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極化碼的編碼與譯碼

發(fā)布時間:2019-05-13 09:36
【摘要】:極化碼(Polar Codes)是E.Arikan基于信道極化現(xiàn)象提出的一種新的信道編碼方法,在理論上被證明可以達到香農(nóng)極限,并且具有較低的編譯碼計算復雜度,這是無線通信領域的重大突破,已經(jīng)成為編碼領域備受矚目的研究熱點。本文主要對極化碼的編碼原理和譯碼算法進行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分析了信道極化現(xiàn)象,詳細推導了信道結合和信道分裂的過程,通過對信道極化和信道截止頻率的仿真分析,證明了信道極化在極化碼構造過程中的重要性。 2、系統(tǒng)地闡述了極化碼的編碼原理,推導了極化碼生成矩陣的構造過程,討論了信息位選擇的方法。針對SC譯碼算法、BP譯碼算法和ML譯碼算法,仿真分析不同的編碼塊長度、碼率和迭代次數(shù)在AWGN信道中對譯碼性能的影響,仿真結果表明當編碼塊長度越大、碼率越小、迭代次數(shù)越高時,極化碼譯碼性能越好;SC譯碼算法和BP譯碼算法適合碼長較長的極化碼,而ML譯碼算法適合碼長較短的極化碼。 3、針對構造極化碼時一些未被極化的信道會被選為信息位,從而會嚴重影響極化碼的性能的問題,通過選取部分不太可靠的信息位和比較可靠的凍結位來構造內(nèi)碼對SC譯碼算法進行改進。仿真結果表明改進的SC譯碼算法與原SC譯碼算法相比提升了譯碼性能。 4、將極化碼分別與RM碼和LDPC碼在編碼原理和譯碼性能上進行了分析比較,根據(jù)在BP譯碼算法下的仿真結果討論這三種信道編碼的譯碼性能以及優(yōu)缺點。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11.2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云志,黃順吉,王建國;自適應量化編碼的研究[J];電訊技術;2001年01期

2 楊云志,黃順吉,王建國;采用高速DSP實現(xiàn)BAQ算法的應用研究[J];電訊技術;2002年03期

3 董海青,田紅心,褚振勇,易克初;糾錯碼在M元擴頻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訊技術;2004年03期

4 張豫偉;無失真信源-信道聯(lián)合編碼[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1993年02期

5 高丙坤,閻勝玉,袁靜,樸曉光,姚鵬舉;直接序列擴頻通信系統(tǒng)誤碼率的仿真分析[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6 肖寶瑾,姚啟庚;一個強抗干擾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J];電子技術應用;1994年06期

7 吳偉陵;通信系統(tǒng)的優(yōu)化理論基礎——紀念Snannon信息論四十周年[J];電子學報;1990年03期

8 王富生,常義林,胡征;第二代圖象編碼的興起與發(fā)展[J];電子學報;1990年04期

9 楊衛(wèi)國,婁喜娟;可列非齊次馬氏鏈熵率存在定理[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10 趙萬里,崔立緣;一個強抗干擾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杜江;喻建平;謝維信;徐來;;信息隱藏的理論容量測度研究[A];第九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99)論文集[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冀;基于網(wǎng)絡編碼的多媒體傳輸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李暉;級連碼譯碼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8年

3 李寶;一類代數(shù)幾何碼的譯碼[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8年

4 馬鴻飛;低速率高保真音頻編碼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8年

5 劉勝利;密碼學中信息理論安全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年

6 白寶明;Turbo碼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年

7 馬嘯;RS碼和Turbo碼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年

8 楊波;密鑰托管及其在電子現(xiàn)金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年

9 杜江;信息隱藏與數(shù)字水印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10 慕建君;低密度糾刪碼和網(wǎng)格圖復雜度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海峰;長波通信鏈路特性及干擾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琛;基于矩陣擴展的準循環(huán)LDPC碼構造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燕娜;低錯誤平層LDPC碼構造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閆雅莉;基于圍長搜索的LDPC碼構造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馬占梅;基于平衡不完全區(qū)組設計的LDPC碼構造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郭趙強;低密度校驗碼二部圖構造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鄭飛龍;低密度校驗碼中幾類消環(huán)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董偉;OFDM系統(tǒng)自適應資源分配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廖謹;BCH循環(huán)碼的周期分布[D];中南大學;2011年

10 胡潘;基于置換多項式的LDPC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24757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4757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af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