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型峰值電流控制的大功率LED驅動電源設計
本文選題:LED照明 切入點:峰值電流控制模式 出處:《中國照明電器》2015年11期
【摘要】:發(fā)光二極管(LED)的U-I特性適合采用恒流電源驅動。由于峰值電流控制的模式簡單方便,在LED驅動電路中常采用雙環(huán)峰值電流控制,使大功率LED的驅動電源穩(wěn)定工作。但是當電源的占空比超過50%且電感電流連續(xù)時,峰值電流控制模式就存在次諧波振蕩的問題,當電流內環(huán)被噪聲或瞬態(tài)干擾時就不能精確控制LED發(fā)光亮度。在雙環(huán)峰值電路控制中加入斜坡補償信號,能有效解決次諧波振蕩引起的問題。因為LED的負溫度效應會使輸出電壓降低從而引起LED的損壞,所以將傳統(tǒng)雙環(huán)峰值電路中的電壓外環(huán)改進為電流外環(huán),改善了LED的負溫度效應引起的問題。最后通過數(shù)字仿真軟件Multisim 10對改進后的雙環(huán)峰值電流控制系統(tǒng)進行了性能驗證。
[Abstract]:The U-I characteristic of LED) is suitable for 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Because the mode of peak current control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double loop peak current control is often used in LED drive circuit, which makes the driving power supply of high power LED work stably.However, when the duty cycle of the power supply exceeds 50% and the inductor current is continuous, the peak current control mode has the problem of sub-harmonic oscillation, and the luminance of LED cannot be accurately controlled when the current inner loop is affected by noise or transient interference.The problem caused by subharmonic oscill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by adding slope compensation signal to the control of double loop peak circuit.Because the negative temperature effect of LED can reduce the output voltage and cause the damage of LED, the voltage outer loop in the traditional double loop peak circuit is improved to the current outer loop, which improves the problem caused by the negative temperature effect of LED.Fin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mproved dual loop peak current control system is verified by digital simulation software Multisim 10.
【作者單位】: 長春工業(yè)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06034)資助
【分類號】:TN312.8;TN8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吳國營;張波;;電流模式變換器的完整小信號模型及環(huán)路補償[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0期
2 唐治德;王官濤;楊紅;張正茂;;一種新穎的BUCK型LED驅動電路[J];電氣應用;2011年06期
3 宋曉娟;;電流平方控制的大功率LED驅動電路[J];電源技術;2010年06期
4 李炳乾,布良基,甘雄文,范廣涵;LED正向壓降隨溫度的變化關系研究[J];光子學報;2003年11期
5 唐治德;王官濤;楊紅;張正茂;陶凜;;有源紋波補償BUCK型LED驅動電源[J];重慶大學學報;2012年12期
6 唐治德;趙丹;黃小程;張曉斌;;LED汽車前照燈有源紋波補償Buck型恒流驅動電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10期
7 胡成龍;薛凌云;;有源紋波補償電流平方降壓型LED驅動電路[J];機電工程;2012年11期
8 唐治德;張曉斌;王官濤;謝小慧;;峰值電流控制的有源紋波補償Buck型LED驅動電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1期
9 高原,邱新蕓,汪晉寬;峰值電流控制開關電源斜坡補償?shù)难芯縖J];儀器儀表學報;2003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麗琴;;基于數(shù)字控制單相PFC系統(tǒng)的研究[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0年10期
2 林巧明;郭霞;顧曉玲;梁庭;郭晶;沈光地;;GaN基藍光發(fā)光二極管峰值波長偏移的研究[J];半導體光電;2007年03期
3 黃元昊;楊連喬;張建華;;LED熱學性能測試方法的研究綜述[J];半導體技術;2012年05期
4 張加勝;李浩光;;滯環(huán)控制開關頻率的一種分析計算方法[J];變頻器世界;2008年03期
5 李艷;阮新波;楊東升;劉福鑫;;雙輸入直流變換器的建模與閉環(huán)系統(tǒng)設計[J];變頻器世界;2009年10期
6 高波;謝澎波;馮君華;;集成PWM控制器UC1525在開關電源中應用[J];船電技術;2009年09期
7 邵桂榮;蘇世棟;詹平紅;;DC-DC開關變換器的動力學建模與穩(wěn)定性分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11期
8 陳旭;李大偉;蔣振江;陳蜀海;;電動汽車輪轂電機神經網絡控制策略[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1年11期
9 黃江波;;Matlab在現(xiàn)代電力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吳衛(wèi)華;;非理想Buck變換器的建模與仿真[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軍;LCC-SPRC高壓高頻大功率電除塵電源的理論分析與功率參數(shù)設計[D];浙江大學;2010年
