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腦電微狀態(tài)的腦力負荷評價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11:56
高級決策對于指揮者的腦力負荷具有更高的要求,及時獲得指揮者的腦力負荷狀態(tài)可以輔助人機系統(tǒng)并提高人機系統(tǒng)的智能化水平.設計了虛擬無人機操作環(huán)境,通過反應時任務描述了被試在進行高腦力負荷任務前后的行為學和事件相關(guān)電位改變.使用低導聯(lián)腦電微狀態(tài)對任務態(tài)被試的不同腦力負荷狀態(tài)進行評價.結(jié)果表明,反應時任務可以從行為學評價被試的腦力負荷狀態(tài),低導聯(lián)腦電微狀態(tài)可以根據(jù)任務態(tài)腦電,客觀評價被試的腦力負荷.
【文章來源】:指揮與控制學報. 2020,6(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無人機任務
全部被試的反應時任務準確率均達到了90%以上,無被試被排除.全部被試在無人機任務前后反應時的箱型圖如圖4所示,該結(jié)果表明,虛擬無人機任務前后,被試的總體反應時間增長,這表明高腦力負荷的任務會降低被試的反應時間.反應時與ERP的聯(lián)合應用是一種有效的認知評價方法[21].所以本文對反應時操作過程中采集到的腦電ERP信號進行了分析.若以圖像出現(xiàn)為時刻,其ERP反應更關(guān)注被試的識別能力;相較于以圖像出現(xiàn)為時刻,按鍵后的ERP反應更關(guān)注被試的決策能力,更符合本研究中腦力負荷的評價場景.所以以按鍵時刻為時刻,從-900 ms開始,每隔100 ms繪制一次腦電地形圖,共繪制20次.無人機操作前與無人機操作后的ERP腦電地形圖分別如圖5和圖6所示.由ERP結(jié)果可知:
無人機操作前的ERP腦電地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艦載航空兵作戰(zhàn)的不間斷指揮能力研究[J]. 李凌昊,邱興業(yè),李凌,許鵬. 指揮與控制學報. 2018(04)
[2]應用NASA-TLX量表與心率變異性指標評價女飛行學員腦力負荷的研究[J]. 黃楊森,程耀萍,王艷微,宋春楊,羅正學,常耀明. 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8 (01)
[3]基于腦電的乘員信息處理作業(yè)腦力負荷狀態(tài)識別模型[J]. 劉維平,聶俊峰,金毅,解芳. 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 2017(20)
[4]基于最優(yōu)化少量電極的思維任務腦機接口[J]. 孫瀚,張雄,王保平,Bruce J Gluckman,劉嘉陽,仲雪飛,樊兆雯,張玉,張春.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5)
[5]指控5.0:平行時代的智能指揮與控制體系[J]. 王飛躍. 指揮與控制學報. 2015(01)
[6]基于腦電“微狀態(tài)”的駕駛員腦負荷研究[J]. 周凌霄,丁一琦,戴淵明,王奕直,孔萬增.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4(04)
本文編號:3042734
【文章來源】:指揮與控制學報. 2020,6(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無人機任務
全部被試的反應時任務準確率均達到了90%以上,無被試被排除.全部被試在無人機任務前后反應時的箱型圖如圖4所示,該結(jié)果表明,虛擬無人機任務前后,被試的總體反應時間增長,這表明高腦力負荷的任務會降低被試的反應時間.反應時與ERP的聯(lián)合應用是一種有效的認知評價方法[21].所以本文對反應時操作過程中采集到的腦電ERP信號進行了分析.若以圖像出現(xiàn)為時刻,其ERP反應更關(guān)注被試的識別能力;相較于以圖像出現(xiàn)為時刻,按鍵后的ERP反應更關(guān)注被試的決策能力,更符合本研究中腦力負荷的評價場景.所以以按鍵時刻為時刻,從-900 ms開始,每隔100 ms繪制一次腦電地形圖,共繪制20次.無人機操作前與無人機操作后的ERP腦電地形圖分別如圖5和圖6所示.由ERP結(jié)果可知:
無人機操作前的ERP腦電地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艦載航空兵作戰(zhàn)的不間斷指揮能力研究[J]. 李凌昊,邱興業(yè),李凌,許鵬. 指揮與控制學報. 2018(04)
[2]應用NASA-TLX量表與心率變異性指標評價女飛行學員腦力負荷的研究[J]. 黃楊森,程耀萍,王艷微,宋春楊,羅正學,常耀明. 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8 (01)
[3]基于腦電的乘員信息處理作業(yè)腦力負荷狀態(tài)識別模型[J]. 劉維平,聶俊峰,金毅,解芳. 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 2017(20)
[4]基于最優(yōu)化少量電極的思維任務腦機接口[J]. 孫瀚,張雄,王保平,Bruce J Gluckman,劉嘉陽,仲雪飛,樊兆雯,張玉,張春.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5)
[5]指控5.0:平行時代的智能指揮與控制體系[J]. 王飛躍. 指揮與控制學報. 2015(01)
[6]基于腦電“微狀態(tài)”的駕駛員腦負荷研究[J]. 周凌霄,丁一琦,戴淵明,王奕直,孔萬增.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4(04)
本文編號:30427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0427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