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0的TD-AltBOC多信號分量聯(lián)合捕獲方法
本文選題:衛(wèi)星導航 + COMPASS ; 參考:《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摘要】:針對TD-Alt BOC導頻路和數(shù)據(jù)路碼片時分復用,四信號分量碼相位相同的特點,提出了補0的TD-Alt BOC多信號分量聯(lián)合捕獲方法。該方法通過將本地復制的TD-Alt BOC信號奇數(shù)和偶數(shù)碼片偽隨機碼分別補0消除相鄰碼片數(shù)據(jù)跳變造成的相關峰損失,將4個信號分量的相關值進行多種相干組合,選取最優(yōu)的相干組合相關值作為最終的統(tǒng)計判決量,解決了傳統(tǒng)的單信號分量捕獲方法損失信號能量的問題。從理論上分析了TD-Alt BOC信號碼片時分復用對傳統(tǒng)FFT捕獲方法性能的影響,推導了所提出方法的虛警概率和檢測概率表達式。理論和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傳統(tǒng)FFT方法和GPS L2C CM碼單信號分量捕獲方法提高捕獲靈敏度3~6 dB,降低平均捕獲時間5%~35%,當載噪比為38 dB-Hz,虛警概率為0.1%時,檢測概率可達80%。
[Abstract]: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D-Alt BOC pilot and data path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the same phase of four-component code, a TD-Alt BOC multi-signal component joint acquisition method based on complement 0 i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correlation peak loss caused by the data jump of adjacent chip is eliminated by compensating the odd number and the pseudorandom code of even number TD-Alt BOC signal,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lation values of the four signal components are combined in a variety of coherent ways. The optimal coherent combination correlation value is chosen as the final statistical decision quant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single signal component acquisition method loses the signal energy. The influence of TD-Alt BOC signal slice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FFT acquisition method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 expressions of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and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derived. 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the acquisition sensitivity by 3 ~ 6 dB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FT method and the single signal acquisition method of GPS L2C CM code, and reduces the average acquisition time by 5 / 35. When the carrier / noise ratio is 38 dB / Hz and the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is 0.1,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can reach 80% and 80 dB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101076,41374137)
【分類號】:TN9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成軍;陸明泉;馮振明;張祺;;GPS L2C捕獲算法研究及性能分析[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0年02期
2 丁繼成;趙琳;余小輝;;應用頻率誤差修正的高靈敏度GPS信號捕獲技術[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3 劉芳;馮永新;;一種基于TDDM裂譜信號的解模糊位搜索法[J];航空學報;2010年04期
4 ;TD-AltBOC:A new COMPASS B2 modulation[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1年06期
5 劉芳;;一種基于TDDM調制信號的3SDA算法[J];宇航學報;2011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仰志;程劍;呂晶;李廣俠;李志強;;基于Walsh變換的GPS C/A碼快速捕獲算法[J];電子學報;2011年06期
2 王曉君;尚燕;孫壽浩;邱峻;;基于MDBZP的C/A碼信號高靈敏捕獲算法[J];電訊技術;2013年10期
3 馮繼威;石敏;易清明;;一種改進的基于FFT弱信號捕獲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4年05期
4 莫凡;王新龍;;高靈敏度GPS捕獲技術研究綜述[J];航空兵器;2014年02期
5 袁琳峰;郭承軍;展紅英;;一種新型北斗B2頻段信號的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年19期
6 楊耀;馮泉;;微弱GPS信號捕獲算法研究[J];數(shù)字技術與應用;2012年01期
7 王忠;劉光斌;;一種GPS L1C/A與L2C雙頻信號的捕獲算法[J];通信技術;2011年01期
8 李穎;趙風海;李金海;孫金海;閻躍鵬;;Galileo系統(tǒng)E1/E5/E6頻段信號分析與仿真[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4年02期
9 趙琳;高帥和;丁繼成;;基于FFT的高動態(tài)GPS信號捕獲方法優(yōu)化[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1年01期
10 莫建文;歐陽繕;肖海林;孫希延;;基于DBZP差分相干的GPS信號捕獲算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韓帥;GNSS系統(tǒng)弱信號捕獲方法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高帥和;分布式GPS/SINS超緊組合架構下的信號處理和信息融合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3 莫建文;弱信號環(huán)境下高性能GPS接收機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李小捷;弱信號環(huán)境下的GNSS信號捕獲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若飛;GPS弱信號捕獲算法研究及其在軟件接收機上的實現(xiàn)[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孫亮;GPS L2C信號的捕獲跟蹤算法及軟件實現(xiàn)[D];清華大學;2010年
