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同步設備主控系統(tǒng)軟件設計
本文選題:時間同步 + PTP。 參考:《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電信級運營商新網(wǎng)絡的建設,特別是3G的網(wǎng)絡特點,運營商在時間同步上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并且變得必不可少。而目前,運營商主要采用的是在每個基站上部署GPS接收模塊來實現(xiàn)基站的時間同步,為基站提供精確的授時。但是,隨著網(wǎng)絡的迅速發(fā)展,這種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運營商的需求,另外,還有GPS本身的不可靠性,不安全性和部署的局限性,其原有時間同步方式的缺點也逐漸暴露,急需要采用更高可靠,更安全的授時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針對此種情況,設計一種高精度的時間服務器設備,來為3G網(wǎng)絡提供統(tǒng)一精度的、可靠的時間同步系統(tǒng)。該設備符合當前電信級用戶的技術要求,可以為提供北斗(BD)/GPS系統(tǒng)的定時信號,并且以地面參考信號為備份,提供穩(wěn)定可靠、高性能的時間同步信號和頻率同步信號。而隨著時間同步技術的發(fā)展,時間編碼的不斷更新,特別是PTP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設備的精度來看,也不斷的提高,必然從us級的精度向ns級的精度進行發(fā)展。本文首先論述了時間同步的基本概念,隨后對時間同步設備的需求、設計思路進行了闡述,然后對總體設計方向進行了說明,對主控系統(tǒng)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尤其是FPGA部分和軟件設計部分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設計了時間同步設備的主控系統(tǒng)。其中,FPGA設計部分對FPGA的編譯環(huán)境、資源使用情況、以及內(nèi)部各個功能模塊進行說明。而軟件設計部分,主要針對uClinux部分和U-BOOT部分的實現(xiàn)進行了說明。u Clinux設計在于它的啟動,系統(tǒng)源碼的修改和新增設備驅動。U-BOOT設計在于對U-BOOT進行移植和新增驅動。由于時間有限,時間的同步設備的主控系統(tǒng)系統(tǒng)功能測試還不夠完善,也未在現(xiàn)網(wǎng)上進行實際的運用,肯定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以后通過實際的應用來進行完善。該主控系統(tǒng)完成了對了設備的參考接入,信號輸出,網(wǎng)管控制,以及最為重要的精度控制。作為系統(tǒng)中最核心的部分,基本實現(xiàn)了開始的設計需求,能夠滿足電信級運營商的業(yè)務需求,使該系統(tǒng)可以投入商業(yè)應用。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network for telecom operators, especi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G networks, the needs of operators in time synchroniza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become essential.At present, the operators mainly use to deploy the GPS receiving module on each base station to realize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and to provide accurate timing for the base station.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is method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operators more and more. In addition, there is the unreliability, insecurity and limitation of deployment of GPS itself,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its original time synchronization mode are gradually exposed.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more reliable and secure time-sharing approach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a high precision time server devic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unified and reliable 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for 3G networks.The equipment mee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telecom users and can provide the timing signal of BDN / GPS system, and take the ground reference signal as backup to provide stable, reliable and high performance tim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signal.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time coding,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PTP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ccuracy of the equi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from the accuracy of us class to the accuracy of ns level.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then describes the requirements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equipment, design ideas, then explains the overall design direction, and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in detail.Especially, the FPGA part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par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of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equipment is designed.In this part, the compiling environment, resource usage and internal function modules of FPGA are described.In the part of software desig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Clinux and U-BOOT is mainly explained. The design of .u Clinux lies in its startup,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system source code and the design of new device driver. U-BOOT is to transplant and add driver to U-BOOT.Because of the limited time, the function test of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of the synchronous equipment of time is not perfect enough, and it has not been used in practice on the present network, so there must be some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used to perfect the system in the future.The main control system completes the reference access, signal output, network management control, and most important precision control of the correct equipment.As the core part of the system, the initial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basically realized, which can meet the business needs of telecom operators and enable the system to be put into commercial application.