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網絡通信論文 >

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04:11

  本文關鍵詞: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雷達 發(fā)布 訂閱模式 ZeroMQ 建模仿真


【摘要】:隨著計算機和軟件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現有雷達建模仿真平臺逐漸暴露出兼容性差、復用程度低、功能不夠完善等問題,已經無法滿足雷達系統(tǒng)規(guī)模迅速擴大以及分布式仿真的基本需求。本文旨在通過開發(fā)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解決上述問題,為雷達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提供有效幫助。本文針對現有雷達建模仿真平臺存在的兼容性差等問題,基于運算與存儲分離的思想,將組件化技術融入到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的建設中來,形成了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的設計方案,并詳細地闡述了平臺的仿真構架設計、子系統(tǒng)設計和仿真臺位部署的設計。然后針對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最基本的通信問題,結合發(fā)布 訂閱模式,對ZeroMQ開源庫進行二次開發(fā),開發(fā)出了一套分布式通信中間件。該中間件從單位報文的傳輸時間和資源占用率上都領先于傳統(tǒng)方法。進而,根據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的設計方案,完成了半自動模塊生成子系統(tǒng)、場景想定子系統(tǒng)、參數設置子系統(tǒng)、雷達顯控子系統(tǒng)、數據錄取和回放子系統(tǒng)的程序編寫和軟件開發(fā)工作。最后,以某機載火控雷達系統(tǒng)的應用為例,對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進行測試,根據相應的臺位部署、人員分配情況和運行結果,驗證了本文提出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目前,作者已經基本完成上述所有功能的設計和實現。以本文為基礎開發(fā)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已經逐漸投入使用,平臺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方面都符合預期要求,為雷達系統(tǒng)的功能驗證等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關鍵詞】:雷達 發(fā)布 訂閱模式 ZeroMQ 建模仿真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5;TP391.9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號對照表10-11
  • 縮略語對照表11-15
  • 第一章 緒論15-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5-16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6-18
  • 1.2.1 雷達建模仿真的發(fā)展歷程16-17
  • 1.2.2 國內外分布式系統(tǒng)仿真領域的研究成果17-18
  • 1.2.3 現有仿真平臺的局限性18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8-21
  • 第二章 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設計方案21-31
  • 2.1 設計理念21-24
  • 2.1.1 基于動態(tài)鏈接庫的組件技術21
  • 2.1.2 運算與存儲分離思想21-23
  • 2.1.3 使用缺陷管理系統(tǒng)規(guī)范開發(fā)過程23-24
  • 2.2 仿真構架設計24-26
  • 2.3 子系統(tǒng)的設計26-27
  • 2.4 仿真臺位的部署27-29
  • 2.5 本章小結29-31
  • 第三章 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通信中間件的設計和實現31-41
  • 3.1 ZeroMQ及其性能概述31-32
  • 3.2 發(fā)布-訂閱模式及其ZeroMQ實現32-34
  • 3.2.1 發(fā)布-訂閱模式概述32-33
  • 3.2.2 發(fā)布-訂閱模式的ZeroMQ實現33-34
  • 3.3 分布式通信中間件的實現34-38
  • 3.3.1 消息分類和報文設計35-37
  • 3.3.2 基于解算步驟對齊的流程控制37-38
  • 3.4 中間件的性能測試38-39
  • 3.5 本章小結39-41
  • 第四章 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的詳細設計與實現41-69
  • 4.1 仿真服務底層設計與實現41-43
  • 4.1.1 矩陣運算庫的封裝41-42
  • 4.1.2 常用雷達仿真功能的封裝與使用42-43
  • 4.2 半自動模塊生成子系統(tǒng)43-48
  • 4.2.1 模型的標準化44-46
  • 4.2.2 界面設計和功能設計46-48
  • 4.3 場景想定子系統(tǒng)的設計實現48-52
  • 4.3.1 MapX地理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48-50
  • 4.3.2 可視化場景想定的實現和操作邏輯設計50-52
  • 4.4 參數設置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52-53
  • 4.5 雷達顯控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53-63
  • 4.5.1 基于窗口分割的顯控子系統(tǒng)的設計方案53-56
  • 4.5.2 OpenGL的引入和環(huán)境配置56-59
  • 4.5.3 P/B顯子組件的設計59-62
  • 4.5.4 波形顯示子組件的設計62-63
  • 4.6 數據錄取和回放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63-65
  • 4.6.1 軟件運行流程設計63-64
  • 4.6.2 界面設計和操作邏輯設計64-65
  • 4.7 平臺封裝65-68
  • 4.7.1 文件的分類機制65-67
  • 4.7.2 安裝包的構建67-68
  • 4.8 本章小結68-69
  • 第五章 分布式雷達建模仿真平臺的測試69-75
  • 5.1 測試環(huán)境69
  • 5.1.1 各臺位軟硬件配置69
  • 5.1.2 臺位部署和人員分配69
  • 5.2 測試系統(tǒng)架構和預設參數69-71
  • 5.3 測試結果71-74
  • 5.4 本章小結74-75
  • 第六章 總結和展望75-77
  • 6.1 研究結論75
  • 6.2 研究展望75-77
  • 參考文獻77-79
  • 致謝79-81
  • 作者簡介81-8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蔡q,

本文編號:8182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8182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b8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