3 吳超;GPS L1/L2雙頻民用信號捕獲技術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2年
4 樊靜;GPS弱信號的高靈敏度捕獲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5 楊偉;導航BOC信號同步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6 丁仁天;GPS雙頻接收機捕獲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孟慶豐;新體制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多頻點多信號復合生成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8 孫壽浩;GNSS高靈敏度接收機捕獲跟蹤算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3年
9 王秋云;高動態(tài)弱CPM信號捕獲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雷雨佳;導航信號恒包絡設計與信號質量評估[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兆棟;張其善;楊東凱;;GALILEO接收機中BOC(1,1)信號的捕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2 樊子曄;陳佳品;李振波;;用于BOC(1,1)信號捕獲的非模糊算法[J];電光與控制;2009年05期
3 薛巍,向敬成,周治中;一種PN碼捕獲的門限自適應估計方法[J];電子學報;2003年12期
4 楊東凱;劉憲陽;;低信噪比條件下BOC信號的快捕算法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5 董淵文;官洪運;胡輝;儲新惠;;基于FFT的GPS接收機偽碼捕獲算法研究[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6 唐祖平;胡修林;黃旭方;;衛(wèi)星導航信號設計中的抗多徑性能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7 唐祖平;周鴻偉;胡修林;冉一航;劉禹圻;周艷玲;;Compass導航信號性能評估研究[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0年05期
8 王先發(fā);禹化龍;張碧雄;;我國未來衛(wèi)星導航信號的優(yōu)先選擇——BOC調制信號[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9年03期
9 黎亮;何春;唐廣;;一種高精度的擴頻信號多普勒估計方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年01期
10 高凱,王世練,張爾揚;雙門限自適應調整PN碼捕獲及其性能分析[J];通信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智;高動態(tài)多普勒條件下的擴頻接收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賽英;;直接序列擴頻系統(tǒng)中一種實用的地址碼捕獲方法[J];無線電通信技術;1993年04期
2 李實鋒;王玉林;華宇;袁江斌;;羅蘭-C信號快速捕獲方法及其性能分析[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3年09期
3 宋陽,胡光銳;使用最優(yōu)化搜索算法的快速相干捕獲方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10期
4 查長軍;顧涓涓;汪濟洲;周澤華;;擴頻通信系統(tǒng)中基于預處理的編碼捕獲方法[J];通信技術;2009年05期
5 邰能建;吳德偉;吳杰;李哲;劉艇;;調制跳變系統(tǒng)同步捕獲方法及性能分析[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6 王偉;徐定杰;沈鋒;;一種大步進偽碼快速捕獲方法的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7 徐定杰;趙國清;祖秉法;;一種低信噪比下長偽碼序列快速捕獲方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8 劉曉莉;李云榮;;一種基于FFT的高動態(tài)GPS信號快速捕獲方法[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年10期
9 許俊;茅旭初;;基于FPGA技術的微弱GPS信號捕獲實現(xiàn)方法[J];計算機仿真;2009年09期
10 趙琳;高帥和;丁繼成;;基于FFT的高動態(tài)GPS信號捕獲方法優(yōu)化[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吳超;許錄平;張華;;一種基于頻域變換濾波的碼捕獲方法[A];第五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7 北斗/GNSS用戶終端技術[C];2014年
2 李春萍;李菊;;常用P碼捕獲方法的分析與比較[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3 王黨衛(wèi);;一種直擴信號快速捕獲方法研究及實現(xiàn)[A];2008年船舶通信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汪向陽;張云峰;;應用目標的動靜態(tài)特征進行目標捕獲方法[A];第三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思嫻;衡偉;;MIMO多徑信道的一種下行捕獲方法及其FPGA實現(xiàn)[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6 楊靖;趙剡;吳發(fā)林;胡才;;速度信息輔助下的GPS接收機捕獲方法研究[A];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S07北斗/GNSS用戶終端技術[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竇崢;偽隨機碼的大步進快速捕獲方法研究及數(shù)字化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2 郭高峰;GPS P(Y)碼直接捕獲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3 查長軍;DS/CDMA擴頻通信系統(tǒng)中編碼捕獲方法的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4 李楊;GPS射頻前端設計及GPS信號捕獲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5 謝衛(wèi)君;PN碼串并結合快速捕獲方法的改進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6年
6 趙國清;基于迭代消息傳遞算法的PN碼快速捕獲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7 雷劍梅;PN碼的大步進步速捕獲方法及其關鍵部件的集成化、數(shù)字化[D];重慶大學;2002年
8 宋銳;FFT與串行相關相結合的GPS捕獲方法及FPGA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9 魏敬法;GPS信號快速捕獲的FPGA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05年
,本文編號:19600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96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