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軟件無線電架構的中短波接收機硬件設計方案
本文關鍵詞:基于軟件無線電架構的中短波接收機硬件設計方案
【摘要】:軟件無線電是通信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文章介紹了沿襲軟件無線電架構而設計的一款中短波接收機,并分模塊闡述模擬前端、A/D模塊、DSP模塊的設計方案。該設計經(jīng)最終調試滿足基本性能要求。
【作者單位】: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二八一臺;
【關鍵詞】: 軟件無線電 模數(shù)轉換 DSP
【分類號】:TN858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提出軟件無線電的概念后,無線電通信領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jīng)歷了由模擬向數(shù)字轉化、由固定向移動轉化的過程。現(xiàn)在軟件無線電已被廣泛用于軍事、廣播、氣象、商業(yè)等各個領域。在應對越來越擁擠的波段所帶來的相互間干擾時,傳統(tǒng)的模擬接收機顯得力不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景軍;基于軟件無線電的短波接收機設計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靜;;短波廣播傳輸鏈路分析[J];硅谷;2013年12期
2 劉衛(wèi)華;王李民;周志文;;短波接收機射頻前端增益校正設計與實現(xiàn)[J];船電技術;2014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建軍;曾祥華;李崢嶸;王飛雪;;電子對抗環(huán)境下AGC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光與控制;2008年01期
2 鞠蘇民;陳文華;;FIR濾波器的MATLAB設計與DSP算法實現(xiàn)[J];通信與廣播電視;200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林沛銘;軟件無線電解調算法研究及其數(shù)字中頻接收機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2 童琦;全數(shù)字短波接收機數(shù)字模塊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7年
3 劉萬松;基于DSP的FIR數(shù)字濾波器的設計[D];貴州大學;2008年
4 曹新星;短波接收機高精度本振信號源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5 李群峰;基于軟件無線電的無線測控網(wǎng)數(shù)字基帶系統(tǒng)的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謝金娟;短波接收機前端高中頻電路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萬勇;基于DSP的軟件無線電調制解調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星成,羅恒宏,張光昭;軟件無線電中的關鍵技術及平臺構建初探[J];無線電通信技術;2000年01期
2 李玉斌;軟件無線電概述[J];無線電工程;2000年04期
3 徐永勝;國外軍用軟件無線電的發(fā)展現(xiàn)狀[J];電訊技術;2001年03期
4 葉中付,吳濤,徐旭;擴頻通信系統(tǒng)的軟件無線電實現(xiàn)結構及性能分析[J];電子學報;2001年01期
5 劉偉;淺談軟件無線電原理及其關鍵技術[J];電信快報;2001年04期
6 麥凱;軟件無線電設計之路[J];電子產(chǎn)品世界;2001年20期
7 蔡躍明;軟件無線電[J];電子世界;2001年06期
8 劉延峰,王繼良;軟件無線電及其實現(xiàn)的技術條件[J];信息技術;2001年10期
9 廖建波;軟件無線電[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10 吳家洲,姚遠,郭明金;軟件無線電的應用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鐵軍;胡正名;;軟件無線電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A];信息科學與微電子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陳金鷹;方根平;陳冰海;;軟件無線電發(fā)展與應用[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趙秋明;林志堂;林敏;;小型化軟件無線電硬件平臺設計[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彭鐸;李如紅;林小忠;;軟件無線電及其關鍵技術[A];2009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霍文俊;許家萬;;軟件無線電在軍事通信中的應用研究[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胡行毅;;空間任務中的重組計算與軟件無線電[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七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聞翔;劉雙平;陳國杰;;軟件無線電中極窄帶低通信號的分離[A];中國航空學會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yè)全國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楊勃航;常淑桂;李國民;唐書國;林令濤;;多軟核結構的軟件無線電設計方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杜安源;;軟件無線電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應用的相關技術研究[A];2005年安徽通信論文集[C];2006年
10 欒海妍;江樺;崔偉亮;;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語圖儀的設計與實現(xiàn)[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寶豐 編譯;軟件無線電發(fā)展現(xiàn)狀[N];電子報;2013年
2 成都 新力 編譯;軟件無線電的特點[N];電子報;2013年
3 山東省信息產(chǎn)業(yè)廳 韓旭東;“軟件無線電”將推動手機的“計算機化”變革[N];中國電子報;2004年
4 ;軟件無線電往哪兒走?[N];計算機世界;2005年
5 ;軟件無線電:改變無線通信前進的方式[N];計算機世界;2005年
6 山東省信息產(chǎn)業(yè)廳 韓旭東;“軟件無線電”將推動手機的“計算機化”變[N];中國電子報;2004年
7 劉海英 張秉衡;軟件無線電 推進國防現(xiàn)代化[N];中國電子報;2001年
8 潘學俊 肖凱;通信裝備變革的魔術師:軟件無線電[N];解放軍報;2001年
9 ;軟件無線電: 無線通信的第三次革命[N];人民郵電;2002年
10 ;風河推出新型軟件無線電解決方案[N];人民郵電;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健;軟件無線電的基本理論構架[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2 林華杰;軟件無線電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3 胡延平;軍用軟件無線電偵聽接收機設計與實現(xiàn)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1年
4 趙民建;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軟件無線電接收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彭華;軟件無線電中的盲接收技術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2年
6 張睿;軟件無線電中的信號檢測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7 陳曉毅;數(shù)字廣播接收機的軟件無線電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董騫;基于軟件無線電的SAR數(shù)字接收機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7年
9 陳晨;軟件無線電和OFDM系統(tǒng)中的同步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10 李榮春;基于GPU的軟件無線電并行算法與系統(tǒng)結構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饒玲俐;基于GNU Radio和RTLSDR軟件無線電的FM廣播解調接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婷;教學型軟件無線電實驗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3 白武奇;基于軟件無線電的硬件設計與調試[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4 王宛昕;支持信號碼速率估計的中頻接收軟件無線電平臺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韓偉強;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解調技術[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6 趙鵬飛;軟件無線電的硬件平臺[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7 楊潔;軟件無線電中調制、模式識別及解調的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09年
8 鐘明明;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數(shù)字化中頻處理平臺的硬件設計與實現(xiàn)[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9 楊清海;軟件無線電的功能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10 尹小俊;軟件無線電在衛(wèi)星定位導航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5466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54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