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19.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書民,劉玲;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的時間同步[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3年02期
2 謝毅;時間同步網(wǎng)絡[J];現(xiàn)代電信科技;2004年11期
3 趙小文;張小津;;紫蜂網(wǎng)絡中的時間同步[J];中國新通信;2007年17期
4 孫玉青;;有條件的時間同步網(wǎng)絡的構建[J];電信快報;2009年05期
5 朱勤偉;;廣播電視時間同步組網(wǎng)方式的改進[J];有線電視技術;2010年05期
6 姜軍;張小寬;李洪兵;;利用共視比對解決雷達網(wǎng)時間同步的方法[J];現(xiàn)代雷達;2009年03期
7 張坡;張方;;高精度時間對準系統(tǒng)研究[J];艦船電子對抗;2012年03期
8 林昌華;;明線時統(tǒng)網(wǎng)時間同步不確定度的估計方法[J];宇航計測技術;1982年03期
9 羅定昌,陳曉亭,程從玲;電視時間同步的可用性[J];陜西天文臺臺刊;1994年S1期
10 陳洪卿;關于參與制定《華東電網(wǎng)時間同步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J];時間頻率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毅;;時間同步網(wǎng)絡[A];企業(yè)計量測試與質量管理——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原亮;溫日紅;王宏兵;劉成;顧青濤;;使用設備絕對時延進行時間同步的偏差分析[A];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S07北斗/GNSS用戶終端技術[C];2012年
3 程會文;徐文超;;基礎自動化系統(tǒng)實現(xiàn)時間同步的兩種方法[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韓柳燕;李晗;李允博;;組建高精度時間同步傳送網(wǎng)時間源探討[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wǎng)絡技術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5 李楠;趙景斐;孫海燕;張健鋌;;網(wǎng)絡時間同步應用現(xiàn)狀研究[A];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S04原子鐘技術與時頻系統(tǒng)[C];2012年
6 馮保紅;文開章;李二鵬;馮保東;趙三軍;薛西民;馮蔚;;控制系統(tǒng)分散設備時間同步的方法研究[A];中國航空學會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yè)全國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葉雪;孫燕;;一種低能耗的時間同步擴散協(xié)議[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8 向渝;華宇;董道鵬;張威;;基于電話授時技術的時間同步終端設計[A];第三屆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賀振華;張文強;王龍;;干擾條件下時間同步的離散事件仿真[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4 原子鐘技術與時頻系統(tǒng)[C];2013年
10 王明黔;王曉東;;一種基于時間同步的改進算法的動態(tài)身份認證應用[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重慶 袁華;慎開時間同步服務[N];電腦報;2003年
2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 李晗;高精度時間同步考驗PTN質量[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10年
3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研究院 徐榮;PTN仍需跨越時間同步門檻[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9年
4 烽火通信 張賓;OTN+PTN聯(lián)合組網(wǎng)六項注意[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11年
5 魯聞戀;發(fā)揮班長在管裝中的作用[N];人民武警;2004年
6 記者 鐘凌江;電信發(fā)展呼喚高質量的同步支撐系統(tǒng)[N];人民郵電;2006年
7 通訊員 黃軒;黃石暢通民生通道[N];湖北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伍瑞卿;電纜傳輸測井高速網(wǎng)絡中關鍵問題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程善;網(wǎng)絡化動態(tài)系統(tǒng)的有限時間同步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D];上海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勛;基于Linux的網(wǎng)絡時間同步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5年
2 陳戈;無線傳感網(wǎng)絡時間同步與空間定位優(yōu)化算法[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龐泳;面向大規(guī)模自組網(wǎng)的輕量級時間同步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徐凱;時間同步方式及同步偏差對同步相量量測的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5 馬辛瑋;基于PTN的智能光收接入設備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楊華毅;時間同步設備主控系統(tǒng)軟件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孫川;多跳水聲網(wǎng)絡的時間同步[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8 陳穎;時間同步在交換網(wǎng)絡中的軟硬件方案設計與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9 王玨瓊;基于傳送網(wǎng)的時間同步方案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徐鐵明;資源勘探無線傳輸網(wǎng)的時間同步和數(shù)據(jù)傳輸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515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75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