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PD的粒子位移與輸出電壓的轉換系數(shù)標定
本文關鍵詞:基于QPD的粒子位移與輸出電壓的轉換系數(shù)標定
更多相關文章: 光鑷 四象限位置探測器(QPD) 電壓-位移轉換系數(shù) 位移測量 CCD相關算法
【摘要】:在光鑷系統(tǒng)中通常利用四象限位置探測器(QPD)進行位移測量,QPD的輸出電壓-粒子位移標定一直是影響位移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論文研究了一種在光鑷中基于QPD的輸出電壓-粒子位移標定方法,用QPD記錄粒子移動時的電壓信號,同時用CCD測量粒子的位移,比較電壓峰峰值和位移峰峰值求得電壓-位移轉換系數(shù)。基于該標定的轉換系數(shù)可快捷、實時的測量光鑷系統(tǒng)中的粒子位移。搭建了光鑷系統(tǒng),并測量了放大倍數(shù)為120時的QPD輸出電壓-粒子位移轉換系數(shù),Y軸方向的轉換系數(shù)平均值為0.1186v/μm,不穩(wěn)定性低于1%,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進一步分析了影響轉換系數(shù)標定精度的因素,包括系統(tǒng)放大倍數(shù)、粒子光斑大小、粒子縱向深度變化等。
【作者單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光電測試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8047、61475021)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3-0667)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CIT&TCD201404113)
【分類號】:TN249
【正文快照】: 光鑷技術是激光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發(fā)明,其利用一束高度匯聚的激光束所形成的三維勢阱來捕獲和操控微小粒子,已成為微納米微粒操控和皮牛力測量的重要工具[1]。光鑷以其非接觸、無損傷、操縱精度高等特點備受生物醫(yī)學研究者的青睞,利用光鑷技術操縱微納米級別的生物粒子是近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向東;于文波;譚久彬;;二維位移測量中激光漂移實時補償方法研究[J];光電子.激光;2014年02期
2 龍風;陳灼民;錢靜;;低溫環(huán)境中位移測量的實現(xiàn)[J];低溫與超導;2007年03期
3 辛倩倩;李建麗;田麗;朱煒;楊明偉;;自混合干涉效應在位移測量中的應用現(xiàn)狀[J];新型工業(yè)化;2014年06期
4 楊振宇;王鳴;夏巍;郝輝;郭冬梅;;正弦相位調制自混合干涉大范圍位移測量精度測試與分析[J];光學學報;2013年04期
5 姬靜毅;葉會英;禹延光;;基于光反饋自混合干涉的位移測量算法設計及濾波[J];激光與紅外;2011年01期
6 郭常盈;胡念英;;光反饋自混合干涉位移測量算法[J];激光雜志;2013年02期
7 趙洋;用超聲衍射效應實現(xiàn)位移測量[J];光學技術;1998年01期
8 余官正;用于高精確度位移測量的散斑全息干涉術(英文)[J];計量學報;1988年01期
9 王國超;顏樹華;高雷;謝學東;田震;;光柵干涉位移測量技術發(fā)展綜述[J];激光技術;2010年05期
10 褚俊;李頂根;羅鋒;劉明勇;;激光三角法位移測量中光強度的模糊自適應控制[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麗瓊;能量天平運動線圈位移激光干涉測量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朱君瑤;光反饋自混合干涉信號噪聲處理及位移測量算法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譚潤韜;基于He-Ne激光回饋的納條紋技術[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楊振宇;正弦相位調制型激光自混合干涉位移測量技術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4 郭鵬亮;基于高階橫模小位移的測量[D];山西大學;2016年
5 劉曉艷;自混合干涉信號仿真和位移測量虛擬儀器[D];鄭州大學;2014年
6 張毅;基于Labview和激光多普勒技術的微小位移測量及應用[D];蘇州大學;2011年
7 郝軍;光波導中古斯?jié)h欣位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8 鄭明月;基于相位展開原理的自混合干涉位移測量技術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532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25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