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網絡通信論文 >

一種改進的Crowds匿名通信協(xié)議

發(fā)布時間:2018-04-29 02:23

  本文選題:匿名通信 + 偽接收者; 參考:《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5年12期


【摘要】:Crowds匿名通信系統(tǒng)高效、實用,但存在兩個不足之處:中間節(jié)點能夠知道接收者身份信息且轉發(fā)路徑長度隨機。針對上述不足之處,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匿名通信協(xié)議。新協(xié)議在Crowds基礎上增加了偽接收者和最長最短轉發(fā)路徑。報文中用偽接收者地址代替接收者地址以阻止中間節(jié)點獲得接收者身份信息;用戶設定報文轉發(fā)路徑長度最大最小值實現(xiàn)轉發(fā)路徑長度有界性和滿足一定匿名需求。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在相同轉發(fā)路徑長度期望值下,新協(xié)議能有效增加用戶匿名度。同時,對新協(xié)議進行了仿真驗證。
[Abstract]:Crowds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but it has two disadvantages: the intermediate node can know the identity information of the receiver and the length of the forwarding path is random. An improved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s proposed for the above shortcomings. The new protocol adds pseudo-receiver and longest shortest forwarding path to Crowds. The pseudo-receiver address is used to replace the receiver address in the packet to prevent the intermediate node from obtaining the receiver identity information, and the user set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 of the message forwarding path length to realize the boundedness of the forwarding path length and to satisfy certain anonymous requirement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user anonymity under the same forwarding path length expec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protocol is simulated and verified.
【作者單位】: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
【基金】: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EPRIXXKJ[2014]2244)
【分類號】:TN915.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慶,周世杰,傅彥;匿名通信技術分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2 唐松,徐紅云;一種安全的匿名通信方案[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5年03期

3 朱娜斐,陳松喬,眭鴻飛,陳建二;匿名通信概覽[J];計算機應用;2005年11期

4 吳艷輝;王偉平;陳建二;;匿名通信研究綜述[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7年04期

5 吳艷輝;王偉平;陳建二;;一種結合支付機制的匿名通信策略[J];高技術通訊;2008年11期

6 江麗;徐紅云;;基于組群的匿名通信協(xié)議研究與探討[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年09期

7 雷懷光;張振國;;匿名通信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14期

8 羅熹;;匿名通信技術研究進展[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8年09期

9 霍成義;吳振強;;雙向匿名通信協(xié)議的研究與設計[J];計算機工程;2008年19期

10 陳新;胡華平;劉波;肖楓濤;黃遵國;;分層基于地理多樣性的低延遲匿名通信架構[J];通信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何高峰;羅軍舟;楊明;;基于報文長度熵的匿名通信流量實時在線檢測[A];2010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趙文超;王嘯;時金橋;譚慶豐;郭莉;;匿名資源發(fā)布策略用戶區(qū)分性的研究[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徐立杰;胡華平;陳新;劉波;;匿名通信系統(tǒng)的攻擊技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4 陸天波;程曉明;張冰;;MIX匿名通信技術研究[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時金橋;方濱興;李斌;;匿名通信系統(tǒng)中的Free-Riding問題及懲罰機制研究[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2005論文集(上冊)[C];2005年

6 吳艷輝;王偉平;吳柯;;一種適于匿名通信系統(tǒng)的主動探測機制[A];2007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呼榜林;胡華平;劉波;陳新;;基于分級匿名的Tor系統(tǒng)設計與分析[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段桂華;分布式環(huán)境下匿名通信機制及可控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宋虹;匿名通信關鍵技術與通用體系結構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陳新;匿名通信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王偉平;匿名通信系統(tǒng)性能及可擴展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5 吳艷輝;匿名通信系統(tǒng)中激勵機制及相關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傅,

本文編號:18179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8179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7cc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