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的D2D通信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
本文關鍵詞:基于LTE的D2D通信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蜂窩網絡中,兩個彼此接近的用戶不通過基站和核心網,而通過復用蜂窩網絡的資源直接進行通信,被稱為D2D通信。D2D通信可以用來增強網絡性能,如提高頻譜效率,增大系統(tǒng)吞吐量,減少通信延時等。D2D通信可以增強網絡性能,但同時可能會對現(xiàn)存的蜂窩網絡產生干擾。D2D用戶加入蜂窩網絡不僅會對蜂窩吞吐量產生影響,也會對蜂窩系統(tǒng)調度決策制定產生影響,即破壞了蜂窩用戶占用無線資源的公平性。為了減小D2D用戶對蜂窩系統(tǒng)公平性的破壞,進而提高蜂窩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提出一種保護蜂窩用戶占用無線資源公平性的方案,簡稱IPF干擾控制方案。IPF方案在保證蜂窩用戶和D2D用戶QoS需求的前提下,為每對D2D用戶選擇能與其復用資源的最佳蜂窩用戶。IPF方案根據(jù)蜂窩用戶對資源的占用情況,首先為每對D2D用戶建立可復用資源的蜂窩用戶候選集,使其與候選集中任意蜂窩用戶共享資源時,雙方均能滿足最小SINR要求。然后對復用資源的D2D用戶和蜂窩用戶進行功率控制,選擇最佳的傳輸功率,從而最大化系統(tǒng)的整體吞吐量。最后基于D2D用戶對蜂窩用戶公平性破壞最小的原則,在候選集中選出公平性被破壞最小的蜂窩用戶與D2D用戶復用資源。通過仿真的數(shù)值結果分析顯示,IPF方案能夠有效改善蜂窩系統(tǒng)的公平性和吞吐量,尤其是邊緣用戶的性能。
【關鍵詞】:蜂窩 D2D 頻譜復用 公平性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29.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專用術語注釋表8-10
- 第一章 緒論10-13
- 1.1 論文研究背景10-11
- 1.2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11-12
- 1.3 論文結構安排12-13
- 第二章 基于LTE的D2D通信技術13-25
- 2.1 D2D通信概述13-16
- 2.1.1 D2D通信系統(tǒng)模型13
- 2.1.2 D2D通信應用場景和用例13-15
- 2.1.3 D2D通信信道模型15-16
- 2.2 D2D通信技術16-21
- 2.2.1 Pro Se管理16-18
- 2.2.2 同步18-19
- 2.2.3 設備搜索19-20
- 2.2.4 直接通信20-21
- 2.3 D2D通信資源分配模式21-24
- 2.4 本章小結24-25
- 第三章 D2D通信干擾管理25-40
- 3.1 通信系統(tǒng)評價標準25-26
- 3.2 系統(tǒng)模型26-27
- 3.3 無線資源分配27-29
- 3.3.1 蜂窩調度27-28
- 3.3.2 鏈路質量測量28-29
- 3.3.3 D2D分組29
- 3.4 D2D通信對蜂窩PF調度影響29-33
- 3.5 D2D通信研究現(xiàn)狀33-39
- 3.5.1 頻譜效率33-35
- 3.5.2 功率效率35-36
- 3.5.3 QoS性能36-37
- 3.5.4 公平性37-38
- 3.5.5 可靠性38
- 3.5.6 多播通信性能38-39
- 3.6 本章小結39-40
- 第四章 D2D仿真平臺介紹40-49
- 4.1 仿真流程40-41
- 4.2 仿真平臺架構41-43
- 4.2.1 初始化模塊41-42
- 4.2.2 信道模塊42
- 4.2.3 CQI反饋模塊42
- 4.2.4 資源調度模塊42-43
- 4.3 D2D通信在仿真平臺中的實現(xiàn)43-45
- 4.4 部分仿真代碼45-47
- 4.5 數(shù)據(jù)處理47-48
- 4.6 本章小結48-49
- 第五章 IPF干擾控制方案49-67
- 5.1 系統(tǒng)模型49-51
- 5.1.1 小區(qū)模型49-50
- 5.1.2 數(shù)學模型50-51
- 5.2 資源分配最優(yōu)化51-61
- 5.2.1 D2D對復用許可控制52-55
- 5.2.2 D2D對和蜂窩用戶的功率控制55-58
- 5.2.3 D2D對資源塊分配58-61
- 5.3 仿真分析61-66
- 5.3.1 仿真參數(shù)61-63
- 5.3.2 仿真結果63-66
- 5.4 本章小結66-67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67-69
- 6.1 論文總結67
- 6.2 研究展望67-69
- 參考文獻69-71
- 附錄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撰寫的論文71-72
-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72-73
- 致謝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體鋼,范平志;多層蜂窩系統(tǒng)雙向溢出呼叫模型及分析[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4年09期
2 梁勇;日本NTT數(shù)字蜂窩系統(tǒng)的標準化概況[J];廣西通信技術;1994年01期
3 魯蔚鋒;吳蒙;;中繼輔助蜂窩系統(tǒng)中降低盲區(qū)呼叫中斷率的性能分析[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10期
4 吉化;新型的通信手段—固定蜂窩系統(tǒng)[J];電子世界;1994年08期
5 沈勇;日本數(shù)字蜂窩系統(tǒng)的標準化趨向[J];現(xiàn)代電信科技;1994年07期
6 雷俊;周春暉;趙明;周世東;姚彥;羅晨;;多天線蜂窩系統(tǒng)中機會調度性能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7 張源;;多天線蜂窩系統(tǒng)中的下行協(xié)作波束成型傳輸(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3期
8 鄭松惠;;中繼與排隊理論在蜂窩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9 盧華兵;謝顯中;馬彬;雷維嘉;;多天線兩小區(qū)蜂窩系統(tǒng)的低開銷線性干擾對齊算法[J];信號處理;2012年08期
10 朱元萍;徐景;楊e
本文編號:2935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9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