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機載平臺天線布局與雙頻圓極化天線設計
本文選題:天線 + 布局。 參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論文結合科研項目進行選題研究,研究工作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以特定機載平臺天線布局的工程要求為背景,設計了特定機載平臺天線布局方案,仿真設計結果表明所設計的方案符合技術指標要求,可用于工程應用;第二部分設計了一種雙頻圓極化天線,并制作了天線樣機,測試結果達到了技術指標要求。論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特定機載平臺天線布局設計針對特定機載平臺天線布局設計的工程需求,闡述了機載天線的特點及天線布局設計的研究現(xiàn)狀。結合特定機載平臺電磁環(huán)境及天線布局指標要求,對布局設計的難點進行了分析。根據(jù)相關天線理論,采用電磁仿真軟件FEKO,設計了符合阻抗、方向圖、極化等電特性要求的孤立天線。其次,在軟件中建立了特定機載平臺仿真模型。然后,將15副天線與機載平臺進行一體化仿真,通過合理安排天線安裝位置,達到布局設計對天線方向圖和天線間隔離度的要求。最終天線布局設計仿真結果表明,所有機載天線均滿足天線布局技術指標要求。天線布局方案可以直接用于工程應用。二、雙頻圓極化天線樣機設計根據(jù)工程技術指標要求,設計了一種雙頻圓極化天線。指出了在天線設計中存在的寬帶、低剖面、特殊頻比、雙向輻射特性等設計難點。天線采用共面波導(CPW)饋電,在地板上加載了一個垂直的枝節(jié)、一個T型結構和一個縫隙。天線可以在3GHz±150MHz和5GHz±300MHz兩個頻帶內輻射右旋圓極化波。在仿真結果的基礎上加工了實驗樣機,并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天線在兩個工作頻帶內,電壓駐波比均小于2,具有雙向輻射特性,增益大于2dB。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從而證明了設計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Abstract]:The research work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of the antenna layout of a specific airborne platform, and designs a scheme of antenna layout for a specific airborne platfor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schem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can be us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the second part, a dual-frequency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is designed, and a prototype antenna is made, and the test results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main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first, the antenna layout design of a specific airborne platform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of the antenna layout design of a specific airborne plat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tenn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tenna layout design 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nd antenna layout requirements of a particular airborne platform, the difficulties of layout design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antenna theory, an isolated antenna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 FEKOO,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impedance, pattern, polarization and othe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specific airborne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in the software. Then, the 15 pairs of antennas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airborne platform,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antenna is arranged reasonab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ayout design for the antenna pattern and the isolation between the antenna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antenna layout design show that all airborne antennas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ntenna layout. Antenna layout scheme can be directly us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econdly, a dual-frequency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s. The design difficulties of wideband, low profile, special frequency ratio and bidirectional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ntenna design are pointed out. The antenna is fed by a coplanar waveguide (CPW), and a vertical branch, a T-shaped structure and a slot are loaded on the floor. The antenna can radiate right-handed circular polarization waves in 3GHz 鹵150MHz and 5GHz 鹵300MHz bands. 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is fabricated and test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SWR of the antenna is less than 2 in two operating bands, and the antenna has bidirectional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ain is greater than 2 dB.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and has certa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82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艾青;;天線基礎知識(三)[J];內蒙古廣播與電視技術;2004年01期
2 鄧超;李萍;;H形印制天線的仿真設計[J];江蘇通信技術;2007年02期
3 王安國;張佳杰;王鵬;侯永宏;;可重構天線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電波科學學報;2008年05期
4 張延濤;;一種基于蝴蝶結型的天線單元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質量;2013年02期
5 馬漢清,鄭會利;一種新型的寬帶全向高增益天線[J];電子科技;2003年22期
6 齊子森;郭英;王布宏;侯文林;;共形陣列天線單元極化形式的優(yōu)化設計[J];航空學報;2011年04期
7 Bill Schweber;;天線:無線信號鏈接的關鍵[J];電子設計技術;1996年11期
8 劉宏冰;調頻天線的維護[J];西部廣播電視;2003年03期
9 于大群;朱瑞平;夏琛海;;薄膜天線單元的初步研究[J];現(xiàn)代雷達;2009年10期
10 祝平;袁斌;劉楠楠;彭天昊;;一種高增益的可重構廣角天線研制[J];電子技術;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樊明延;馮正和;張雪霞;;新型寬帶雙枝倒F平面集成天線[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逯貴禎;關亞林;;互補結構天線的輻射特性與散射特性研究[A];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孫保平;付納新;;某型雷達天線單元組件的檢驗方法[A];2008年電子機械與微波結構工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李勤毅;焦永昌;趙鋼;王小明;;一種新型的微帶反射陣天線單元及其應用[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郭勝剛;阮成禮;;方向回溯天線發(fā)展綜述[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6 朱祖武;曹衛(wèi)平;;用于探地雷達系統(tǒng)的寬帶領結天線的研究與設計[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龍小專;譚佳玲;賈韶旭;;寬帶Vivaldi天線的仿真與設計[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8 徐曉寧;李秀萍;;一種新型圓筒形雙頻帶天線的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9 陳永鋒;黃興忠;;超方向性天線最優(yōu)化綜合方法研究[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穆欣;龔書喜;;雙PIFA天線中應用蘑菇型EBG去耦合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上海郵電設計院有限公司3G勘察設計院 宋威;天線美化新技術出爐[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8年
2 江蘇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捷士通科技:TD天線創(chuàng)新,助力產(chǎn)業(yè)發(fā)展[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曉東;新型UHF近場天線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郭琳;移動終端MIMO天線關鍵參數(shù)及測試驗證方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3 王夫蔚;陣列綜合與天線雷達截面控制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趙輝;UWB-MIMO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程春霞;特定用途通信與導航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陳鴻;多枝節(jié)與折疊輻射體寬帶多頻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李桐;認知無線電中超寬帶與頻率可重構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于松濤;寬帶天線的可穿戴設計與雷達截面控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楊梅;天線加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東南大學;2015年
10 高國平;無線體域網(wǎng)(WBAN)中超寬帶及可穿戴天線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博;微帶濾波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葉國華;機載寬帶vivaldi天線及組陣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劉成麗;小型化多頻段MIMO手機天線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周錦文;RFID近場天線應用及設計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張慶;UHF RFID讀寫器天線設計與相控陣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張才普;60GHz平面MIMO天線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李偉業(yè);移動終端中的多頻段天線與MIMO天線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沈從松;面向LTE雙極化方向圖可重構天線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馬國明;方向圖可重構天線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10 梁家軍;MIMO系統(tǒng)中的多天線設計與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152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81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