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定時同步對協(xié)作多點下行傳輸?shù)挠绊?/H1>
發(fā)布時間:2019-01-30 20:38
【摘要】:協(xié)作多點(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傳輸?shù)姆菍ΨQ定時同步特性會對其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模式帶來新的信道互易性誤差。研究了由非對稱同步時偏造成的等效信道互易性誤差,建立了定時同步互易性誤差(timing synchronization reciprocity error,TSRE)的數(shù)學模型;谠撃P偷母怕史植,通過矩陣分解和子空間投影,推導出CoMP系統(tǒng)下行傳輸中用戶速率損失上界。同時通過此上界表達式,分析了在不同CoMP系統(tǒng)參數(shù)設定條件下,此類互易性誤差對下行預編碼造成的性能損失。仿真結果對理論分析進行了驗證。
[Abstract]:The asymmetri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of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 transmission will bring new channel reciprocity error to its tim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duplex,TDD) mode. The equivalent channel reciprocity error caused by asymmetric synchronization offset is studied,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iming synchronization reciprocity error (timing synchronization reciprocity error,TSR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odel, the upper bound of user rate loss in downlink transmission of CoMP system is derived by matrix decomposition and subspace pro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upper bound expression, the performance loss of this kind of reciprocity error to downlink precoding is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CoMP system parameter setting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1092) 國家重大科研專項(2012ZX03001027 001)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ZYGX2010J010)資助課題
【分類號】:TN92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海洋;武剛;方曉胤;吳琪;李少謙;;一種多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中有限反饋預編碼的自適應跟蹤測度[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05期
2 徐娜;汪翔;倪衛(wèi)明;;一種提高協(xié)作通信性能的新方法[J];信息與電子工程;2010年06期
3 王蒞康;吳越;;基于信道特征的協(xié)作密鑰提取技術研究[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1年06期
4 張力,馬忠松;基于軟件無線電的QPSK解調器仿真及實現(xiàn)[J];中國有線電視;2005年06期
5 ;美國便攜式計算和無線通信市場前景遠大[J];電子產(chǎn)品世界;1994年02期
6 浦通;;一種新穎的無線通信測試儀器——矢量信號分析儀[J];電子測試;2002年03期
7 徐秦;;無線通信技術熱點及發(fā)展趨勢[J];裝備制造;2010年01期
8 李翠然;謝健驪;;無線通信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5期
9 秦大甲;;對絞型漏泄電纜的特性[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1984年01期
10 趙芝;;移動電話應答器系統(tǒng)[J];通信技術;198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川;焦永昌;張立;張衛(wèi)兵;弓金剛;;一種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2 劉任平;孫增圻;楊濤;;足球機器人設計與實現(xiàn)[A];200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1年
3 張云龍;許芬;;基于無線射頻芯片CC2420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設計[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云龍;許芬;;基于無線射頻芯片CC2420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設計[A];2008全國第十三屆自動化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5 范金剛;王新燕;;淺談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在軍事中的應用[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信息化與社會發(fā)展學術討論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周雷;韓兵;馮曉君;;nRF2401在天車出鋁作業(yè)無線操控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黃文聰;常雨芳;丁穩(wěn)房;;基于無線通信的三相交流電檢測系統(tǒng)設計[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8 易克初;谷春燕;王勇;;兩種實用的連續(xù)波時分復用技術[A];第十二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5)論文集[C];2005年
9 楊波;趙洪新;洪偉;;基于LMX3162的藍牙射頻電路的實現(xiàn)[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黃成若;鄒忠剛;南建林;陳港;姜敬恩;郭凌;涂海文;陳明新;謝詩奮;;深圳45層無線通信大廈預應力結構設計與施工[A];第九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民族的科技 自主的產(chǎn)業(yè)[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5年
2 王黎明 蘇輝 汪曼莉;我省全面檢查無線通信行業(yè)環(huán)保工作[N];陜西日報;2006年
3 湯凡;三星無線通信移動設備成為奧運指定產(chǎn)品[N];中國質量報;2008年
4 信息產(chǎn)業(yè)部電信研究院 左奇?zhèn)?MIMO引領無線通信新時代[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5年
5 木刃;超寬頻技術:無線通信的另一種未來[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2年
6 周建軍;“藍牙”——無線通信新貴[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7 易凡 劉瑤;突破無線通信屏蔽瓶頸[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11年
8 蕭齊;無線通信能否上演黑客帝國[N];人民郵電;2003年
9 孫t;人人擁有手機的光榮與夢想[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10 ;2004年度無線通信產(chǎn)品編輯推薦[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東;身體域無線通信表征精度提升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董立珉;星間/星內無線通信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周曉天;交織多址技術在下一代無線通信中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李釗;MIMO無線通信自適應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蓋伊;多天線無線通信中的寬帶多頻段天線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田心記;MIMO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羅智峰;IDMA通信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及其在協(xié)作無線通信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羅文宇;保障無線物理層安全的不適定理論框架和方法[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9 林長星;2Gbps高速通信解調技術及其實現(xiàn)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10 胡e,
