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的預測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的預測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立體視頻 多視點加深度 壓縮編碼 3D-HEVC 預測技術
【摘要】:近年來,隨著立體顯示和交互式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二維視頻已經(jīng)無法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而是渴望能夠更加逼真記錄自然場景的形色兼具的顯示視頻。三維顯示視頻逐步進入觀眾的視線。三維顯示視頻,顧名思義,就是對于給定場景可以提供深度感知的一組信號集合。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作為三維顯示視頻的主流數(shù)據(jù)格式,成為當下立體視頻領域的研究熱點。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格式由多路視頻及其相應的深度圖序列組成,其數(shù)據(jù)量通常幾倍于傳統(tǒng)的二維視頻,再加上采集的視頻分辨率越來越大,數(shù)據(jù)量進一步激增。龐大的視頻數(shù)據(jù)量,難以實現(xiàn)存儲和傳輸?shù)囊?迫切需要高效的壓縮編碼技術來減少數(shù)據(jù)量。2013年,新一代高效視頻編碼標準(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問世,并針對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進行編碼擴展,擬形成基于HEVC的3D視頻編碼標準(3D-HEVC)。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本論文針對3D-HEVC標準中的預測技術開展研究,預測是立體視頻編碼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預測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傳輸數(shù)據(jù)量和最終的顯示視頻質(zhì)量,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從提升編碼效率、降低編碼復雜度以及增強編碼處理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和貢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深度圖預測:3D-HEVC標準深度建模模式中分區(qū)常數(shù)值預測的參考像素選擇沒有很好地考慮深度圖邊界特性。針對該問題,結合物體實際的邊界信息,本文提出一種改進型的分區(qū)常數(shù)值預測算法。同時,考慮空域邊緣相似性,給出一種增強型的Contour分割算法。2.視點間預測:3D-HEVC標準Sub-PU級視點間運動矢量預測技術中空洞填補算法無法流水線(pipeline)執(zhí)行和并行處理,嚴重影響算法的工程應用價值。針對此問題,本文提出四種空洞填補方案實現(xiàn)pipeline執(zhí)行和并行處理。3.紋理圖預測:3D-HEVC標準基于深度的塊分區(qū)幀間預測技術中分區(qū)推導過程與分段mask過程存在很大的冗余性。針對這一點,本文提出一種改進型的分區(qū)推導算法,巧妙地利用分段mask過程獲取的mask值信息簡化分區(qū)推導過程,消除內(nèi)在的過程冗余。
【關鍵詞】:立體視頻 多視點加深度 壓縮編碼 3D-HEVC 預測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19.8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與創(chuàng)新點14-15
- 1.4 本文的章節(jié)安排15-16
- 第二章 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壓縮基礎與技術簡介16-34
- 2.1 MVD立體視頻系統(tǒng)16-21
- 2.2 3D-HEVC標準中MVD立體視頻壓縮21-25
- 2.2.1 視頻壓縮原理21-22
- 2.2.2 視頻編碼技術框架22-25
- 2.3 DIBR虛擬視點合成技術25-27
- 2.4 HEVC標準相關技術27-33
- 2.5 本章小結33-34
- 第三章 3D-HEVC標準深度建模模式幀內(nèi)預測技術34-50
- 3.1 技術背景34
- 3.2 深度建模模式幀內(nèi)預測34-39
- 3.2.1 深度塊分割35-36
- 3.2.2 分區(qū)常數(shù)值預測36-39
- 3.3 深度建模模式改進算法39-44
- 3.3.1 增強型的Contour分割方式39-42
- 3.3.2 改進型的分區(qū)常數(shù)值預測42-44
- 3.4 實驗條件與統(tǒng)計結果說明44-46
- 3.5 實驗結果與分析46-49
- 3.6 本章小結49-50
- 第四章 3D-HEVC標準視點間運動矢量預測技術50-60
- 4.1 技術背景50
- 4.2 視點間運動矢量預測技術50-56
- 4.2.1 視差向量推導51-54
- 4.2.2 Sub-PU級視點間運動矢量預測54-55
- 4.2.3 空洞填補55-56
- 4.3 空洞填補改進算法56-57
- 4.4 實驗結果與分析57-58
- 4.5 本章小結58-60
- 第五章 3D-HEVC標準基于深度的塊分區(qū)幀間預測技術60-68
- 5.1 技術背景60
- 5.2 基于深度的塊分區(qū)幀間預測技術60-65
- 5.2.1 虛擬深度塊獲取61-62
- 5.2.2 分區(qū)方式推導62-63
- 5.2.3 分段樣點mask值計算63
- 5.2.4 雙分區(qū)運動補償和預測合并63-65
- 5.3 分區(qū)方式推導改進算法65-66
- 5.4 實驗結果與分析66-67
- 5.5 本章小結67-68
- 第六章 全文總結與展望68-70
- 6.1 本文總結68-69
-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69-70
- 致謝70-71
- 參考文獻71-7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75-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廣民;立體視頻會議中基于對象的中間視生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年09期
2 徐彬;蔣剛毅;郁梅;;一種基于塊匹配的立體視頻錯誤隱藏方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年05期