2 劉子建;四象限級聯(lián)型多電平高壓大功率逆變器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李婭妮;單周期臨界導通PFC轉換器控制模式及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陳武;多變換器模塊串并聯(lián)組合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5 許寶忠;成形脈沖YAG激光技術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王軍;磁懸浮軸承功率放大器建模及其軟開關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7 王建華;分布式電源系統(tǒng)中非線性子系統(tǒng)相互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8 胡義華;小型光伏系統(tǒng)及其關鍵問題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9 黃碧斌;直流型分布式發(fā)電(儲能)系統(tǒng)模型分析與暫態(tài)仿真[D];天津大學;2011年
10 劉森森;電網受干擾時VIENNA整流器同步與控制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炳乾,布良基,范廣涵;功率型LED熱阻測量的新方法[J];半導體光電;2003年01期
2 陳曉飛;鄒雪城;林雙喜;;數(shù)字調光PWM升壓LED驅動芯片設計[J];半導體光電;2008年04期
3 馮士維,謝雪松,呂長志,張小玲,何焱,沈光地;半導體器件熱特性的電學法測量與分析[J];半導體學報;1999年05期
4 廖志凌;阮新波;;半導體照明工程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電工技術學報;2006年09期
5 劉樹林;劉健;寇蕾;鐘久明;;Buck DC/DC變換器的輸出紋波電壓分析及其應用[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2期
6 吳國營;張波;;電流模式變換器的完整小信號模型及環(huán)路補償[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0期
7 劉成印,嚴仰光;高頻開關電源系統(tǒng)可靠性指標MTBF的計算方法[J];電工技術雜志;2001年12期
8 陳亞愛;張衛(wèi)平;周京華;劉坤;;開關變換器控制技術綜述[J];電氣應用;2008年04期
9 關積珍;李興林;何剛;洪曉松;楊曉光;;LED照明設計與選型若干問題的探討[J];電氣應用;2009年06期
10 唐治德;王官濤;楊紅;張正茂;;一種新穎的BUCK型LED驅動電路[J];電氣應用;2011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海平;大功率LED可靠性預測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華;;正激變換器的峰值電流控制模式的建模[J];電源世界;2005年08期
2 高田;景占榮;羊彥;王琪;;峰值電流控制模式中斜率補償?shù)难芯縖J];電力電子技術;2007年03期
3 李新;景欣;;峰值電流控制開關電源的反饋補償問題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08年06期
4 劉成;吳玉廣;;峰值電流控制模式中斜坡補償?shù)姆治鯷J];微計算機信息;2008年25期
5 杜貴平,黃石生,王振民;大功率逆變電源峰值電流控制模式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02年01期
6 雷濤;林輝;張曉斌;;峰值電流控制的PFC Boost變換器混沌現(xiàn)象研究[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7 鄧文婷;曲穎;;基于峰值電流控制的Buck-Boost型LED驅動器設計[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周國華;許建平;米長寶;金艷艷;;V~2C控制Buck變換器穩(wěn)定性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3期
9 應建華;鄒擎天;;峰值電流控制中斜坡補償電路的設計[J];通信電源技術;2007年03期
10 劉鴻雁;欒孝豐;來新泉;;一種峰值電流控制模式中電流比較器的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衛(wèi)平;雷禹周;張曉強;劉元超;趙徐森;;非理想變壓器雙開關正激變換器峰值電流控制的小信號分析[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方飛;張勇;謝紅霞;;點焊逆變電源的恒峰值電流控制[A];第十六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林薇;王海時;;峰值電流控制變換器中自調節(jié)斜坡補償電路設計[A];四川省電子學會半導體與集成技術專委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趙坤;高金峰;吳振軍;;一種降低Boost型變換器電磁干擾水平的峰值電流控制方法[A];第十五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家成;峰值電流控制模式PFC Boost變換器中的斜波補償設計原理[D];安徽大學;2010年
2 李慧;基于數(shù)字峰值電流控制的PFC電路設計[D];浙江大學;2012年
3 楊波;一種高效率低功耗DC-DC降壓轉換芯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萬斌;高效率峰值電流控制升壓DC-DC轉換器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歐陽振華;峰值電流控制PWM升壓開關電源IC設計[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6 李吉;高壓輸入DC/DC變換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7 秦煜森;電動汽車高亮白光LED前照燈驅動電源設計[D];重慶大學;2011年
8 王國年;基于單周控制的無損吸收Boost變換器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9 馬鑫晟;基于DSP的程控數(shù)字逆變電源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10 馬士亮;礦用寬范圍輸入開關電源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192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719259.html