尤揚;;UWB通信技術中的時間調制技術及應用前景[A];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通信與信息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李建平;楊娜;趙媛;;IBOC QAM調制技術與仿真實現(xiàn)[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6 梁孫亮;林福華;;一種微波分頻鎖相MSK調制技術的研究[A];1987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下)[C];1987年
7 謝海軍;蔡竟業(yè);;∑-△調制技術在頻率合成中的應用[A];2008年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劉亮;秦偉;;基于矢量調制技術的寬帶微波高精度移相方法研究[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Ⅱ)[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閆冰;調制技術與無線網(wǎng)絡共演進[N];網(wǎng)絡世界;2006年
2 每牧;畜禽精飼料的加工與調制技術[N];山西科技報;2004年
3 董春慶;ISDN/ADSL技術綜述[N];網(wǎng)絡世界;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小平;VWDK調制技術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2 趙輝;疊加合成非線性放大16QAM高速調制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曉瑩;深空通信中基于中繼的網(wǎng)絡調制技術[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李井賀;基于球填充的高維調制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代華;基于時域混合調制技術的光網(wǎng)絡容量擴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4 李雄;基于頻控陣的調制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滿建超;無線光纖融合系統(tǒng)中基帶調制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6 趙璐;基于新型調制技術的WDM-PON系統(tǒng)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7 蘇夢蜀;微波直接射頻調制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8 董明昶;通信用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調制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9 樊紹群;基于多跳網(wǎng)絡的信號編碼調制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10 龔曉暉;一種新型的CIJFMSK調制技術[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616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26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