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載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相位誤差補償研究
本文關鍵詞:機載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相位誤差補償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氣光學 合成孔徑激光雷達 相位屏 秩一相位誤差估計法
【摘要】:為了研究大氣湍流對合成孔徑激光雷達(SAL)成像的影響,基于Monte-Carlo隨機因子,對滿足Kolmogorov統(tǒng)計規(guī)律的大氣湍流相位屏進行數(shù)值模擬,計算了不同湍流、不同波長情況下的機載SAL成像結果,數(shù)值分析了不同斜距、不同波長條件下合成孔徑長度與大氣相干長度比值隨大氣湍流強度的變化關系。結果表明大氣湍流效應嚴重影響了SAL的方位向成像,隨著湍流強度的增大,SAL圖像散焦越來越嚴重,直至目標無法分辨。同一湍流強度下,光束波長越長,SAL成像效果越好。對于湍流效應造成的SAL圖像失真,采用改進的秩一相位誤差估計(IROPE)法對SAL圖像進行補償,當大氣相干長度大于實孔徑長度時,IROPE算法能夠有效改善圖像的聚焦效果,提升SAL成像分辨率。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大氣光學 合成孔徑激光雷達 相位屏 秩一相位誤差估計法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5013)
【分類號】:TN957.52
【正文快照】: 1引言合成孔徑激光雷達(SAL)是一種以激光器為輻射源的光學成像雷達,由于激光信號波長更短且傳播頻率更高,對于相對運動速度相同的目標可以產(chǎn)生更大的多普勒頻移,所以在成像分辨率及成像時間上,相比合成孔徑雷達(SAR)具有顯著優(yōu)勢,并且其克服了普通激光成像雷達掃描波束窄、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彭仁軍,吳健,楊春平,陳長庚;用干涉法實現(xiàn)光學合成孔徑技術[J];光學學報;2002年03期
2 郭亮;邢孟道;梁毅;唐禹;;一種機載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聚束模式成像算法[J];光學學報;2008年06期
3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V):成像分辨率和天線孔徑函數(shù)[J];光學學報;2009年05期
4 戴品娟;劉國國;吳謹;;大氣湍流下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數(shù)值模擬及PGA補償[J];光學學報;2010年03期
5 華志勵;李洪平;;基于隨機數(shù)據(jù)元擴張的大氣湍流相位屏數(shù)值模擬[J];光學學報;2012年05期
6 向勁松;張孝雷;張苗苗;楊松;;無限長湍流相位屏產(chǎn)生方法[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文英;陳玲;;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技術及現(xiàn)狀[J];電訊技術;2008年02期
2 王恩宏;胡以華;李磊;蔡曉春;;合成孔徑激光雷達自適應成像技術[J];電光與控制;2010年11期
3 何勁;張群;羅迎;楊小優(yōu);;逆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微多普勒效應分析及特征提取[J];電子學報;2011年09期
4 何勁;張群;鄧冬虎;李松;;基于ISAL的含旋轉部件目標成像及微動特征提取[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2年06期
5 瞿福琪;胡以華;冷蛟峰;;基于啁啾脈沖的反射層析激光雷達成像[J];光電工程;2012年04期
6 呂旭光;閆飛;郝士琦;;大氣散射對合成孔徑激光雷達回波信噪比的影響[J];光電技術應用;2011年01期
7 郭亮;曾曉東;邢孟道;唐禹;;低脈沖重復頻率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J];光電子.激光;2011年05期
8 張偉,王治樂,龍偉軍;光學合成孔徑成像技術發(fā)展概況[J];光學技術;2003年06期
9 華志勵;李洪平;;一種機載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相位誤差補償方法[J];光學學報;2009年05期
10 戴品娟;劉國國;吳謹;;大氣湍流下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數(shù)值模擬及PGA補償[J];光學學報;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建鋒;孫志偉;許倩;周煜;侯培培;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單柱面透鏡光學處理器[A];上海市紅外與遙感學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來志;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系統(tǒng)調頻激光器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華志勵;大氣湍流背景下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算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王忠生;復雜光瞳成像計算機仿真與實驗驗證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郭亮;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實驗與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寧永慧;星上高分辨率TDICCD相機圖像實時預處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田玉珍;激光照明主動成像光場閃爍及散斑抑制分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趙明波;激光成像雷達地面遮蔽目標檢測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弋寧;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仿真實驗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張云;合成孔徑激光雷達[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6年
3 鄭益麗;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4 楊林;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的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5 陳娟;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信號模型及成像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6 滿祥錕;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中平衡接收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張文睿;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中激光外差探測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張二磊;正側視條帶模式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仿真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胡新士;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信號模型及成像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張瑋;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信號頻率非線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云波;唐波;王麗娜;張明東;;合成孔徑激光雷達頻率穩(wěn)定性問題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2 張慧敏;李新陽;;大氣湍流畸變相位屏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J];光電工程;2006年01期
3 李新陽,姜文漢,王春紅,鮮浩,吳旭斌;激光大氣水平傳輸湍流畸變波前的功率譜分析I:波前整體傾斜與泰勒頻率[J];光學學報;2000年07期
4 李新陽,姜文漢,王春紅,鮮浩,吳旭斌;激光實際大氣水平傳輸湍流畸變波前的功率譜分析II:波前相位與格林伍德頻率[J];光學學報;2000年08期
5 王治樂,張偉,龍夫年;衍射受限光學合成孔徑成像系統(tǒng)像質評價[J];光學學報;2005年01期
6 易修雄,郭立新,吳振森;高斯波束在湍流大氣斜程傳輸中的閃爍問題研究[J];光學學報;2005年04期
7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Ⅰ):離焦和相位偏置望遠鏡接收天線[J];光學學報;2008年05期
8 郭亮;邢孟道;梁毅;唐禹;;一種機載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聚束模式成像算法[J];光學學報;2008年06期
9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Ⅱ):空間相位偏置發(fā)射望遠鏡[J];光學學報;2008年06期
10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Ⅲ):雙向環(huán)路發(fā)射接收望遠鏡[J];光學學報;2008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建柱;大氣湍流對部分相干平頂高斯光束影響的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褚利文;張旭;朱利民;;數(shù)字相移測量中的高精度相位誤差補償[J];光學儀器;2013年01期
2 葉素清;;極化失配引起的相位誤差分析[J];電子對抗技術;1988年04期
3 薛國義;周智敏;;一種新的機載SAR回波高階多項式相位誤差提取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07期
4 徐顯文;洪光烈;凌元;胡以華;舒嶸;;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振動相位誤差的模擬探測[J];光學學報;2011年05期
5 鄭義明,保錚;一種改進的相位誤差估計算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6 徐楊,黃玉學;延時鎖定環(huán)在高動態(tài)下的跟蹤相位誤差分析[J];無線電通信技術;2004年05期
7 趙志勇;常文革;黎向陽;賈高偉;;去調頻處理中空變相位誤差補償方法[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8 吳寶東;陳舒;;基于相位干涉儀測向系統(tǒng)的相位誤差分析[J];艦船電子對抗;2008年03期
9 周;;相位誤差對分辨力的影響[J];電子技術選譯;1977年00期
10 張文旭;司錫才;蔣伊琳;;相位干涉儀測向系統(tǒng)相位誤差研究[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6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萬亮;何國瑜;武建華;許鼎;;基于時域窗技術的電纜相位誤差修正方法[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姜義成;張t,
本文編號:7039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70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