3 黃明;李世其;尹文生;;立體視頻傳輸與再現(xiàn)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年11期
4 龐燕;;立體視頻的編輯與播放[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 王群;李曉光;卓力;;立體視頻傳輸技術研究進展[J];測控技術;2011年05期
6 鄭越;楊淑瑩;;一種基于三階亮度校正的平面視頻轉(zhuǎn)立體視頻快速算法[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7 李華;蘇志斌;任慧;;活態(tài)文化資源雙目立體視頻存儲技術研究[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8 曉云;;“無線立體視頻”通過鑒定[J];每周電腦報;1997年44期
9 朱曉瑞;卓力;;立體視頻誤碼恢復技術綜述[J];測控技術;2012年05期
10 蘇志斌;李華;呂朝輝;任慧;;活態(tài)文化資源雙目立體視頻采集系統(tǒng)研究[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賢;張剛;趙文吉;左建章;;基于生理視覺原理的立體視頻重建技術研究[A];立體圖象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黃瑾;韓軍功;盧朝陽;焦衛(wèi)東;;立體視頻編碼方法綜述[A];立體圖象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費躍;李福翠;郁梅;;基于自動多視點顯示的立體視頻錯誤隱藏算法[A];浙江省電子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葉斌;蔣剛毅;李世平;易文娟;郁梅;劉尉悅;;基于H.264的立體視頻VOD系統(tǒng)[A];第二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6)——第15屆中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06)論文集[C];2006年
5 王世剛;王學軍;陳賀新;;MPEG-4框架的面向立體視頻對象壓縮編碼的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劉爽;王世剛;陳賀新;呂源治;;基于視差和變化檢測的立體視頻對象的實時提取[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玫 通訊員 李俊卿;立體視頻研發(fā)基地落戶深圳[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2 記者 趙婀娜;自主研發(fā)立體視頻芯片發(fā)布[N];人民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高靚 通訊員 程曦 白雪蕾;占領立體視頻技術制高點[N];中國教育報;2013年
4 記者 程曦 實習記者 白雪蕾;引領中國立體視頻技術跨越式發(fā)展[N];新清華;2013年
5 記者 豐捷;清華研發(fā)立體視頻芯片“清立方”[N];光明日報;2011年
6 記者 楊晨光;清華自主研發(fā)立體視頻芯片[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自動化系;我校發(fā)布“清立方”立體視頻芯片成果[N];新清華;2011年
8 李荔;立體視頻芯片[N];北京科技報;2011年
9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戴瓊海;產(chǎn)業(yè)日趨成熟 2D轉(zhuǎn)3D走向市場化[N];中國電子報;2010年
10 記者 李舒瑜;深圳經(jīng)驗將在全省起示范作用[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艷;立體視頻質(zhì)量評價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2 唐貴進;無線Mesh網(wǎng)絡中端到端立體視頻質(zhì)量保障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3 王寶亮;基于H.264的多視點立體視頻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郭銳;基于LDPC碼不等錯誤保護的立體視頻通信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吳笛;可分級的多視點立體視頻編碼及傳輸關鍵算法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6 鐘睿;基于深度圖修復與JND建模的立體視頻編碼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7 周圓;面向IP網(wǎng)絡的多視點立體視頻傳輸失真分析與建模[D];天津大學;2011年
8 郭大波;網(wǎng)格基單目和立體視頻編碼及相關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玉花;多視點加深度立體視頻的預測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陳賢;基于生理視覺原理的立體視頻重建技術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金明磊;立體視頻傳輸與錯誤隱藏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12年
4 唐俊林;多視點立體視頻采集與發(fā)送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12年
5 常波;立體視頻舒適度客觀評價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劉庚生;多視點立體視頻的傳輸與差錯控制[D];天津大學;2010年
7 關天曉;立體視頻感興趣區(qū)域的提取及其編碼技術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衛(wèi)瑞平;雙目立體視頻對象壓縮編碼技術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白永強;面向立體視頻的質(zhì)量評價與碼率控制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10 劉文娟;基于運動和視差信息的立體視頻質(zhì)量評價[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367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93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