本文編號:24184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418488.html
[Abstract]:The asymmetri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of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 transmission will bring new channel reciprocity error to its tim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duplex,TDD) mode. The equivalent channel reciprocity error caused by asymmetric synchronization offset is studied,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iming synchronization reciprocity error (timing synchronization reciprocity error,TSR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odel, the upper bound of user rate loss in downlink transmission of CoMP system is derived by matrix decomposition and subspace pro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upper bound expression, the performance loss of this kind of reciprocity error to downlink precoding is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CoMP system parameter setting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1092) 國家重大科研專項(2012ZX03001027 001)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ZYGX2010J010)資助課題
【分類號】:TN92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海洋;武剛;方曉胤;吳琪;李少謙;;一種多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中有限反饋預編碼的自適應跟蹤測度[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05期
2 徐娜;汪翔;倪衛(wèi)明;;一種提高協(xié)作通信性能的新方法[J];信息與電子工程;2010年06期
3 王蒞康;吳越;;基于信道特征的協(xié)作密鑰提取技術研究[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1年06期
4 張力,馬忠松;基于軟件無線電的QPSK解調器仿真及實現(xiàn)[J];中國有線電視;2005年06期
5 ;美國便攜式計算和無線通信市場前景遠大[J];電子產(chǎn)品世界;1994年02期
6 浦通;;一種新穎的無線通信測試儀器——矢量信號分析儀[J];電子測試;2002年03期
7 徐秦;;無線通信技術熱點及發(fā)展趨勢[J];裝備制造;2010年01期
8 李翠然;謝健驪;;無線通信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5期
9 秦大甲;;對絞型漏泄電纜的特性[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1984年01期
10 趙芝;;移動電話應答器系統(tǒng)[J];通信技術;198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川;焦永昌;張立;張衛(wèi)兵;弓金剛;;一種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2 劉任平;孫增圻;楊濤;;足球機器人設計與實現(xiàn)[A];200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1年
3 張云龍;許芬;;基于無線射頻芯片CC2420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設計[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云龍;許芬;;基于無線射頻芯片CC2420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設計[A];2008全國第十三屆自動化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5 范金剛;王新燕;;淺談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在軍事中的應用[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信息化與社會發(fā)展學術討論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周雷;韓兵;馮曉君;;nRF2401在天車出鋁作業(yè)無線操控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黃文聰;常雨芳;丁穩(wěn)房;;基于無線通信的三相交流電檢測系統(tǒng)設計[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8 易克初;谷春燕;王勇;;兩種實用的連續(xù)波時分復用技術[A];第十二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5)論文集[C];2005年
9 楊波;趙洪新;洪偉;;基于LMX3162的藍牙射頻電路的實現(xiàn)[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黃成若;鄒忠剛;南建林;陳港;姜敬恩;郭凌;涂海文;陳明新;謝詩奮;;深圳45層無線通信大廈預應力結構設計與施工[A];第九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民族的科技 自主的產(chǎn)業(yè)[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5年
2 王黎明 蘇輝 汪曼莉;我省全面檢查無線通信行業(yè)環(huán)保工作[N];陜西日報;2006年
3 湯凡;三星無線通信移動設備成為奧運指定產(chǎn)品[N];中國質量報;2008年
4 信息產(chǎn)業(yè)部電信研究院 左奇?zhèn)?MIMO引領無線通信新時代[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5年
5 木刃;超寬頻技術:無線通信的另一種未來[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2年
6 周建軍;“藍牙”——無線通信新貴[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7 易凡 劉瑤;突破無線通信屏蔽瓶頸[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11年
8 蕭齊;無線通信能否上演黑客帝國[N];人民郵電;2003年
9 孫t;人人擁有手機的光榮與夢想[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10 ;2004年度無線通信產(chǎn)品編輯推薦[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東;身體域無線通信表征精度提升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董立珉;星間/星內無線通信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周曉天;交織多址技術在下一代無線通信中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李釗;MIMO無線通信自適應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蓋伊;多天線無線通信中的寬帶多頻段天線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田心記;MIMO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羅智峰;IDMA通信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及其在協(xié)作無線通信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羅文宇;保障無線物理層安全的不適定理論框架和方法[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9 林長星;2Gbps高速通信解調技術及其實現(xiàn)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10 胡e,
本文編號:24184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41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