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處理中的電磁干擾抑制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信號處理 + 電磁干擾; 參考:《東北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已被廣泛地應用到科研、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隨之而來的電磁干擾(EMI)問題也就越來越復雜,人們對周圍電磁環(huán)境的擔心也日益增加。為此,世界各國尤其重視EMI問題,特別是信號處理中的EMI問題。以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相關(guān)硬件設備和電路的創(chuàng)新設計中,而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信號處理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開始著重將現(xiàn)代信號處理技術(shù)應用到電磁干擾抑制這一問題中來。鑒于在工業(yè)應用現(xiàn)場,硬件設備電磁干擾抑制性能并不能達到理論分析中的精準度,導致EMI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文對信號處理中的電磁干擾抑制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分析現(xiàn)場EMI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電磁干擾抑制方法,以實現(xiàn)軟件方面對EMI問題的有效抑制。本文主要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對EMI問題的背景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做了簡要介紹,闡述了現(xiàn)有的信號處理技術(shù)在EMI抑制方面的應用研究情況;第二,利用STFT方法得到現(xiàn)場EMI信號特征,并利用DCFMN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EMI信號進行分類處理;第三,針對不同類型的EMI問題分別提出不同的抑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對電磁干擾的抑制效率和準確度,同時也降低了抑制電磁干擾的盲目性,并通過實驗和仿真驗證了這些抑制方法運用的有效性;第四,對本文提出的電磁干擾抑制方法進行了現(xiàn)場應用,并對現(xiàn)場應用情況做了分析探究,進一步驗證了本文所提理論的實用性和可行性;第五,總結(jié)本文所做工作并指出本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處和需改進的目標。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lectronic devic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The problem of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people worry about the surrounding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day by day. Therefor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MI problem, especially the EMI problem in signal processing.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cused more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related hardware devices and circuits, bu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People begin to apply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the problem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field, the EMI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of hardware equipment can not reach the accurac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which leads to the EMI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in signal processing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field EMI problem, a target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EMI problem in software. This paper mainly does five aspects of the work: fir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EMI problem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quo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xisting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I suppression research; second, The field EMI signal features are obtained by STFT method, and the EMI signals are classified by DCFMN neural network. Thirdly, different suppress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EMI problems.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EMI suppression are improved effectively, and the blindness of EMI suppression is redu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suppression methods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field application is analyzed and explored, which further verifie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ork done in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study and the goals to be improved.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11.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建軍,宋書善;電磁干擾的途徑和抑制技術(shù)[J];濟南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1998年02期
2 張林昌;電磁干擾的危害[J];安全與電磁兼容;2001年01期
3 新光;電磁干擾及其解決措施[J];電子產(chǎn)品世界;2001年14期
4 吳輝;地鐵電磁干擾的處理[J];自動化博覽;2003年02期
5 陳睿琦,康文,齊欣;幾種實用的抑制電磁干擾的方法[J];電子器件;2004年04期
6 陳介華,白小明;嵌入式系統(tǒng)的電磁干擾的解決方法[J];自動化技術(shù)與應用;2004年12期
7 Greg Zimmer;;探討降低電磁干擾之道[J];電子測試;2006年09期
8 谷立新;;電磁干擾抑制技術(shù)[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7年02期
9 王春露;;對電磁干擾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14期
10 趙治華;張向明;李建軒;馬偉明;潘啟軍;陶濤;;互感耦合電磁干擾的對消方法[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孟暉;劉星汛;;電磁干擾分析與抑制[A];天津市電機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陸健;侯冬云;;減小電磁干擾的搭接、屏蔽要求及試驗方法[A];第六屆全國電磁兼容性學術(shù)會議2004EMC論文集[C];2004年
3 張俊峰;李興國;婁國偉;;基于小波包的電磁干擾分析[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4 常若艇;;工、科、醫(yī)設備的電磁干擾特性[A];全國電磁兼容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齊俊臣;劉春和;封艷文;易當祥;;電子產(chǎn)品抗電磁干擾簡析[A];2008第六屆電子產(chǎn)品防護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田立輝;田野;董志;張吟;;某型飛機電臺干擾問題分析和測試[A];2012航空試驗測試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7 李貴良;鞠青山;;醫(yī)療電子儀器的電磁干擾防護[A];全省醫(yī)療設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8 和強;宋中偉;趙嶸;;關(guān)于電磁干擾在電廠的分析[A];全國火電大機組(600MW級)競賽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朱良平;蔣吉兵;劉芬;;航天測試電磁干擾分析及預防研究[A];全國第4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馬文智;王小永;;變頻設備應用中的電磁干擾防治[A];2007短壁機械化開采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立華;電磁干擾與防護技術(shù)(科普之窗)[N];人民日報;2002年
2 河南 張國光;電磁干擾的防護與評價[N];電子報;2011年
3 山東 張永貴 編譯;通過掃描電源的頻率降低電磁干擾[N];電子報;2013年
4 王竹青;剖析電腦的電磁干擾[N];電腦報;2002年
5 ;新模/數(shù)轉(zhuǎn)換技術(shù)降低電磁干擾[N];計算機世界;2003年
6 羅慶;電磁干擾亟需科學抑制[N];中國電力報;2003年
7 李明;防護綜合布線中的電磁干擾[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8 宋德明邋特約通訊員 嚴玉葆;精密雷達器材免受電磁干擾[N];解放軍報;2008年
9 ;雙屏蔽阻擋電磁干擾[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10 ;“銳晶先鋒”FP705 有效減少電磁干擾[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麗媛;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tǒng)電磁干擾分析及FlexRay網(wǎng)絡設計[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楊;傳導電磁干擾分析方法研究與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曉宇;基于傳輸線方程的復雜系統(tǒng)電磁干擾路徑求解[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3 王贏聰;汽車電子控制器電路板電磁干擾分析與抑制[D];重慶大學;2015年
4 劉東升;發(fā)射場電磁干擾分析及仿真模型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安普春;信號處理中的電磁干擾抑制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6 梁紅;某型無人機測控系統(tǒng)的電磁干擾抑制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沈雪梅;傳導性電磁干擾噪聲診斷與抑制綜合方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曹琦;抗電磁干擾鐵系合金粉微波吸收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趙亞麗;基于互易法手機信號對微機保護的電磁干擾特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10 張旭輝;混沌控制降低新型閉環(huán)DC/DC Boost變換器電磁干擾水平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613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86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